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回复: 20

寇谦之窃佛入道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3-28 21: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考文献


  • 史部《魏书》卷一百一十四[1][2]
  • 史部《北史》卷八十九[3]
  •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1,(第4期).
  • 谢路军.寇谦之与佛教[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4,(第2期).
鲁迅先生在《关于小说世界》中说:佛教东来时有几个佛徒译经传道,则道士们一面乱偷了佛经造道经,而这道经就来骂佛经,而一面又用了下流不堪的方法害和尚,闹得乌烟瘴气,乱七八遭。
修道经历

寇谦之(365-448年),北魏初道士,出身士族。年少时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有一天,他在姨母家见一佣人,名成公兴,形貌甚强,力作不倦,便带回去使役。
一日,寇谦之算七曜[4],有所不了,惘然自失。成公兴看到说:『先生怎么不高兴呢?』谦说:『我学天文推算很多年了,最近算《周髀》[5]不合,感到很惭愧。这不是你一个粗人所知道的,又何须多问呢!』兴说:『先生可按照我的方法排布计算!』于是问题迎刃而解,寇谦之深为叹服。
过了几天,成公兴说:『先生既然有意学道,能和我一起去华山隐遁吗?』谦欣然从之。于是令谦居住在一石室,自己出去采药,还与谦食之,便不再感到饥饿了。之后他们又一起在嵩山隐居,有一天成公兴说『我出去后,会有人来给你送药,只管吃,不要惊怪!』没过一会,送药的人来了,寇谦之一看皆是毒虫臭恶之物,就恐惧的跑开了。成公兴回来后得知此事,便感叹道:『看来先生是错失成仙的机会了,但还可作帝王之师!』
隐居七年后的某天,成公兴说:『我不得久留,明天就该走了!我死后,麻烦先生为我沐浴,自会有人来接我。』而后寇谦之见两童子,一持法服,一持钵及锡杖,来接成公兴白日飞升。于是兴欻然而起,著衣持钵、执杖而去。
假托神迹

公元415年(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时年51岁的寇谦之,假托太上老君降临,称——张陵去世之后,五斗米道无所师授,老君认为他很靠谱——立身直理,行合自然,才任轨范。于是授予他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令他整肃五斗米道,除去三张(陵、衡、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房中术[6])。并且,要求徒众日后专以礼度为首,加之修炼服气、导引、辟谷等术。
公元423年,寇谦之称太上老君的玄孙李谱文降临,赐予他《录图真经》六十余卷,授予他劾召鬼神的能力,指示他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北魏太武帝),建造静轮天宫,如果造成了就“起真仙了”。还要求寇谦之积极修身练药、学长生之术,成为真君种民。最后,这位太(上老)君的孙子还不忘辱骂一翻佛教——髡形染衣,断绝人道!
兴道毁佛

公元424年(北魏始光初年),太武帝拓拔燾即位,年过60的寇谦之奉上道书,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而此时的北魏,普遍信仰佛教,太武帝本人也“归宗佛法敬重沙门”,并未对寇谦之过多理睬,便把他安置在失宠的道士张曜那里。太武帝的宠臣崔浩“独异其言”,对寇谦之格外看重,便上疏力荐,赞誉他是“不召自至的清德隐仙”,此番出山是辅佐英主。太武帝被吹捧的飘飘然,便欣然同意崇奉天师,信奉道教,同时提供了大量财力、物力支持道教发展,建立道坛,日供千人。
崔浩信奉寇谦之的道教后,对佛教便不再敬重,每次向太武帝进言,都要数加非毁,最终给武帝埋下了毁佛的种子。
公元438年,太武帝准备攻打北凉,下令50岁以下沙门还俗,以扩充兵员。
公元439年,北凉僧侣为保卫国土,积极抵抗北魏的入侵。城陷后,太武帝欲杀三千多僧众。谦之上奏免死,僧众流放徒役。这时的太武帝对佛教更加没有好感,但异国僧侣抵抗外族入侵不也合乎天理么!
公元440年,寇谦之称老君又降临了,授魏主以“太平真君”年号。
公元442年,寇谦上奏说陛下乃真君御世,应开建亘古未有的静轮天宫,建好后应登受符书,以彰圣德。而后太武帝亲至道坛,受符录,备法驾,旗帜尽青,以从道家之色也!大兴土木,功役万计,以令其高,不闻鸡鸣狗吠之声,就这样建了好几年都没有完工。太子拓跋晃看不下去了,对武帝说:『人天道殊,卑高定分。按照天师的要求,不可能有建完的时候,长此下去损耗财力、民力,也不是长久之计。』武帝深以为然,但碍于崔浩的情面也不好停止,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其实我也知道建不成,但事已至此,也不差五三百功。』
公元444年,太武帝下令不得供养沙门,有容匿者,沙门身死,施主门灭。
公元446年,武帝征伐关中胡人盖吴起义,崔浩随行,行至长安,有人报称发现寺中藏有弓矛,武帝大怒,称『此物非沙门所用,难道是要串通盖吴害人不成?』崔浩趁机进言,于是武帝下令诛杀天下沙门,毁坏所有造像。
寇谦之卒

公元448年,谦之对诸弟子说:『我在的时候,你们还有希望求迁录。我走了以后,天宫是去不成了。』卒,葬以道士之礼。
崔浩族诛

公元450年,崔浩因修国史,披露北魏秘事,立碑与郊外,往来行人议论纷纷,对此北魏氏族无不忿恨,进言崔浩暴扬国恶,武帝大怒,崔浩三族百余人被株连。
武帝遇刺

公元452年,2月,北魏中常侍宗爱刺杀太武帝。10月,太武帝之孙拓拔濬即位,杀宗爱。12月,高宗文成皇帝拓拔濬恢复佛教。
窃佛入道

佛教传人中国后,与道教的矛盾比较激烈。佛经由皇家主持翻译,道教在理论思想层面明显逊于佛教。道经大多靠汲取古典或篡改佛经而来,而五斗米道、太平道仅以治病为中心。富有浓厚巫术色彩的道教,因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并不能长期维系人们的信仰。
几乎与寇谦之同期的陆修静,也发现了道教造经的秘诀——或采博余经,或造立序说,或回换篇目,裨益句章,作其符图。就是说,他把佛经回换篇目,改头换尾,增添文句,就成了道经, 寇谦无疑也深谙其道。他假托太上老君授予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佛教戒律和表现形式。
公元404-405年,佛教律藏《十诵律》由後秦皇室支持,由弗若多羅和鳩摩羅什共译而成,并在民间广泛流传,与之同期翻译的律藏还有《四分律》(公元410-412年)、《摩訶僧祗律》(公元412年左右)。从地理位置上看,北方天师道的寇谦之必然有机会接触到佛教戒律。从时间上看,寇谦之伪托太上老君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的时间是公元415年,也晚于佛律。


综上,寇谦之抄袭的嫌弃很大。道经《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的“科诫”,在字义上对应的是佛教的“律”。“除去三张的男女合气之术(房中术)”对应的是五戒之不邪淫。
成公兴著衣、持钵、执杖,同样带有典型的佛教色彩。十善十恶、六尘六识、因缘轮转、生死轮回、读诵斋戒等,本土原无,也是佛教提出的。其中生死轮回思想,和最初张陵灵宝系所立的“肉体不死长生久视”是相互冲突的,既然长生,又何来生死?更不要说轮回了!
佛教未传入前,“劫”的字义仅限于威胁、灾难层面。佛教译经为这个字赋予了新的意义——时间,如初劫、劫运、无始劫、劫数等。道教《录图真经》中的“末劫垂及”无疑也借鉴了这一新的字义,并在以后的造经运动中广泛使用。
寇谦之修张鲁之术历年无效,对这个资深道迷而言,无疑是无奈的。而他遇到的成公兴,对他的一生可谓影响深远。关于成公兴传授给寇谦之的周髀易算以及医药,无疑和佛教息息相关。
根据《北史》的人物传承关系,可以理清一个基本的脉络。寇谦之师从成公兴——成公兴师从释昙影——释昙影师从法穆和尚。具体参见谢路军先生的《寇谦之与佛教》一文。


在此,成公兴所介绍的传授医学、算学的名师释昙影以及法穆、和公都是佛教中人。由此可知我国旧时医药天算之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的影响。创立“新天师道”、拜成公兴为师的寇谦之自然免不了在医药天算之学方面与佛教的干系。寇谦之、殷绍从成公兴、释昙影、法穆受《周髀》算术,即从佛教受天竺输入的新盖天说。寇谦之家世旧传的天算之学,为旧盖天说,所以累年算七曜、《周髀》不合。如此看来,寇谦之成了用佛教医药、天算之学改进张鲁之术的第一个道教徒。
参考


  • ^自魏有天下,至于禅让,佛经流通,大集中国,凡有四百一十五部,合一千九百一十九卷。
  • ^世祖时,道士寇谦之,字辅真...
  • ^殷绍,长乐人也。达《九章》、《七曜》。太武时,为算生博士,给事东宫西曹。太安四年,上《四序堪舆》,表言:"以姚氏之时,行学伊川,遇游遁大儒成公兴,从求《九章》要术。兴字广明,自云胶东人也,山居隐迹,希在人间。兴将臣到阳翟九崖岩沙门释昙影间,兴即北还。臣独留住,依止影所,求请《九章》。影复将臣向长广东山,就道人法穆。法穆时共影为臣开述《九章》数家杂要。复以先师和公所注黄帝《四序经》文三十六卷,合有三百二十四章,专说天地阴阳之本。其第一,孟序,九卷八十一章,说阴阳配合之原;第二,仲序,九卷八十一章,解四时气王,休杀吉凶;第三,叔序,九卷八十一章,明日月辰宿,交会相生为表里;第四,季序,九卷八十一章,具释六甲,刑祸福德。以此经文,传授于臣。山神禁严,不得赍出。寻究经年,粗举纲要。山居险难,无以自供,不堪窘迫,心生懈怠。以甲寅之年,日维鹑火,感物怀归。自尔至今,二十五载。臣前在东宫,以状奏闻,奉被景穆皇帝圣诏,敕臣撰录,集其要最。仰奉明旨,谨审先所见《四序经》文,抄撮要略,当世所须吉凶举动,集成一卷。上至天子,下及庶人,贵贱等级,尊卑差别,吉凶所用,罔不毕备。未及内呈,先帝晏驾。依先撰录,谨以上闻。"共《四序堪舆》遂大行于世。
  • ^七曜,日、月和水、金、火、木、土星的合称。
  •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
  • ^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时,曾造作《黄书》,阐明“男女和合之法,三五七九交接之道”,将房中术视为重要的修炼方法。葛洪《抱朴子·至理》也说:“凡服药干种,三牲之养,而不知房中之术,亦无益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28 21: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滑稽][滑稽]有理有据,有案可查[赞][赞]。估计敌军正在集结,如果不能有效还击,合理洗白那就是“盛世dao士上山⛰️去也”[大笑][大笑][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28 21: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一无所有,百无一用,唯有偷盗剽窃,造谣污蔑的能力天下第一[害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3-28 21: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证明道人法穆与其师和公是和尚?虽说道人在那时有指和尚,但前称沙门某、后称道人法穆,若指和尚何不皆称沙门?何故二称?且若是和尚怎注道教的《黄帝》呢?[思考][思考][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3-28 21: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质疑是合理的,但不得不说——“道教”本名为“五斗米道”,史书称其鬼道设教,入教者皆称之为“鬼卒”,也就是说最初的道教不叫道教,教徒的称谓也不是“道人、道士”。

魏晋后,道人专指沙门;道士专指五斗米道(天师道)信徒。北周以前的“道教”基本指的是儒家,北周以后的史书才称五斗米道为“道教”。

因此,从当时的称谓上讲,道人和沙门是一回事,道人法穆即是沙门法穆。

关于“和公”其人,很难通过这两个字追溯其本名,但就传承关系而言,他是殷绍的先师,但与寇谦之无关。

【若是和尚怎注道教的《黄帝》呢】这个观点,不太认同。道家老庄都不是五斗米道中人,何况上古的黄帝!道教攀附不等于既定事实,因此《黄帝》非道教(周易八卦等也不是道教的)。和尚注解《黄帝》一类的书籍很常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启蒙都是通过儒家,而且能接受教育的基本都是士族出身,那时的和尚基本属于百事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28 21: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的您得多看书[发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3-28 21: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初传多借用道教的名词和概念。称之为格义。人都没跟你计较。那些道教关于外来词的概念并不是来源于佛教而是婆罗门教。如果你说老庄不是道教我也没办法,总不可能证明长大之后的我不是小时候的我吧?同样我也不说大乘不是“佛教”[思考][发呆][发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28 21: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出家的士族还真少见,但世代奉道的士族常真[发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28 21: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外来词的概念并不是来源于佛教而是婆罗门教】的依据是什么?
道教和婆罗门教有过交涉的历史史料又是什么?

老庄文列皆是先秦人物,五斗米道始于东汉末,两者在时间上就建立不起联系来。何况老庄的思想里也没有 符箓、章蘸、烧炼、方术、房中术这一套,如果这些是老庄“成年后”的产物,那只能说老庄已经沦为史书上说的“鬼道设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28 21: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出家的士族还真少见】是指道教,道教有出家制度,是从南宋全真教开始。

但佛教出家的来自士族的不少,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是由士族传承的,穷人家的孩子是读不起书的,这一点即使在唐朝也很普遍。因此,那些学贯古今的僧人们必然也出身于士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17:27 , Processed in 0.26614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