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回复: 11

《天道》之五台山论道详解(二)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1-28 09: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接着来聊《天道》五台山论道这块,新来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之前的。

智玄大师站起来说:“两位施主,请到茗香阁一叙。”

丁元英和韩楚风跟着智玄大师出了明心阁,向左转穿过一道长廊,来到一间题名为“茗香阁”的房舍。茗香阁比刚才的明心阁大得多,进门迎面就看见墙上挂着一副横幅,上面写着“清净自在”四个潇洒飘逸的大字。横幅下面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和一个紫檀木制成的围棋棋盘,棋盘上是两盒棋子。房间北墙的位置是一块由天然怪石当成的茶几,石面上摆着盖碗茶具、茶叶罐,茶几四周是几个树根凳子,主座位旁边是一个木炭炉子和一个装水的木桶,炉子上架着铜壶,壶里的水已经快开了,听得见嗡嗡的响声。

智玄大师伸手示意说:“两位施主请坐。”待客人落座后智玄大师问道:“施主以钱敲门,若是贫僧收下了钱呢?”

韩楚风答道:“我们就走。如果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必拜佛了。”

智玄大师豁然一笑,分别往盖碗里放入茶叶,提起冒着蒸气的铜壶逐一将开水冲进3只盖碗,盖上碗盖说:“这是寺里自制的茶,水是山上的泉水,请两位施主品尝。”

丁元英揭开碗盖,一股带着山野气息的清香扑鼻而来,只见碗中的茶汤呈淡绿色,碗底的茶叶根根形态秀美。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小口,禁不住地说了声:“好茶。”

韩楚风端起茶品了一口,顿知此茶品质绝非一般,此情此景令他心生感慨,不禁想起了那副“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的对联。

智玄大师放下茶碗,说:“施主上山并非为了佛理修证,有事不妨道来,贫僧虽老学无成,念句‘阿弥陀佛’却还使得。”

于是,丁元英把“神话”、“扶贫”的来龙去脉以及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向智玄大师简要讲了一遍,并且着重解释了主观上的“杀富济贫”和文化属性思考。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也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基于一种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



这里全是大白话,我就不解释了。

要理解后面的内容,我们先要知道丁元英扶贫的来龙去脉、目的和意义,也就是丁元英向大师大概讲的了什么,这是他们后面整个对话的基础。

扶贫缘起于文化属性这个词,在丁元英的定义里: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此芮小丹想知道,既然文化属性决定着人的命运,弱者的文化属性注定是弱者的结局,那么一个神话如果改变这个弱者的命运,那又该怎么看待文化属性,是不是意味着弱者的文化属性并不注定迎来弱者的结局?只要有一个救世主就行了。



于是丁元英设计了一个局,通过王庙村廉价的劳动力,去向乐圣公司讨口饭。

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丁元英摒弃了文明的商业竞争规则,带着王庙村的人向乐圣公司抢了一次劫,属于破格获取,即所谓杀富济贫。

智玄大师听完之后沉思了许久,说:“施主已胜算在手,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正如丁元英所说,市场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所谓神话只是强力的杀富济贫,不解决造血根本问题,只会徒挨一顿骂,所以大师有此一问。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这一问使智玄大师突然怔住了,顿然明白了丁元英“杀富济贫”的用心和讨个心安的由来,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这里韩楚风的一问,让大师想到了,当杀富济贫有了结果之后,社会同样也会发出一问: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因此大师明白了丁元英杀富济贫的目的是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于是点出了丁元英杀富济贫的真正目的。



同时这个得救之道的讨论并不能得出真正的得救之道,而对王庙村村民肉体的摧残,对乐圣的杀掠,是真实存在的,于是来求心安。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这里丁元英向大师表述了自己对得救之道讨论的看法。

提出了传统文化的死结,并表明自己知道这样一场讨论并不能彻底改变什么,只是随缘对传统文化弊病进行一次揭露。

韩楚风来五台山之前只知道丁元英要拜见高僧大德,少不了谈经论道,却并不知道丁元英拜佛的具体目的,直到这时才完全明白。

这里楚风听完丁元英对得救之道讨论的认识,也大致明白丁元英讨心安的由来:一场杀戮换来一点舆论的水花,心难安。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大师问丁元英:既然是依本心做的事,必然是心中自己认为正确的,何来讨个心安?

丁元英说:“无忏无愧的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我知道人会骂我,我以为佛不会骂我,是晚辈以为,并非真不会挨骂。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智玄大师略微思忖了一下,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百家争鸣。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丁元英双手合十给智玄大师恭敬行了一个佛礼,说道:“谢大师!”

大爱不爱这个词我在网上没有找到比较正统的解释。

所以我们干脆回到这四个字的起点,来看这个词的逻辑和意义。

大是相对于小,在我们的认识中,应该没有比造物主更大的爱了,我们就拿造物主举例。

造物主爱我们吗?肯定爱,要不谁会造出一堆东西恶心自己。这就像我们的玩具一样,甭管正派反派,我们都还是挺喜欢的。

但是造物主能偏爱吗?明显不能,假如偏爱人类,个个都是超人,或者大家都是一个手指分分钟毁灭地球,其他万物还能过日子吗?明显不能。

对于造物主来说,是大爱不爱。



放到丁元英身上,也是同样的逻辑,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相对于韩楚风对公司的爱来说,丁元英想改变民众思想弊病是大爱。

在此大爱下,既然因缘到了,缘起了,那就顺应天道做造物主让你做的事吧。

这就是大师给的“大爱不爱”。

今天就聊到这了,后面是大师、丁元英和韩楚风关于得救之道的讨论,算是精华部分,剧中删了,这部分我们后面接着聊。

最后老话,有不同意见的,向各位求个不同意见,我这光自己唠,总感觉自己会一门深入,越来越固执己见。

没有意见的,来捧个人场,关注转发一下。

拜~

署名环节
作者:思维之钥
万一以后不在了,各位还能找得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1-28 09: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爱无爱好理解,但具体到眼前事情上,操作手法、找出症结、漂亮解决就是真切的功夫了。还得扎扎实实的去调查研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11-28 09: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爱不爱的解释觉得就是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首先肯定是爱的,而且这种爱很强烈,但是孩子不能一有什么困难,父母就必须要去帮助。这种爱,一旦全部帮助,即是偏爱。所以从父母的孩子的折射中也可以看出大爱不爱。然后和作者一样想起了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1-28 09: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爱无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11-28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已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11-28 09: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佛家求平常心的但渡心苦、丁元英的杀富济贫、韩楚风的给强者以更高道德要求,这些打造理想社会的救赎之道的探讨,都没有跳出孔夫子,贫而乐、富而好礼的范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1-28 09: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送大爱不爱,而丁元英是大爱有爱,有穷人和富人分别,杀富济贫。
想到有些修行大德之士,有神通而不用神通,在日常生活中,修道,得道,传道。
平常心是道,大德有神通而不用,对应丁元英有能力而用杀戮。
我的理解大爱不爱,即是无有定法,因缘之法,因人说法,因缘说法,法即道,道法自然,顺道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1-28 09: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爱不爱,爱与溺不同,爱而不溺,是教与顺的差别。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1-28 09: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1-28 09: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爱不爱符合老子的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21:36 , Processed in 0.7310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