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0

《山海经》读后感----解读“印欧语系”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4-28 12: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都知道,印欧语系是英国人提出的语言起源学说,也就是印度和欧洲的大部分语言来自原始印欧语。这个学说对不对呢?这个英国学者说的很对。以前没有对印欧语系有什么印象,也不知道印欧语到底指什么语系;现在解读《山海经》和《大唐西域记》,才知道印度就是中国,印度河文明就是中国文明;中国文明不但包括现在的印度,还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五国、伊朗、新疆等地区。这个地区的中央所在地,就是巴尔喀什湖地区;后来由巴尔喀什湖迁到咸海,中央所在地又由咸海南迁到新疆喀什地区西部;从喀什地区西部沿喜马拉雅山脉又迁徙到印度中部与尼泊尔交界一带。本人没有阅读其它史料,不知道帝释最后去了哪里;但至少2600年左右,河姆渡文化第一代帝俊的嫡系后裔帝释仍然健在,只是做了最后一任如来:释迦牟尼的附属品;所以,看完《大唐西域记》也感慨万千:中国人不知道帝俊是谁?更不知道帝释是谁?当然也不知道如来是谁?释迦牟尼是谁?
既然英国人都说欧洲语系出自原始印欧语,你说欧洲人从哪里来?你说印度人从哪里来?
所谓的原始印欧语,就是巴尔喀什湖中央所在地的官方语言,也是东方各部族的官方语言,也就是印度河文明印章文字语言,也就是中国的第一套系统文字语言。现代汉语是诸鱼部族基于山东各考古文化各部族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二套官方语言,当然与第一套语言有莫大的关联,因为山东是第一套语系的根据地所在。就像普通话和各地方言之间的关系一样。如果没有官方语言,你想过没有,张骞、甘英、玄奘法师得带多少翻译?计算过没有?即便2600年后到1400年玄奘法师去印度时,这种官方语言仍然存在;《大唐西域记》也说玄奘法师苦研方言,也就是说随着中央政府的消失,语言分化越来越严重。这应该是基督教中所说的原先只有一种语言,后来彼此语言越来越分离,以至于听不懂。
大家一定质疑:我们看了无数遍《山海经》和《大唐西域记》,也没有看出你解读出来的东西?原因就是你看到的是一山一山连一山,一国一国连一国,一直在前人建好的迷宫中不能自拔。你没有站在古人的立场上,你也没有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它们的来历。其实,玄奘法师也没有看懂《山海经》,只是真实地记录了当地史志;所以,看序言时有一种时空错位扭曲感;如果玄奘法师看懂《山海经》,他会非常惊讶,会更仔细捋清部族之间的关系与变迁。
大家还会质疑:你怎么确认《大唐西域记》中的各部族就是《山海经》中的各部族?其实本人给大家解读《山海经》时并没有看过《大唐西域记》。因为《山海经》中无数个部族不知道到底去了哪里?他们与现代中国人又是什么关系?他们和中国人的姓氏是什么关系?比如:中亚的安姓、何姓、石姓、史姓、穆姓、严姓、米姓、乌姓、曹姓、康姓、高姓、卢姓等等姓氏为什么和中国内地姓氏一样?所以,看了《大宛列传》、《西域记》、《大唐西域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还是那句话:如果仅一两个、几个部族,山名,水名,地名相同,如果没有真实可靠的依据是不敢解读的;而是基本相同、相通,而且对应国内的山名、水名、地名、族名、姓氏;你说是纯属巧合吗?显然不是。你看不懂,原因就是你没有看懂《山海经》。这本上记7000年,下记4000年的古籍,没有人知道它的真是来历。
大家学习先秦文献时,会发现和英语句式有相同之处,原因就是他们有共同的源头;汉语和英语之所以简洁,也源于它们有共同的源头;汉语之所以比英语更简洁,原因就是英语脱胎于梵语,也就是所说的印欧语,而汉语脱胎于中国的第一套语言系统,来自语言源头;不简洁,各考古文化的各部族就无法有效沟通。英语虽脱胎于梵语,但融合了中西亚、欧洲地方语言,而汉语仅仅是中国各考古文化的各部族的通用语言。梵语共47个象形文字排列组合而成,所以,要解读出印度印章文字,必须有足够多的出土印章,才能捋顺如何排列组合表达意义的。
随着中央所在地变迁,语言也随之分化;所以,睹货逻国是25个字排列组合;英语26个字排列组合;字母源于象形文字,源头就是梵语也是47个象形文字。你看起来是象形文字,但读音、意义都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把陶寺遗址出土的文字解读给大家,以及和印度河文明印章文字的关联关系解读给大家的原因。不要望文生义,不要拿周朝的文字解读甲骨文,也不要以甲骨文解读陶寺遗址和印度河文明印章文字,因为全变了。
阅读中国文献和外国文献时,你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发音和中国文献的族名类似;尽管用字可能不同,但族名绝大多数相同。原因就是有着共同的源头,很多部族仍保留着民族的记忆;很多部族都注明自己来自哪里?很多部族都注明本族的等级标志,以区别于其他部族。如果你掌握了这些规律,你就容易识别他们的族属和级别;它们是动物图腾还是植物图腾;如果是几个部族的合体,那个字一定是本部族关键的字,代表这个部族是这些部族不断通婚产生的部族国名。
比如俄罗斯就是古罗斯、恒罗斯、呾逻私;赫梯就是哈利斯,哈利斯就是蛤蜊私;呾逻私就是师鱼部族,就是螺类;蛤蜊私就是蜃珧部族。他们均来自山东济南、泰安一带,大家读《山海经》时是不会注意这些底层部族的。蜃珧部族在睹货逻国就是珂咄罗国,在里海、黑海地区就是哈利斯人;涅西特人就是庙底沟文化的涅石部族;蜃珧部族解读成蛤蜊、蛤蚌均可。呾逻私在欧洲就是俄罗斯人,在睹货逻国就是带呾罗的国家;因为罗罗族带尼,不带呾,级别远高于呾罗。恒河的得名就源于呾逻私部族,也就是师鱼部族。
本人也看到百度百科关于“印欧语系”的词条。所说的桦树应指的是杨木部族,也就是神农氏帝休的母族,帝休是百草木之王,印度人嚼杨枝的习俗就源于杨木部族,所以,解读《山海经》不是你认为是什么?怎么样?而是它本来是什么,怎么样;水獭、河狸、猞猁均指的安息国的王族驩兜部族及其衍生部族;熊指的是康国的猰貐部族;马指的就是罴部族、尸吴、大月氏;《山海经》中有柏树部族,属于庙底沟文化,只是没有西迁到那里;也有棕榈部族,属于庙底沟文化,同样没有西迁到那里;也有猴子,但是对隅夷的污称,在印度呢;纸草部族没有,西域的莎车的莎是苏部族和沃沙部族联姻产生的新部族名称,与莎草无关;蜂蜜部族指的是中七经的文文、中六经的骄虫(螫虫)部族。下面的二分法和新发现纯属瞎胡扯。所谓的英国和和新西兰科学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欧亚语系存在的线索更是不靠谱。可见国人动不动就拿西方文献说事,动不动就拿权威说事多么不靠谱。如果读懂《山海经》,读懂《大唐西域记》,他们就不敢胡说八道。也可见所谓的美国国家科学院也不怎么靠谱。
如果说帝舜西征发生在4300多年前(推算),帝颛顼西征发生在4600年前(推算),那么帝俊到达巴尔喀什湖的时间大约在4400年(推算);沙部族、罴部族、苏部族、葶薴部族、师鱼部族、桑木部族等部族按5000年(推算)算行不行?苏美尔文明不会多于5000年,西亚、欧洲的铜不会早于5000年。因为唐朝时,西亚仍然从印度进口金银、铜矿石等金属原料;赫梯的铜铁技术来源于巴尔喀什湖的中国:赡部洲的大人国;冶铜、冶铁技术源于中国的制陶各部族,就是《山海经》各种石部族和染料冶炼部族,主要集中在现在的山西、陕西、内蒙一带,也是最早懂得使用当地露天煤矿的部族;铸造部族就是商朝的盂方,《山海经》中的延安一带的盂山;契丹的祖先就来自这一代。
大家一定有个疑问:中国的铜铁冶炼和使用时间为什么这么晚?就是因为部族之间的战争。黄帝从老虎山地区一路杀伐;犬戎黄帝无道;帝颛顼和帝俊消灭了黄帝部族后一个到了辽东,一个去了巴尔喀什湖;中原东西拉锯争夺,帝舜征西;大禹大杀四方;那些做陶的底层各部族纷纷西迁,你看本人解读的中西亚的部族构成就可以看出来,都是生面孔,你读《山海经》时把他们都看成动植物、都看成怪物,为什么说你没有看懂《山海经》,原因就在这里;为什么不让你亵渎《山海经》,原因就在这里;为什么说你灭绝人性,就因为你是无知者无畏。
本人之所以反复解读中国为什么叫中国,就基于这些史籍的分析解读;为什么批评周朝,就是因为周朝做的不是一点半星的过分;为什么批评考古和史学,就是因为这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看似有理有据,实则错误百出的解读。本人解读的目的就是让读者看到中国真实的一面,而不是活在虚幻的历史中。为什么希望更多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知识全面的读者读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审视这些史籍,能够甄别真伪。出错不可怕,但不能出原则性错误;发现错误后及时更正就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00:56 , Processed in 0.41796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