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回复: 0

道德经-老子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4-26 15: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又称李聃,是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道家的经典之一《道德经》的作者。据传说,老子是周朝郎国人,也有说法认为他是楚国人。关于他的生卒年份和出生地并无确切记载,一般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前571年左右,逝世于公元前471年左右。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被尊为“道家始祖”,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主张是“道”的观念,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根源,人应当依循“道”的自然规律生活,追求简朴、谦虚、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 有仁義; 智慧出, 有大偽; 六親不和, 有孝慈; 國家昏亂, 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 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 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 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 絕學無憂。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唯之與阿, 相去幾何? 善之與惡, 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衆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登春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 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兮若無所歸。 衆人皆有余, 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 我獨若昏。 俗人察察, 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 飂兮若無止, 衆人皆有以, 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 而貴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閱衆甫。 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 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枉則直, 窪則盈, 敝則新, 少則得, 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 故明; 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 不自矜, 故長。 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 道者,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 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 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 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 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得之,无所容之。 深则厉,浅则揭。 早则劳,晚则迟。 天地之气在其体,万物之逆旅而不得其情者,是以不得真也。 凡人之情,快快得之,失之可惜。 是以布足而履,踽踽而行。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籍算,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此谓以人之道还治人之身。夫欲治人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一共有81章,等我慢慢更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00:56 , Processed in 0.3473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