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回复: 0

《散修杂记》前言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4-10 20: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将会推出一系列的文章,谈论话题范围颇广,只要是世间法,那有谈及的可能性。无论是千古留传的神圣道义之学,还是传统西方的分科研究理论,抑或时代即将迎来的道德灵性一统等等内容,皆会在本书中有所涉猎,上至形而上的圣道义学,下至形而下之器道科学,近至我泱泱华夏的国学文化,远至其国际精英之理论总结,大至宇宙先天之本体世界,小至日常琐细之无明除却,深至宏观宇宙运行的规律大道,浅至微观经世致用之顺道要术。


这是一本论道之书,道在鲲鹏,亦在蝼蚁,尽管所论话题无所不包,但终归于一道。能心得斯道者,非将我求八方要术,而为八方要术从我,非将我辛勤苦读六经,而为闲读六经注我,所谓以道为御,可以“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也。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荀子·修身》)荀子其分学问三境,好法乐术为士,勤体心得为君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源源不竭为圣人。故知,教以圣人之学,不如教以圣人之道,教以圣人之道则可自律自觉矣,以其自生也,故可长生。
但圣人之道又须圣人之学以显,“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古有庄子轮扁斫轮,道是圣人之言尽是糟粕,近有辛弃疾“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用处”,道心精细微小,证悟则为众妙之门,难参则复玄之又玄,外求只为启发,还须深自内求,格物致知以究竟明理,独立成学,深自参悟的重要性不可不知,过度依赖文章中某些顺道之术,非长远之道。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本勉强算书的文章系列名,叫做散修的原因。
然,“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文章还需要从简单的慢慢往上说。虽然有堆山的集成独创思考可述出,但体系实在有些大,一牵二,二牵三,三牵万物,每每想谈一个概念,却又牵着另一个我以为基础但他人未悟解的概念,要解释这个概念,却又牵着前一个我以为基础的概念。就如c++里面使用数据库,我自己账户有这个库了,可随时取用,但换一个他人的账户,没有这个基础库,我想在他上面打代码,那就非常难说,要从最基础说起,工程量真可谓浩大,原谅卑臣做不到,因此也屡屡放弃著说文章,但现在重操旧业,那么,就以散篇方式行文吧,称为杂记。
绝不敢与界中大佬相比,也没有相比这个意愿,只是把写作当做一种内在的清理,以及,在读大学的纪念。目前有四本书想著《水木回忆录》《源道·心灵哲学》《雪问》《繁星秋水》,但都还不知如何下笔,加上自学的一堆东西,课业和学生工作也十分繁重,于是想这一系列文章就当做到时候著书参考的媒介好了,挺不错的样子,离火运20年必将大变,明年开始,东方文明大复兴是时代所趋,今年光圈又要搞事情,不知道这几年我还有没有机会著成呢?如果大学四年能著成这四本,或者更多,那真是今生有幸了!小小发个感慨,这也是在未知动荡中决定著说《散修杂记》的原因。


这本书或许可以分为内篇和外篇。
内篇即主篇,主要讲的是对大道的理解和实践。
综观而言,各种知识和理论都应该有一个最根本的目的和导向,也就是生命,无非是服务于理解生命,实践生命和超越生命三者,有利于生者取,无利于生者弃,无有古今之分。知识和理论,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生命和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实际,没有半分益处,就譬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又要他何用,唯有沦为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靶子罢了。因此,本书所谈及的理论理解和实践,脚踏实地,尽是与生活和生命密切相关,服务于生活,且能够学以致用的,如果没有有效性而建立出来的,无异于糟粕。
人之常情,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心愿,这也就是宇宙中生命想要的绽放与表达,或可作为我们一生或者永恒的灯塔。如果说书中谈及的灵性将教会你随顺生命之流的艺术,那么,书中谈及的大道或将帮助你成为你真正希望的自己,你本应该成为的自己,大道是一种工具,“你”才是主角。心愿即我,我即心愿,成为真实的自己,谓之真人;成为自己真正希望的自己,按自己所愿喜悦地活着,叫做圆满。这是我在心性之学中的定义,不考虑命功。
大道至简,无非是理解了大道,再建立描述模型,然后就能够在实践中顺道而行了。就像星系的旋涡一般,可以想象一下,像易学里的旋涡模型,为什么运势存在,为什么紫薇八字存在,先不管灵界设置,家族血脉,功德兑换各种的天玄影响,就考虑物质界模型,这就可以理解为外部环境有一个大旋涡,然后大漩涡里又有很多小旋涡,也可叫做时空流场,我们顺着这个旋涡旋转方向走,那么就会顺利,逆着走那么就像逆风而行,这也就是顺道的意义。
我们观察理解众多物质规律,宏观大道,它的目的都是为了最终的顺道实践,为了最终的顺风而行。顺风而行那么事情就容易亨通了,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意,理解的核心就在于“借力”,或者说,拿着全局的地图俯瞰,然后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路线选择。(这些以后会谈,下面也是,都只是浅浅点一下)
因此,内篇谈的理解接近于道,相当于给你自己理解后随意取用的素材,会用的都能自己开创了,举一反三,理解是最有用的智慧。同时,内篇也谈实践,则是针对理解的某些领域方法论,可以经世致用,就是把依据道建立的术直接拿出来给大家用。大致也可以以内圣,外王,天玄,神通上分类,逐一递进。
道对于术可以理解为映射,方法论实践只是大道理解的某个侧面理解,关注点还是要理解的智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用,也是相辅相成的,故可同放内篇。外篇,我也不知道论什么,什么都可以论,不一定是理论,或许是现象的解释,或许是时代的某些东西,或许又是一些工具分享,取个补集的,都放在外篇。


看文章,不仅要看有效性实践的部分,论证性的部分也非常重要。古人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亦是不可。这里要明白论证的意义,论证是为了让自己明确地相信,万法唯识,你相信一分,理论就有一分力,相信十分,理论就有十分力,知其所以然还能够明其就里,得其本质,也就可以自由开创与变通。关键主要在信念加持和开创变通问题,论证为了信任,论证为了变通。
至于作文章的目标,晚辈希望能够让众多读者都获益,而不是像隔行如隔山的专业精英掌舵,让知识大道晦暗难明。因此我也将持续磨砺自己的写作技巧,以“清,信,雅,温,晴”的文风为目标,不断优化,尽量用精确而平易的语言点出玄之又玄的机窍,虽然如此,还需要读者自己的参悟,毕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即侧面,实在有限,这个意总是难传,内求参悟很是关键。不过我非常喜欢一句话,“For a photographer, then one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But if you're a writter, then one words is worth a thousands pictures.”希望能持续磨砺,让言语拥有如此的power。

写文章的发心在于我的处世原则“三利”,利我,利人,利天下。既已自得逍遥喜悦,奈何不把自心无条件的爱给分享出来呢?推己及人,吾尚儒。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为以后做个铺垫。
阅读时,莫把我言奉为圭臬,可以把文章视为“suggestions”,但并非“rules”,还需独立深自思考,如有益则取,无益则舍,不法常可,用今不必法古,用己不必法人。但又须知,万物参差各异,正是所赏之美,对于事物不必苛责,取其善者而已。半年之内刚成年,也就一枚锻炼中的大一学生在这里,一枚同修,言语所到之处,难免有所出入,以参悟启发态度观看,不可执着于其中,住文字相也。花儿有花儿之道,海有海之道,各人也有各人的天德,各人有各人之道,顺应天德而知晓如何发扬自己独特的天赋光辉,才是读者应该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刻的,找到你自己,而非失去你自己。
不过话说到如此,作者年龄虽小,实力却还是可以相信的。博览群书,专修通才就不细说了,卑臣深谙世界复杂格局,无论地平说,阴谋论,星际,灵界,光圈,易学预测圈等等真伪时局均烂熟心中,灵修涉猎诸如丹道,太乙,出马,阿卡西,西塔疗愈,萨满疗愈,催眠诸类等等不尽,实修证悟目前证入内圣四禅境,可任意进入取用,估算活在四分之一个高我的状态,略有心得掌握梅花易数,金口易占,已对其互卦理论作了独创优化。总之,莫以年龄观,后生可畏,安知后者之不如今也?只能说,某些高一大佬更是强悍,对于这个特殊时代的高灵,卑微的我已经不奇怪了,我性愚钝,全是勤苦将拙玉打磨而成,曾业力深重,亦并非天才精英一列,只是掌握了打磨的技术,而这种技术,每个人都能学会,我将于大学四年循序述说,慢慢揭示。当然,开始比较基础。


适用对象:所有人。欲了解道也罢,欲深入道也好,高中生,大学生,同修,已工作的前辈,皆可读之,笔拙莫怪,既然到时候总会被吵醒,不如自己先醒。

即兴作诗一首
《不器》
                          /温晴君
大道不器岂可衡,阅历尚浅心历深。
闲度一朝万古过,五劫渡尽涅槃成。
烹小鲜兮无为功,至礼不让天下闻。
饮水思源念苍生,行舟复作摆渡人。
逍遥游与溪中云,举杯对语竹中风。
题海深锁世间客,知音总在书山逢。
愿得数子如明月,共游千峰紫翠深。
坐而论法君莫笑,道不虚传只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17:46 , Processed in 0.1332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