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山海经价值主题相关的10篇毕业论文文献,包括5篇期刊论文和5篇学位论文,为山海经价值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
1.【期刊论文】毕沅《山海经新校正》的文献学价值
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作为明清时期《山海经》研究谱系中重要的考据类著作,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在借鉴和吸收晋代郭璞《山海经注》、明代杨慎《山海经补注》、王崇庆《山海经释义》以及清代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等注解成果的基础上,纠正了很多前代《山海经》注家对山川水道注解的错误,并对一些未能确定的山川地理进行了解释和补充;毕沅在研读藏经本及地理方志的基础上,运用文字学、音韵学等知识对《山海经》经、传文字的讹误进行了校勘;除此之外,毕沅还对《山海经》古今本的篇目作了进一步的考订.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对后世的《山海经》注解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关键词:毕沅;山海经新校正;注解;校勘;考订;文献学价值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northwest-minzu-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_thesis/0201288666250.html
---------------------------------------------------------------------------------------------------
2.【期刊论文】浅析有关《山海经》影视剧的传播及传播价值
期刊:《新闻研究导刊》 | 2021 年第 005 期
摘要:《山海经》作为中国神话传说的鼻祖,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在影视创作中,2020年1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姊妹篇《三生三世枕上书》在腾讯视频一经播出就备受关注,得到了78.4亿的播放量.这两部剧火热播出后,《山海经》里的志怪,例如"毕方""九尾狐""少辛"等再度成为热搜关键词.《山海经》作为中国先秦古籍,一次次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使中国远古文化通过大众传媒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笔者统计并研究近年来《山海经》在影视剧创作中的现状、大众媒体对其的传播方式、《山海经》在当代的传播价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此来探讨《山海经》的发展演绎之路.
关键词:山海经;影视剧;议程设置功能;传播价值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news-research_thesis/0201288389280.html
---------------------------------------------------------------------------------------------------
3.【期刊论文】论《山海经》中的女神形象及其文学价值
期刊:《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山海经》相对较为集中地记录了上古女神的传说,其中的女神形象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这些女神具有人兽同体的体貌特征,以人体外貌为基础,同时拥有野兽的一些特性,体现了当时人类的一些心理状态。《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本古籍,其中记录了大量的古代神话,对我国后来神话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女神神话在整个神话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山海经;女神形象;文学价值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shaanxi-social-science_thesis/0201289037881.html
---------------------------------------------------------------------------------------------------
4.【期刊论文】神话与地理并重:顾颉刚对《山海经》的性质界定与价值重估
期刊:《民间文化论坛》 | 2020 年第 004 期
摘要:《山海经》一书自问世以来,即因其包罗万象、神奇玄奥的记载而受到历代学者的注意,研究和注解其书者可谓络绎不绝,但自西汉至20世纪的诸位学者,皆未能真正认识其书内容,准确判断其书性质,因而也就无法发现《山海经》一书的真正价值,致使其所保存的珍贵的上古知识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古史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顾颉刚则以其特有的历史学、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综合的学科背景和学术眼光,彻底突破了以往学者对《山海经》“以偏概全”“顾此失彼”的看法,从整体上把握其书纷繁复杂的内容,在承认其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之同时,也确定其中必有若干真实的历史地理知识,从而揭示了该书之神话学与地理学的双重性质,肯定了此书之神话学、地理学以及古史研究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顾颉刚;山海经;神话;学术史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folk-culture-forum_thesis/0201286780173.html
---------------------------------------------------------------------------------------------------
5.【期刊论文】水墨动画《新山海经》系列作品的当代价值探微
期刊:《品位·经典》 | 2019 年第 002 期
摘要:《新山海经》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这个视角正是古人的“眼光”,邱黯雄希望借用古人的眼光来看待今时今日的事物,并获得一种更为感性、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之中包含中国古人的生命意识和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并且集成了中国传统经典地理著作《山海经》那较为客观的地理描述和某些篇章中略带神话色彩的特点。这种眼光是独到的,它为人们审视自身、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人们看到自身的文明、历史、肮脏与自私,共同汇聚成一条河,流向心灵的远方。
关键词:水墨动画;新山海经;山海经;生态审美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tasting-classics_thesis/0201273225489.html
---------------------------------------------------------------------------------------------------
6.【学位论文】《山海经》的山崇拜研究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关于《山海经》中山崇拜表现方式的研究
2、关于山崇拜信仰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山海经》的山崇拜概述
第一节 山崇拜的发生与演变
一、山崇拜的发生与形成
二、山崇拜的演变
第二节 《山海经》的山崇拜内容及特征
一、山崇拜内容
二、 山崇拜的地域性特征
三、地域性特征的形成背景
第二章 《山海经》山崇拜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 山体崇拜
一、冢山
二、神山
三、帝山
四、群山
第二节 山神崇拜
一、群山山神和一山山神
二、天帝与山神系统
第三节 山神形象的特征
一、原始性
二、发展性
三、地域性
第四节 山崇拜神话
一、动植物神话
二、山神神话与神山神话
第三章 《山海经》山崇拜的实质
第一节 冢山的意义
第二节 山神的意义
第四章 《山海经》的山崇拜在先秦两汉文化中的发展
第一节 文学方面
一、神话
二、地理学方面
第二节 政治方面
第三节 社会活动
一、习俗方面
二、宗教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著录项
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1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degree-domestic_mphd_thesis/020316299299.html
---------------------------------------------------------------------------------------------------
7.【学位论文】《山海经》“鲧復生禹”新考
目录
著录项
学科:中国古代文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1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degree-domestic_mphd_thesis/020316277645.html
---------------------------------------------------------------------------------------------------
8.【学位论文】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的学术价值
目录
封面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2 郝懿行与《山海经笺疏》
2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的校勘成就
2.1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的校勘与旧本的对比
2.2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相比旧有注本的校勘特点
3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的训诂成就
3.1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的训诂与旧本的对比
3.2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相比旧有注本的训诂特点
4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的考证
4.1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名物的考证
4.2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地理的考证
4.3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人物的考证
5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的贡献与不足
5.1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的贡献
5.2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的不足
余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著录项
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7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中图分类: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degree-domestic_mphd_thesis/020314526281.html
---------------------------------------------------------------------------------------------------
9.【学位论文】郭璞《山海经注》及其价值
目录
封面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郭璞及其《山海经注》
(一)郭璞学术生平
(二)郭璞《山海经注》的内容
1.释名物
2.注字音
3.叙故事
4.校文字
(三)郭璞《山海经注》的方法
1.征引法
2.目验法
3.图说法
(四)郭璞《山海经注》的特点
1.浓郁的神话色彩
2.注释更为详尽
3.多玄言
二、郭璞《山海经注》的学术背景
(一)博物学的盛行
(二)舆地学的发展
(三)玄学的盛行
三.郭璞《山海经注》的价值
(一)文献学价值
1.充实、完善了《山海经》这部文献
2.保存部分旧籍的信息
3.重新认定《山海经》的文献性质
(二)语言学价值
1.记载了晋代活的语言
2.反映了词语双音化的发展
3.创新了注释术语
(三)地理学价值
1.促进了地名学的发展
2.考释了地名的详细地理位置
(四)其它学科的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著录项
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09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中图分类:题跋、书评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degree-domestic_mphd_thesis/02031205465.html
---------------------------------------------------------------------------------------------------
10.【学位论文】谈《山海经》的信仰民俗及其文学价值
目录
著录项
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08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中图分类:古代文学(~1840年);中国风俗习惯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degree-domestic_mphd_thesis/02031146506.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