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回复: 0

《中国文化史常识讲义》(先秦)050老子与《道德经》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11 13: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50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详,至少比孔子年长20岁。孔子去当时东周的国都雒邑(今洛阳),向老聃询问旧时周礼,可知老子和孔子是同时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曾任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即史官,又有任周朝太史、柱下史、守藏史、归藏史等官职的记载。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故老子可以看到官府的典册,负责进行文字记录以及文献的保管、整理。作为史官,老子广泛参与王朝的各种活动,所以能够多识前言往行、深明世故精微。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如时运不济,官场贪腐,那就做野外的蓬草,在乡下随风而行,安步当车,把智慧、才华、志向和理想藏起来。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的著作原本没有书名,所云“道德”二字,乃是概括《老子》书之主旨,先秦典籍征引老子之语,或云“老聃曰”,或云“老聃有言曰”,或云“老子曰”。
《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研究《老子》一书的主要版本有三种,即:通行本、帛书本、竹简本。曹魏王弼编通行本,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分上下两篇,上篇三十七章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曰《德经》。帛书本是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甲、乙两个抄本。甲本用篆书书写,乙本用隶书书写。“甲本”是在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前抄写的,“乙本”是在高帝之后惠帝、文帝之前保留下来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均未分章。竹简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村战国楚墓出土的三种竹简《老子》的摘抄简本。
老子任周朝史官期间,目睹了周王朝的衰落,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治理天下的大道?
老子对周朝的看法,如《老子·四十六章》:“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五十三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老子·五十七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人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诸如此类。
老子将历史的成败存亡祸福分为几个阶段:道(德)、下德、仁、义、礼。
《老子·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古之时以道治天下,即以上德治之,自有德行,是真正的德治。上德所以有德者,因为无为。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者不知有道,但知有德。德出于有心,出于有欲,欲以德治之名推行德治。下德之德治,是有为,则以人智来推行上古的德治,是有意而为之。“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或指尧舜时代。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尧舜以后,大禹时代以仁道治天下。上仁所以有仁者,以仁出自无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大禹之后,殷商治天下,不知有“仁”,以“义”治之。义,行事之宜也,故曰“有以为”。则用义进行治理,不得已而为之。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殷商之后,周朝以“礼”治天下。礼则以虚名相尚,不复知有仁、有义。礼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遵守,只好强迫为之。
从上古、中古、近古到今世,天下的治理,最早是道,失道而后德(尧舜),失德而后仁(禹),失仁而后义(商汤),失义而后礼(周朝)。礼已经等而下之,尊崇礼乐之时,道德已无,忠信已薄,祸乱由此而始,故曰“而乱之首”。
从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到今世,天下治理方式的变化:
道,上德——远古时期
德政——尧舜时期
仁政——夏朝
义政——商朝
礼乐——周朝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春秋、战国
道(德)是真正的无为,其他都是有为。治理天下就是从无为到有为的演变,天下大乱是从礼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00:37 , Processed in 0.1690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