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回复: 1

“清瘦如玉,姿趣横生,绝无平生古肥之诮”——钟繇《宣示表 ...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3-10 15: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r/>



贾似道藏《宣示表》原石
<hr/>
贾似道刻本《宣示表》,原石为长方形,横长62.5厘米,纵宽24.4厘米,厚11.3厘米。《宣示表》,无款,小楷,共十八行,298字。原石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首行第一至第三字右侧有标题,“羲之临钟繇帖”,据清代金石学家张廷济考证,为宋徽宗所书。首行右侧刻有“宣和”骑缝印,在文尾最后一字下方,刻有撰文“贾似道印”方印。末行左侧中部刻有篆文葫芦印“悦生”印。

原石石质坚硬,略呈暗黑,是长年传拓所致,刻字边口硬朗光洁,只是五行到八行下最后一字,因石边损泐稍受影响。其他,除第一行“孙”字,第二行“卿”字,第四行“爱”字,第七行“又”字,第十六行“表二”两字.第十七行“可”字,第十八行“度”字、“表”字,受擦痕和小石花侵蚀影响。

<hr/>


钟繇《宣示表》拓本
<hr/>
个别笔画稍有损泐外,其余字体清晰。原石背面刻有清代书画家金农的题跋,金农评价其书法:“清瘦如玉,姿趣横生,绝无平生古肥之诮”。同时,背面还有清代张廷济的题记。

另外,在附石上面依次刊刻有朱方蔼乾隆壬辰(1772年)跋及陈玉垣观款、赵怀玉乾隆已酉(1789年)跋、赵魏嘉庆庚辰(1820年)跋、王宗炎道光乙酉(182年)跋和钱本诚道光辛巳(1821年)跋语。

<hr/>


《宣示表》拓本  局部
<hr/>
现存《宣示表》相传是王羲之的临写本,原为北宋内府所藏,后归南宋宰相贾似道所有,贾氏非常喜爱命门客摹刻上石。宋代所刻《宣示表》几乎都在丛帖之中,源头都是内府藏所藏的王羲之摹本单刻单行的《宣示表》所知只有南宋末年贾似道的石刻本最为煊赫。

当时贾似道权倾朝野,门下不乏才艺出众之士。贾府书籍文玩事务由廖莹中办理,凡由他主持的作品都以制作精妙著称像廖氏世綵堂刻《九经》和《韩》、《柳》二集都在刻书史上享有重名堪称艺术妙品所刻法书名帖,周密《志雅堂杂钞》誉之为“皆逼真”,“皆精妙”,“几与真本并行”

<hr/>




《宣示表》拓本  局部
<hr/>
贾府刻石则有婺州碑工王用和,曾花三年时间刻成《定武兰亭》周密评为“丝发无遗恨,几与定武本相乱”,因此得贾似道赏官,可见其技艺之精。贾似道十分珍爱所藏之《宣示表》郑重付之摹刻还镌有贾氏姓氏印记和悦生葫芦印,藉以留名传世。

此石虽刻于南宋末年但是贾似道很快衰败,久埋土中,晚明时期才见天日。出土后得到历代藏家的珍爱,精心保护,很少传拓,所以直到今天字迹依然完好,石板完然如新。

《宣示表》较之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逐渐走向成熟的楷书的特征。

<hr/>




《宣示表》拓本  局部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5-3-23 05: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9 17:06 , Processed in 0.18616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