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回复: 1

歪解《道德经》(52)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3-10 12: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57
首先,本章已经从万乘之主转移到了他的大臣一边,本章和下一章将要探讨的,是大臣的辅佐之道:大臣应该怎么不让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其次,本章专门讨论国家的军事战略问题:军事战略是所有战略的基础,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没有军事力量和高明的军事战略作为基本支撑,任何其他战略都是镜花水月。
于是,被争论了无数年、无数次的“老子有反战思想”、“老子是个大阴谋家”便无可回避地摆在了面前,请看这一段有关老子和他的《道德经》的文字:
唐代王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说,“五千之言”,八十一章,“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明未王夫之也认为《道德经》可为“言兵者师之”。近人章太炎说,《道德经》一书概括了古代兵书的要旨。他指出,“老聃为柱下史,多识故事,约《金版》、《六韬》之旨,著五千言,以为后世阴谋者法。”(《訄书·儒道》)
这位唐代的王真先生,算是一个极端,在他看来,《道德经》就是一本兵书,字字句句都是在打仗、打大仗。王真在他的《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还中有这么一句话:“天既不言而生,地既不言而育”——天地没有和谁争,没有和谁兵戎相见,就成就了自己的最大。所以,王真这么结论:“文者武之君”,军事战略是政治战略的从属,皇帝把自己的“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就可以实现“上德者天下归之,上仁者海内归之,上义者一国归之,上礼者一乡归之”,仗就差不多不用打了——给王先生总结一下:此谓之“不打之打”也。
还有一位大儒,也给王先生助拳,《荀子·议兵》有这么一段话:“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而《道德经》可以一言以蔽之:“善附民”。这正是“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
还有,王先生说的“天下归之”,正是老子说的“是以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要的是“全世界”,和“不打之打”合辙押韵;从《孙子兵法》的角度说,孙子主张“必以全争天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夺人之国、拔人之城,老子则是“不打之打”,天下莫能与之争,两位都是“全”要,其区别,不过一个是“争”而争天下,一个是“不争”而争天下,手腕不同而已——难道,这还不是军事战略?
另外,“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不争而争”的翻版,两个人似乎商量好了。
因此,王真先生认定:在最高明的军事战略家和军事家眼里,《道德经》不管怎么说都是地地道道的军事战略著作。王真是说给李隆基的,而敢于御注《道德经》的李皇帝,不但基本没有看懂《道德经》在说什么,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什么叫文化战略,即使在政治战略层面,他也根本不入流。从这个角度说,王先生当是言之成理。
如果军事战略家和李隆基们都能够站在以政治战略为统帅的国家总体战略的层面,王真的这个看法至少对了一半,如果站在文化战略为统帅的国家大战略的层面,王真的看法,其正确面则还要高一些:没有正确的政治战略和文化战略,哪来的正确的军事战略?在错误甚至荒谬的政治战略和文化战略规范下,即使军事战略再高明,还不仍然是盲人瞎马?
这位太炎先生,则是另一个极端,把《道德经》定位为“后世阴谋者法”,想搞阴谋诡计吗?想学怎么忽悠别人的技巧吗?想知道怎么让谋杀和掠夺披上道德外衣而显得冠冕堂皇、正义凛然吗?问问老子吧,他是耍阴谋的祖宗。
想来,章先生的道理也许是这样的:人世间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傻蛋政权和政治家、权势利益集团呀?那全是忽悠;天底下哪有拿了政权而不去鱼肉百姓,有了强权而不去到处侵伐掠夺的国家和政权、权势利益集团呀?
当日本兵告诉你,他们端着刺刀、揣着细菌武器,搞“大东亚共荣圈”是为了中国人的幸福的时候,当英国人告诉你,他们贩卖鸦片是为了让中国人体魄健壮的时候,你千万别信,你就慢慢想想老子是怎么忽悠的吧——我没有读过章太炎先生的大作,“阴谋者法”应该是指运筹帷幄的全部内涵和过程,这也是古代人们对战略运筹的基本概念,当然,“阴谋诡计”也被涵盖在内。
然而,不管“兵法论”还是“阴谋论”,可以肯定地说,都不是对《道德经》的正确理解,或者说,都远没有达到老子的思想和战略高度。
至于说老子有反战思想,也应该是片面之词。本章开口就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这是允许有军队的,而军队的存在理由,就是战争和准备战争,只是不要称霸而已;下一章有“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既然同意“用”,就是同意战争这种选项,只是不以武力为第一而已;六十七章有“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这是随时准备打仗、随时准备迎敌;六十九章有“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是具体讲怎么打;二十七章里有“五善”,其中善闭、善结,讲究的是围困、围攻和固守,正是军事上的常用手段。一个运转正常的政权,其所有战略都是相通相连、密不可分的,不能说这仅仅指的思想、文化、政治领域,而跟军事和军事战略没有任何干连。
《道经》最后一章第一句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既然“无不为”——任何手段都是选项,干嘛要笼统地“反战”?老子反的是掠夺侵伐之战,用现代汉语说,是非正义战争,对于正义战争,老子追求“善有果”、“以奇用兵(五十七章)”——要打就打出名堂、打出自己的规则、打出“壮而不老”的新局面——地地道道的拥护战争。
自从鸦片打开了我们的国门、西风东渐之后,西方的和尚会念真经了,我们的一代又一代文化主流自觉地无怨无悔地兴致勃勃地把大家带进了一个“无洋不是学,有外才称尊”的文化自卑、自残时代。
那就画蛇添足,再用法国军事理论家博福尔在其《战略入门·第四章·第四节》中的一句话,来为老子的反战思想做反证吧:
“武力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它是善是恶,要看为什么原因使用它而定,换句话说,要看政策本身是善还是恶而定。”
自然,博福尔的坐标是政策,其坐标最大可以放大到政治和政治战略;老子的坐标是全人类的生存,其根本,直指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作为大战略思想家,老子不可能把武力一概看成罪恶而胡乱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5-2-20 02: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00:30 , Processed in 0.15245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