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回复: 0

经典连载|《道德经》第十八章(附昆仑仙本)

[复制链接]

4

主题

5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3-5 08: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hr/>


昆仑山

《道德经》昆仑仙本
大道无废,慈有仁义;智慧欲出,华有大伪。
六亲补合,尚有孝慈;国家晖烂,尚有忠臣。
天下事大,莫于朝邦;天下事小,莫于身家。
圣人保朝,持邦为身;百姓护国,执乡为家。
<hr/>


老子悟道

大道废,有仁义。
这句话我一瞬间想到两个思路:
第一种思路:
即便大道在人们心中消失了,那么还有仁义来保全大道。
第二种思路:
正是因为人们已经意识不到大道本身,所以才会反过来去追求大道的表现——仁义。
其实,这两个思路说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是不同的角度而已。
在真正理解这句话概念之前,我想先讲两个故事:
假如有一对夫妻,男女双方都是哑巴,每天生活平平淡淡。
他会为她的笑而笑,她也会为他的伤心而伤心。
他习惯于她的存在,她也习惯他的陪伴。
他会下意识检查她被子有没有盖好,她也会下意识依偎在他的身旁。
没有一句“爱”,却处处都是“爱”。
从来没有刻意学过“爱”这个名词,也没有刻意学过“爱”的行为。
因为与生俱来。
这样的夫妻存在吗?
存在。我身边就有。
再假如,又有一对夫妻,男孩天天对女孩说“我爱你”,女孩也每天满足于听到这句话。可是,男孩从来不知道女孩喜欢吃什么,从来不管女孩的感受,从来不为女孩着想,女孩每次都很失望,女孩不明白,男孩明明嘴上说“我爱你”,却为什么根本不在乎自己。
其实,那只是因为,凡是刻意说出来的,就已不是“本身”了。
这个“本身”,无法理解,无法计算,无法量化,只有用心感受,它只能纯粹地去感受。
“爱”没有大小,作用在两个人的身上表现为爱情,作用在宇宙天地之间表现为大爱。
大爱无情,那便是“道”。
正是因为“爱”本身在人们的心中被蒙蔽了,所以才需要总是说“我爱你”来表达和补救“爱”。
人们对“我爱你”乐此不疲,却不知已是由“爱”的本身,倒退为“爱”的表现了。
同样的,大道在人们的心中已经被蒙蔽,因此大家才想用仁义来保全大道,可惜,这样已经逐渐偏离大道本身了。
大道为里,仁义为表。
仁义是大道的后天表现,却并不是大道本身。
真正身有仁义之人根本不会知道自己有仁义之心,也不该知道自己是仁义的。
不知道,即是知道。
知道,即是不知道。
不爱,即是爱。
爱,即是不爱~
智慧出,有大伪。
近来正在学习《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
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大致意思是,古时候在市场上,大家是用自己有的去和别人换取自己没有的东西。后来,出现了有小聪明的人,囤积居奇,开始刻意赚取利益。
到了这里,肯定会有人说,那是因为古时候法律不健全,无法惩罚这样的人。
但是,大家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如果人心不产生所谓的小聪明,不去贪图那不必要的东西,那么是不是就不会有后来的追求利益之囤积居奇的行为呢?
这样是不是就不用法律法规去做约束和弥补呢?
这样产生小聪明的行为,是人们心中真性的倒退,所以才需要越来越多的法律来限制人们的行为,弥补和保护那难以发现的“大道”和“本心”。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法律条文越来越完善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是不是人心道德的逐渐败坏呢?
六亲不和,有孝慈。
家族之中,如果出现了一个明显孝慈的人,那只能说明,其他人做得太差了。
孝慈,是人们的本能。
如果把本能的事情拿出来大肆夸奖和宣扬,那么不正是说明大多数人已经失去了这种“本能”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孝慈的方式,何必互相比较。
难道出去打工奉养父母的孝慈之心比不上天天在父母身边照顾的孝慈之心吗?
方式方法是无穷多的,然而本能,是相同且共通的,没有高低之分。
国家混乱,有忠臣。
这里我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吧,道理是一样的。
一家企业的老板,就是一国之君。
一家企业的员工,就是一国之臣。
正常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没有高低之分,安安静静,稳步推进。
不正常的状态是什么样呢?
大多数人摸鱼,互相推诿,此时在这群人之中,出现了一个勤勤恳恳想把事情做好的人。
此人就像老黄牛一样,兢兢业业,做了许多分外之事,向上不断送去优秀的建议,向下则包揽一切事务。
如果放在国家的角度,这样的人毫无疑问是忠臣了。
可是,为什么?
出现这样的“好忠臣”究竟说明什么?
是不是说明企业本身“奸臣”太多了呢?
是不是说明企业已经混乱不堪从而需要忠臣来苦苦支撑呢?
忠臣固然值得敬佩,但若一切是正常状态,难道不更好吗?
小结:本章从各个具体的角度说明了什么是里,什么是表,什么是本,什么是末,舍本而逐末,故道废而仁出,希望我们能够多多反问自身,返本归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17 08:35 , Processed in 0.1039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