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回复: 7

可怜而混账的皇帝们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2 09: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是很突出的一个混账皇帝多的离谱的朝代,除了最初的四帝(不算建文帝,太祖成祖到仁宣),后面的皇帝几乎都不行,而且很多差的离谱,导致明朝的统治非常低效,用钱穆先生的话说,明初之残酷无理,殆为有史以来所未见。
明朝也是一个太监擅权的朝代,在中国宋元时期太监掌权已经基本绝迹的情况下,明朝太监又突然崛起,给国家造成无尽灾难。
究其原因自然非常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说明白,但去其枝叶,只讲粗略的大概,可能根本上还不在于后代君王的个人能力或品行不行,也不在于明朝太监太能干,主要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父子俩所创立的制度有极大问题(成祖主要是强化升级并固化)。
朱元璋完全是从造反的残酷斗争、尔虞我诈中成长起来,本身没有受过教育,基本是一个文盲,被残酷斗争所塑造,人格似有缺陷,心理似有疾病,思想观念发展很不完整,独断专横,雄猜好杀。
朱得到天下权柄之后,兢兢业业玩命工作,按照自己的意图重塑天下。由于其见识受限,性格暴虐又猜忌心极重,施政措施带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朱大量继承了元朝制度中的腐朽部分,比如诸色户籍制度,路引制度等僵化管理措施(元朝设此制适用于战争状态,非常落后,朱继承了下来),又如军制,接近唐时的府兵制,虽有节省军费之便,但总体很落后,明朝却坚持了近300年(实际上自明朝开国几十年起军户制度已经崩溃,兵部早知其弊,奏折无数,但限于祖制不可改只能维持,耗钱害民而无战力);朱又行倒退之所谓“新策”,导致明朝政治上大倒退,为害长久:包括废宰相,封建宗藩,宦官专权(成祖始),八股文、活人殉葬、封疆禁海(限于朝贡贸易),法外施刑,文字狱,重农抑商等….众多倒退之举,基本都在朱家父子俩手上成型。最糟糕的是,朱元璋制定了极为详细周密的制度,同时严令后代决不允许变更祖制,“违者则天下共击之”。

明朝的后代君王带着“祖制”的金手铐,处处束手束脚,个人弱点不但没有得到制度的匡正,反而被极度放大,是君主个人之不幸,更是天下苍生之不幸。比如宦官专权,宋元早已基本绝迹,但明朝复燃且远超前代,导致在明朝立朝才70年国力仍然比较强盛的时候发生土木堡之变,皇帝被掳走,明朝险些被灭国。在此就以土木堡之变为例,如果有宰相制度在,按照宰相职权,国家断不会发生如此荒诞之事,但废掉宰相后,三杨与太后先后去世,年轻的英宗虽不谙世事却权柄尽操,他实际上无力掌权,则朝廷大权落入司礼监大太监王振之手,这个中年自阉投身皇宫的落第读书人,估计做梦也没想到还有这个“奇葩”的发迹机会。正如历史学家所言,明朝“太监才是真宰相”。这也算是奴才的天大幸运,但却是百姓的天大灾祸,也是小皇帝的天大耻辱,更是打朱元璋祖制的天大耳光。
可惜,无论如何祖制不能改!因此后代太监擅权的现象又反复出现,还有刘瑾、魏忠贤等。这里要说明一点,明朝历代的司礼监大太监中也有不少很不错的,但是“制度之坏”不在于上限有多高,而在于下限能到多低,明朝制度就是“最坏的制度”的活例证。很多人不懂此点
文盲皇帝、木匠皇帝、胡闹皇帝等等就不说了,在此只举一个很典型的“遵制必死,违制反生”的例子,那就是张居正。
张居正生前“监国”,极尽荣华,死后却被抄家,张家后代全部被清算惨死;张一方面政绩累累举世公认,一方面却满朝非议,清流亦不容;神宗年轻时积极上进,成年后却极度怠政….怎么这么别扭?这么古怪?其实跟重八的废宰相直接相关。
张居正功绩卓著 ,但根本不为当时的清流所肯定,骂他参他的很多都是正派儒生,其根本原因就在身份上。张居正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实际上干的是宰相的工作,名不正言不顺。张为求实绩,仪仗皇帝支持,处处超越制度,确实严重不符合当时规制。比如各部奏章除报给皇帝外,必须也给内阁首辅报送一份,各部尚书自然不服,我汇报给皇上,凭啥要报给你张居正?客观说清流批评他“僭越”是没错的。这里要说明一下,明朝的内阁首辅和宰相是完全不同的官职,粗略说大致类似于“秘书长”和“市长”的区别,在当时制度下差异巨大,分得很清,只是现在有些朋友分不清,导致了不少误解。张居正能做出成绩其实很侥幸,主要得益于少年神宗和太后的全力支持,以及司礼监大太监冯保的配合,可见制度上宰相全然已不存在,张自己设法重建了相权。
但此举是违背祖制的大逆不道,因此毫无疑问的被满朝非议。张生前权势熏天,但一死就被大量弹劾,舆论一边倒,最终被抄家,下场非常凄惨。张虽然是讲排场也比较奢靡的一个人,但抄家也没有抄出多少钱,跟严嵩、魏忠贤等巨贪完全不是一类人,盖棺定论,张仍然是个成功的政治家,可以说张为朱明续命几十年不是假话,这就是制度缺陷导致的悲剧。

只可惜此后再也没有既有胆量又有皇帝支持从而能够成功破坏祖制的张居正了,明朝只能按其祖制的巨大惯性必不可免地走向死亡。最后的结果就是,崇祯帝虽然拼死拼活,励精图治,李自成却几乎一路无阻的打到北京,北京城城门大开,李自成白捡的当了几十天皇帝,崇祯上吊。
打倒张居正后,神宗从此完全失去信念(张居正是神宗从孩童时起的老师),亦失去肱骨之臣,既驾驭不了文官集团,也没有能力处理那政务,同时对国家失去责任感,终成为历史上少有的怠政明星,连续20多年不上朝,不见官员,不批奏章,把原本还能凑合着运转的国家机器几乎拖入停转,国家根基受损。
顺便说一句, 神宗他爷爷世宗嘉靖皇帝, 也是年轻时颇为作为,比如压制太监势力就是嘉靖干的,但后来却炼丹修道,荒诞不经,终成为一代昏君。
而神宗他爹隆庆帝却有隆庆和议与隆庆开关几大善政,但也都是违背祖制的改革之举,只是隆庆寿命太短,远不及他爹和他儿子两个人每人约半个世纪的在位时间,导致影响力不足。
人都说皇帝是天子,天下独尊,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其实明朝的天子大部分很惨,每个人自始至终都带着祖宗打造的金锁链,最终那点少年雄心都被消磨掉,变的要么荒诞离奇,要么混蛋变态。
这就是朱元璋为了老朱家一己之私利,呕心沥血、耗尽自己全部智力为后代留下的“丰厚遗产”,朱元璋自信依此制度可以永保朱家天下,因此才严令后代不得违背祖制。可惜,不但没有实现千秋万代,反倒使得朱家宗族十几万人几乎被彻底灭族,朱家的下场为历史所罕见。要知道满清追杀朱家宗室后代并不是出于残忍,而是为了顺应民意,是取悦华夏百姓的“正当”举措,可见朱家子孙如何遭人痛恨。如果朱元璋地下得知他“引以为傲”的祖制导致朱家断子绝孙,不知该做何想?
这其实就是哈耶克、凯恩斯等大家所反复强调的基本观点: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思想观念,观念落后是最严重的事情,相比于既得利益者的影响力,思想观念才是更重要的影响力
可怜的混蛋皇帝们尚如此,普通百姓又能如何?
值得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2 09: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不就是站在文人的角度去看待吗?或者圣人的角度?一个朝代的皇帝荒诞不荒诞得看当时的文风如何,文风好那么你记录下来,没问题,文风不好你记录下来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9-22 09: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荒诞皇帝多这个是公论,教员也说过类似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2 09: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么知道其他朝代的皇帝就没有呢?还是说皇帝就只能每天埋头苦干把自己扔在公文之中?没有这个规定吧…况且贪玩也好木匠也罢,沉迷女色也好喜欢修道也罢,人家可从来没有落下本职工作啊[捂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2 09: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拉下本职工作?如果没有得话宦官怎么专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9-22 09: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呢?落下什么工作?你不会以为不开早朝就等于不干事吧?宦官专权是拉出来制衡朝臣的…这玩意儿属于皇帝家臣那怕蹦哒得再厉害还不是想杀就杀,你没相应的证据你杀一个朝臣试试,即便是有证据有时候都不能随便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9-22 09: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例子 万历是20多年不上朝 不见官员 不批奏折,大臣奏事不批,官员补缺不批,官员辞职不批等等,国家机器几乎停转,大量事情压根不办,大量官职长期空缺没人,情形非常严重恶劣。你多看看吧,不再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2 09: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别举例子了,明朝仁宣之后都是内阁议政,皇帝决策,六部执行,且本来明朝就一直在减少朝会的次数,万历继位的时候张居正就以圣龄冲幼又一次减少朝会次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21:36 , Processed in 0.7215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