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回复: 1

《道德经圣解》二十二:曲则全,枉则直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2-10 16: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希言,自然。)
一注释


  • 曲:象器受物之形;曲成万物而不遗;其次致曲,曲能有诚;屈曲委细说礼之事;乘变应物,不系一方;木可以揉曲直,可揉则其性柔,能自委曲,而可随圆就方;一部分;隐微之处,其真机最微而其成最大。
  • 枉:诎,屈也。直:伸。屈己以从人,则自伸也。
  • 洼:埳,地洼则水满,言谦德常盈。
  • 敝:败,坏。
  • 希言自然: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希:寡,罕,简少;止,散,施;无。希言:寡言,无言。


二抱一全归

道本虚无,不可见不可言,故以一形之,而立一以为道。欲抱道以行于天下,先贵乎守一以为天下正;守一毋离,则自德全精全气全神全而亦道全。一者,中道也,抱一以为天下式,即守中以为天下正。守中守一心法,即尧舜禹等相传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心法。亦即为儒家精一执中之道,此为全章头脑。曲则全…多则惑,均所以明致一致中之心传,而为道之权与。其根于对动原理与反动原理。能致一则自能得中,能致中则自能得一。即一即中,即中即一。盖中者天下之达道,一者天地万物之所始。


致曲。曲能有诚,曲隐而微,存诸于心,发诸于性;故至诚而自明,黯然而日彰,弥纶天地而无所不存;故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致曲而可与天地参,故曰曲则全,最后復曰诚全而归之也。
其次,曲之为道,其义多方。或曰道戒强梁,抱道致柔,不与物忤,惟能曲者得全。圣人务道,委曲从人,随圆就方,因物与应,与世无竞,无入而不宜,无适而不可,大无不包,小无或遗,以其能曲存也。上善若水,无成势,无常形,随圆就方;且善利万物而不争,曲成万物而无遗,不欲全而卒成其全,故曰曲则全。


大白若辱,是非顺受,屈己以为人,抑己以循物,处众人之所恶,受天下之垢,因枉而不逆,屈而能伸,故能不欲直而卒得其直。以全求全,卒不能全;以直求直,卒不能直。
上德若谷,虚方能受,江海善下,而百川归之,是善洼者则必善盈。
天地不求新而日新,日月不求明而常明,以其能自敝其敝,则不敝而常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应万变而不穷,夫惟不盈,敝復新成,故曰敝则新。
执一所以御万,居简所以应繁。务广必荒,务多必失,守少常固,知足常足,故曰少则得。


好大喜功,贪多务得,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穷于物而物终不可尽穷,极于欲而欲终不可尽极;百废俱举,一事难成。故曰多则惑。上述曲、枉、洼、敝、少,皆几于道者也。道,一而已,万事之本始,而可纲维万理,故曰抱一以为天下式。道生一之一,道之有形可见,有始可说者。迄乎一亦不立,返归虚无。圆融体用事理以为一,才能用不碍体,体不碍用;事不碍理,理不碍事。玄同万不同而为一。
明者不自见,而以天下人之见为见,故能大明。彰者不自是…有功者不自伐,而因天下之功为功…能长者不自矜,而因天下人之长为长,故能兼众长而为大长。以其不与天下人争长,而一一返归之于天下,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四者,乃无私无我也。无私无我,因道为心,体道而行;吾身即宇宙,宇宙即吾身;吾身同万物,万物同吾身。民吾胞也,物吾与也;尚有何分别?尚有何争?我既无争于天下,天下又孰能与我争?此无我无争之圣德也。


总之,曲者,善柔之道也;枉者,善屈之道也;洼者,务下之道也;敝者,復成之道也;少得者,守约之道也;抱一者,守中之道也;不自者,以身同天下之道也;不争者,以身让天下之道也。天道无为而善成,不争而善胜,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要亦善曲而全德归焉。
为道之要,不在多言,而尚无言。四不自,均所以戒言也。言则必失,多言多失,少言少失,不言不失。天何言哉?四时行,万物生。故曰希然!为道之要,不在多为,而尚无为。所谓曲、枉、洼、敝、务少、抱一、不争者,要亦无为而已。无为则合自然,故曰自然。不执于无为,不执于有为,因时顺道,因理明道,因事用道,因人行道,无丝毫造作于其间,而自有大造作,要亦自然而已。不变者,理也;必变者,形与势也。宇宙现象,瞬息万变,惟道体真常,永恒不变。


有美便有不美,有全便有不全。以全求全,则愈不得其全,故必反其道而行之,相反、正所以相成也。此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圣人不与天下人争全,曲己以全人,而反能自得其全;不与人争直,屈己以从人…取正以反,循反则得其正,循正则反适得其反矣;宇宙对动原理也。宇宙藉此原理而万古常存常新。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全是圣人存养省克,与韬光养晦、返樸全真功夫。要在能绝学弃知,去见远欲,卑抑谦让,洗心退藏;无思无虑,无物无欲,毋意毋必,不伐不争;要皆为曲全之圣德。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进若退;大圣不圣,大德不德,大有不有,大争不争。以其能大,故天下无不容!以其能下,故天下无不归!以其能曲,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无为之事,不言之教,损心之密,曲全之理,要亦不外因任自然无为之功而已。
大道之要,至无方能至有,至虚方能至诚,至静方能至动,至少方能至得;至损方能至益,至默方能至显,至屈方能至伸,至曲方能至全。此要亦天人之所同德,物我之所同性也。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5-3-27 21: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凑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6 19:39 , Processed in 0.0845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