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回复: 0

歪解《道德经》(64)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2-10 10: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69
本章是《德经》的首章,《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同时,也常常作为《德道经》的首章,位于八十一章之首。人们在许多时候把《道德经》变成《德道经》,自有自己的认知和理由,本《解析》不想争论也不愿意关心《道德经》更合适还是《德道经》更正确,因为,最有权威进行评判的老子,对此也是听之任之,一言不发。
这里想表达的意思是,本章的阅读难度,大概是整个八十一章之最,而非常值得欣慰且大书特书的是,《道德真经唐玄宗御注》在解析本章的时候,竟然一反前面对“死而不亡”的不灵性,拿出了“德者道之用也”的大见识。
一句“德者道之用也”,道出了战略思想和战略作为的根本和主从关系,理顺了《道德经》中四大名词道、德、无为、无不为各自合乎逻辑关系的位置。实在话,如果四大名词的位置一旦被摆正,读者的思路便可以一下子明晰开朗,对《道德经》的理解和解读中让各章独立自主、各自为战、自说自话的历史通病,就有基本避免的极大可能。
《道德真经唐玄宗御注·序》:“是询于众公卿臣庶释道二门”。想来,以李隆基大皇帝的身份,他的书“出版”之前,不会没有大唐顶级的主流知识阶层参与,更不会没有朝中的王侯公卿“服务”,“出版”之后,也应该是洛阳纸贵,也不会没有民间贤哲踊跃建言,从而使“原版”得到修订而“再版”——这可是国家行为,大唐也不缺给皇帝印几本书的经费。而“德者道之用也”,聊聊数语,便堪称不愧盛唐气象。
这也是本《解析》在本章反复引用《道德真经唐玄宗御注》的原因之所在。我孤陋寡闻学识浅薄且粗枝大叶,没有在别处看到“德者道之用也”的同类见解,也没有读到过先哲今贤们引用、关注、论述到《道德真经唐玄宗御注》之前曾经有过“德者道之用也”的说法,所以,就当其为盛唐辉煌之一了。
说是“辉煌”,应该不算夸大其词。我想说,一个人是清朗高华还是卑污丑恶,不是看他的学问,不是看他的社会地位,也不是看他身上的光环,更不是看他的财富,而是看他的灵魂。一个丑恶卑鄙的灵魂,即便有一时的辉煌、一世的辉煌,明眼人也能从他的“运行轨迹”中看到其本质的龌龊;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个朝代一个政权,也是如此,政治的强大、科技的发达、经贸的繁荣、财力的雄厚、军力的强悍,固然是它的高峰和辉煌,固然令人敬仰和羡慕,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如果它文化卑劣,政治丑恶,任何科技、经济、军事力量都是用来推行丛林法则,都是自己强盗和流氓行为的支撑,那么,这个国家、时代、朝代、政权,仍然像那个灵魂丑恶的家伙一样,终究抵挡不住像任何一个强盗窝那样烟消云散的既定命运。
因此,灵魂的高华才是最高贵最本质的高华,文化的辉煌才是最圣洁最根本的辉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华、包容的文化为灵魂,一个时代、一个政权,如果崇尚文化卑鄙、政治丑恶,那些已经消亡的国家和民族、政权,正在那边频频招手呢。这里,为我不喜欢的李隆基喝个彩。
自然,不掩《道德真经唐玄宗御注》之功,并不代表这本书多么值得喜欢。道、德、无为、无不为四大名词的说法不算全面,按其重要性和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应该是五大名词,另一个是“一”。看着《道德真经唐玄宗御注》在“一”面前跳上跳下而无门可入、闪烁其词而笨头笨脑的模样,真想把老李拽出来,拳脚相加——除了鼓捣什么《羽衣霓裳曲》,你就剩下撬儿子的老婆那点手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哲学境界了。
道和德的疙瘩解开了,却力有不逮,不能捅破最后也是最薄的那层纸,把本来就密不可分、老子也从来都是综而论之的、看得比“道”和“德”更要紧的“一”连在一起,完成一个政权“理论基础”的逻辑完整和完美。这境界,往高里说,勉强点儿也算不上艺术境界,往实在处说,不过科学境界而已,说是仅仅达到了历史境界,也不辱没李同学。试想,一个连目标长什么样、几兄几弟,都一阵阵浑浑噩噩的政权,何以弗去?何以不殆?何以死而不亡?
怪不得在“死而不亡”这句话面前一片混沌呢,把本是一个整体的道、德、一互相割裂,想不混沌也不成——李隆基和他的李唐政权没让安禄山整死,倒也不怕没有后来人,朱温提着刀子恶狠狠站在后面,等着杀老李全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29 , Processed in 0.23076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