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回复: 1

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德”是什么意义?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9-21 15: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德”两个字是什么意义?
《道德经》又叫《老子》,李耳,李聃,春秋战国时期,前朝遗老,周王朝国家图书馆管理员,早在那个时代,三皇五帝之后,夏商西周,对于先天八卦和奇门遁甲,每个朝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一套方法论。
那么《归藏易》《连山易》《周易》都是巫文化和社会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之后形成的。姜太公更是助周伐纣,文王推演先天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而奠定了易学、易理、易传、易经、爻词、易理、象数、等同一源头后分化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实践流派。
道德,就像罗胖说360一样,内裤而已,穿内裤是基本要求,然后不能指着别人说事情,也不能自己穿了就攻讦别人不穿,更不能验明正身,道德是约束自己的,不是绑架别人的。
通俗意义上,人们愿意把《道德经》分两部分,《道经》和《德经》道经是招式,德经是内功心法,就像武学宗师一样,也许招式不是最厉害的,但是心性一定是最厉害的。
人们喜欢本末倒置,颠倒黑白,喜欢追求招式而不修心性,喜欢说道、谈道、论道,但不喜欢行道、践道,行路难,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从来都是讲什么是道,什么是德,连老子都告诉别人,说不清楚,讲不明白,愣是要取个名字,姑且叫道吧!
道是自然,道是造化,道是命运,道是寻常道,平常道,非常道,言语道断,一说即错。
德是人伦,德是纲常,德是心性,德是品性,德是自己的初心、良知、忠恕。
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道一德谓之人,人是不是衣冠禽兽,沐猴而冠,取决于我们做人做事,人看起来差别不大,在修行中高下立判。
事实上,并不需要我们懂《道德经》懂道德,而是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本能,尊重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想法过好自己每一天,活在当下。
《道德经》中的道德,和我们传统文化观念中的道德还是有差异,现如今的道德,早已经和同心同德的那个道德不是一回事了。
道德既不是标准,也不是绑架,不是双标也不是非得要论是非对错,论道德,而是了妄唯真,实事求是,顺势而为,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那么问题来了,做人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就是看不见的德,就是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周围环境的文化属性,就像苗族人信仰蚩尤一样,和我们信仰皇帝、炎帝一样,都是信仰,无差别。
那么做事要按照规律办事,道是自然,道是规律,道是我们需要遵循的秩序和规则,规矩和法度。
那么只要我们做好这两件事,本身就是一个不简单,不平凡的事。
道理、逻辑、科学讲再多,不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嘴炮,道也好,德也好,用才有用,道德的立场是人,《道德经》的立场是洪荒宇宙、天地玄黄,是万事万物运行的底层逻辑。
非要用《道德经》修行,那么我们得清楚,我们需要遵循的规律是什么,该如何做,该做什么,该什么时候做,很重要。
有道无术,道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对于人来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能说道的道,讲清楚的道都是小道,大道是无字天书,是我们能感觉来却不可名状的存在,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法不轻传,师不顺路,医不叩门、道不贱卖。一切唯心造,佛度有缘人。
无论我们信不信,每个人悟性和慧根不一样。
就像《凌波微步》一样,段誉能学会,不一定其他人能学会,据说《凌波微步》是何仙姑传给逍遥子的,而原理就是易经64卦,特定立场下借助能量形成的特殊步法,可见,很多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
谈经论道和华山论剑一样,不打嘴炮,实打实的,落地的,可以执行的,同样也是实事求是的。只要是附庸风雅,或者攀龙附凤,根本得不到《道德经》的真谛,道法自然,无为不争,抱残守缺,冲气以为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2-14 04: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09 , Processed in 0.5637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