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回复: 1

清朝名医徐灵胎:长寿的秘诀,就这两个字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1-24 14: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生不老是人类古往今来不懈的追求,人真的能长生不老吗?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清朝名医徐灵胎给出两个字:元气。
徐灵胎简介:徐灵胎(1693-1711),老家江苏吴中,出生于书香门第。7岁进私塾,14岁熟读《周易》《道德经》,18岁时子承父业,学习水利。20岁时因为几个兄弟病死,遂钻研医术,遍读历代医经,终有所成。62岁和69岁两次被皇帝征召入宫看病,69岁入宫那次,自觉年老体衰、大限将至,到京3日后于谈笑间无疾而终,临终前嘱咐儿子给自己坟头墓碑上留下““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的墓志铭。
徐灵胎不只是精通医术,还熟悉音乐、兵法、水利、星象,多才多艺,一生著述颇丰,包括《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等,流传至今,成为医学经典。


以下内容,来自清朝名医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的“元气存亡论”,思辨清晰,以飨各位。
<hr/>
养生者之言曰:天下之人,皆可以无死。斯言妄也,何则?
人生自免乳哺以后,始而孩,既而长,既而壮,日胜一日。何以四十以后,饮食奉养如昔,而日且就衰?
或者曰:嗜欲戕之也。则绝嗜欲,可以无死乎?
或者曰:劳动贼之也。则戒劳动,可以无死乎?
或者曰:思虑扰之也。则屏思虑,可以无死乎?
果能绝嗜欲,戒劳动,减思虑,免于疾病夭札则有之。其老而而死,犹然也。况乎四十以前,未尝无嗜欲、劳苦、思虑,然而日生日长。四十以后,虽无嗜欲、劳苦、思虑,然而日减日消,此其故何欤?
盖人之生也,顾夏虫而却笑,以为是物之生死,何其促也,而不知我实犹是耳。
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所谓定分者,元气也。
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之先。其成形之时,已有定数。譬如置薪于火,始然尚微,渐久则烈,薪力既尽,而火熄矣。
其有久暂之殊者,则薪之坚脆异质也。故终身无病者,待元气之自尽而死,此所谓终其天年者也。
至于疾病之人,若元气不伤,虽病甚不死,元气或伤虽病亦死,而其中又有辨焉。
有先伤元气而病者,此不可冶者也;有因病而伤元气者,此不可不预防者也。亦有因误冶而伤及元气者,亦有元气虽伤未甚,尚可保全之者,其等不一。
故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则百不失一矣。
至所谓元气者,何所寄耶?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旁,中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
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皆赖此也。
若夫有疾病而保全之法何如?盖元气虽自有所在,然实与脏腑相连属者也。寒热攻补不得其道,则实其实而虚其虚,必有一脏大受其害。
邪入于中,而精不能续,则元气无所附而伤矣。故人之一身,无处不宜谨护,而药不可轻试也。
若夫预防之道,惟上工能虑在病前,不使其势已横而莫救,使元气克全,则自能托邪于外。若邪盛为害,则乘元气未动,与之背城而一决,勿使后事生悔,此神而明之之术也
若欲与造化争权,而令天下之人终不死,则无是理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24 14: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18岁就死的人来谈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31 , Processed in 0.6045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