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回复: 0

240. 何为老子“三宝”?谁“能成器长”?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9 13: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40. 何为老子“三宝”?谁“能成器长”?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如何理解老子“三宝”,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老子言,我有三宝,抱持而保倚。‘一曰慈’,爱百姓若赤子。‘二曰俭’,赋敛若取之于己也。‘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执谦退,不为倡始也。‘慈故能勇’,以为仁,故能勇于忠孝也。‘俭故能广’,天子身能节俭,故民日用广矣。‘不敢为天下先’,不为天下首先。‘故能成器长’,成器长,谓得道人也。我能为道人之长也。”说“成器长”是得道之人。
王弼注:“夫慈,以陈则胜,以守则固,故能勇也。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也。唯后外其身,为物所归,然后乃能立成器为天下利,为物之长也。”他认为“成器长”是“为物之长”,也不好理解。看现代名人学者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我有三宝,一直持有并且保全。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能慈爱就能勇敢,能俭朴就能宽广,能不敢为天下先就能成为诸物之长。”(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99页。)说“成器长”是诸物之长。
南怀瑾说,“慈故能勇”,一个人真具备了仁慈,才有牺牲自我的勇气。“俭故能广”,因为能够简化,所以发挥起来更为广大。“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因为不想为天下先,凡事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能够成为“器”,成为一切事一切人的领导。(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301-302页。)
陈鼓应今译:“我有三种宝贝,持守而保全着。第一种叫做慈爱,第二种叫做俭啬,第三种叫做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慈爱所以能勇武;俭啬所以能厚广;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并注释:“器长:万物的首长。‘器’,物,指万物。”(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11页。)他翻译“成器长”是“成为万物的首长”,有点离谱。
刘笑敢引论:“总起来说,‘三宝’的‘慈’是对天下万物、百姓的根本态度和心理基础;‘俭’主要是对自己的约束,表现为内向的无为;‘不敢为天下先’是对外物的态度和原则,表现为外向的无为。‘三宝’是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能为’等原则的具体化表述。”(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58页。)他对“成器长”没阐明自己的观点。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一句容易翻译:我有三件宝贝,一直持有并精心地保护着:一是慈善,二是俭朴,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说的“三宝”不是金银财宝之类的难得之货,而是精神财富。老子对物质财富是不感兴趣的。《道德经》中三处提到“难得之货”,两处强调“不贵难得之货”,因为“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勾引别人做坏事。老子的“三宝”,其实就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慈”,即仁爱、和善。常用词有仁慈、慈母、慈善等。善,在《道德经》中出现了51次,可见“慈与善”的重要性。
“俭”,主要是俭朴的意思。俭是节省、简单,同“啬”——“治人事天莫若啬”;朴是朴素、纯洁、敦厚。朴在《道德经》中出现了8次,且有“敦朴、抱朴、自朴”关键词,亦可见“俭与朴”的重要性。
“不敢为天下先”,体现在谦虚、卑下、柔弱等方面,这更是《道德经》的重中之重。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为人低调,不与人争强好胜,谦虚谨慎,宁静致远。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一句不好翻译。问个为什么,不好解释。古今学者意见分歧较大。
“慈,故能勇”,好像有点矛盾:慈眉善目怎么能与勇敢、英勇、奋勇联系在一起呢?慈,形声字,本义是慈爱。勇,也是形声字,本义是果敢、胆大。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母亲对幼仔的保护是极其负责的,那就是慈母之心。游戏“老鹰捉小鸡”,在现实中是真实的。母鸡能打得过老鹰吗?肯定不能。为什么母鸡还要拚命地保护小鸡呢?那就是慈母之爱。
有一则手机上的视频:一只小梅花鹿不知危险从有鳄鱼的水塘游过,鳄鱼冒出水面游向小梅花鹿。母梅花鹿在岸上看见了,迅速地冲进水塘,非常淡定地挡住鳄鱼。最后,母梅花鹿牺牲了,而小梅花鹿得救了。这就是“慈与勇”的典型例子。
在军队里,将帅能“爱兵如子”,士兵就会不顾一切地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慈,也能鼓舞勇气。
“俭,故能广”。“俭”与“广”,字面上又是相对的,不好理解。多数学者的意思是善于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人,就能够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不断发展壮大,以致家庭兴旺,事业广阔,而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人是成不了事的。俭是节俭、节省、勤俭、俭朴的意思,引申为简单、简化、不复杂,能够简化,才能够纳得多,才能够广博。但,俭的本义是自我约束,不放纵。《说文》:“俭,约也。”孔子的弟子描述孔子的风度、性格及修养用了五个字: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温是温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俭是节制,让是谦让。俭还有谦逊、谦让、自谦的意思。“俭,故能广”也可以理解为,自谦的人就能容纳别人,广交天下朋友。广(廣),本义是宽大的房屋。在这里是广阔、发达的意思。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不与人争强好胜,礼贤下士,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而成为人民的领袖。虽然这样翻译,但何谓“成器长”?不好解释。我认为应该将“成器长”三个字拆开来,对应原文分析:
成,作动词,本义是完成、成就,成为的意思。
器,作名词,本义是器具,这里是尊敬、器重的意思。
长,读zhǎng,不读cháng,与长短无关。作名词首领、领袖、长官的意思。
“成器长”应为成、器、长,单字、单词、单音节词,不能组成“成器”或“器长”双音节词。“故能成器长”的意思是,所以能够成为受人尊重的领袖。
《礼记·学记》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不成器”指不能成为有用的物品,比喻不能成才,没有出息;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成器”比喻成为有用的人,但不是本章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17:49 , Processed in 0.1020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