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回复: 0

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7 08: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全章意译:最上等的善德就像水的德性一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没有争逐的意识,居处于众人嫌弃的位置,因此是最接近于道的德性。水的善德体现在:所处的位居处谦卑;心境谋虑深邃格局高远;与人相处富有同理心;知行合一,言出行,行必果;为政能够“处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具有充分的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通变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审时度势,顺应天道,以待机宜。正因为它的不争之德,所以才能没有祸患。
1水为何“几于道”
因为水:“善利万物”;“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呼应第2章德之总纲:“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故水“几于道”。


2圣人该怎么样做才可以“几于道”
要达到“几于道”,老子讲了7个方面的要求:
“居善地”:所处的位应居处谦卑,“处众人之所恶”;
“心善渊”:心境应格局高远,谋虑深邃,“善利万物”;
“与善仁”:与人交往能够有同理心,“不争”;
“言善信”:知行合一,言出行,行必果;
“正善治”:为政能够“处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
“事善能”:具有充分的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之或不盈”;
“动善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审时度势,顺应天道,以待机宜;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用之不勤”。


3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家首要的目标是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立于不败之地的本质即“无尤”,其秘诀即是“不争”。
“争”则生“尤”,故祸患无穷。
此“上善”与“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恶已”是否矛盾
此“上善”指道之“不争”之德;“天下皆知善之为善”的善是指与“恶”相对的概念,意指好的方面,如好人好事。就像以前提倡学雷锋,就是“天下皆知善之为善”,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五花八门的“摆拍”,甚至出现了很多小学生拿着自己的东西说是捡来的,就为了“拾金不昧”这个“善”。这种为了善而为之善的谎骗便是“斯恶已”。


本章用水作寓,进一步阐释如何才能“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揭示了道体的另一本质属性“不争”之德。阐释了水为何“几于道”?以及怎么样才可以“几于道”?同时也阐明了人世间的祸乱之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00:34 , Processed in 0.4527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