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回复: 1

网谈隐芝与修行法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0 14: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人一提“金华出世术”,多半马上想到其倡导者隐芝先生。我猜想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以为是一种迥异于其他仙术丹法的独特法门。偶经人提醒,一查《全唐诗》中吕祖诗《赠刘方处士》,篇首云:“六国愁看沉与浮,携琴长啸出神州。拟向烟霞煮白石,偶来城市见丹丘。受得金华出世术,期于紫府驾云游。年来摘得黄岩翠,琪树参差连地肺。”原来“金华出世术”一词出自这里。“受得金华出世术,期于紫府驾云游”,是非常工整的对仗,金华对紫府,出世对驾云。所以我推断,吕祖在诗中用“金华出世术”,其实就是笼统指历来列圣古仙口口相传的金丹大道,即修仙成真之道,只不过是出于文学修辞的需要,临时安上一个名称罢了。正所谓欲修仙者,正宗大道只一条,旁门邪径路三千。真正修仙成功者,虽然某些具体细节可能要因人而异,但所行之大路必定相同,并非吕祖修仙采用“金华出世术”,其他人修仙采用“XX出世术”、“XXXX术”……。
       另外,至于吕祖采用“金华”二字的缘由,应该也有出处,愚以为出自《周易参同契》,有以下几处:“故铅外黑,内怀金华”(《两窍户用章第七》);“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古记显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玉阳加黄芽。”(《还丹名义章第十五》);“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而至坚。金华先倡,有倾之间”(《性情交会章第二十四》)。(章名采用云阳道人朱元育《参同契阐幽》本。)
    张三丰祖师《玄要篇》有《美金华》二首,“金华”二字出处同上。可见“金华”之语,源远流长,以“金华”代指仙术,正如因《道德经》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后世以“玄门”代指道家。
    顺便说一句,《玄要篇》中《金丹诗二十四首》第二十二首:“《金碧》《参同》及《指玄》,《翠虚》性命与忠仙。《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贯五千。《入药镜》中推橐龠,《悟真篇》内究蹄筌。金丹切近叮咛语,总论前弦与后弦。”《天仙引》中也有:“讲玄牝《道德》仙经,穷戊己《悟真》圣典。论庚方生金所在,说兑位产药川源,分明直指于赤县。”可见三丰祖师对《悟真篇》甚为推崇。隐芝先生的很多说法甚有见地,但一味强调葛洪以前古仙之法为真,后世丹家修为甚低,更因《悟真篇》中有参禅之说,就贬低紫阳真人张伯端,愚以为不敢苟同。正路本一条,能修仙成功者,未必后世定不如古仙,当然没修成功,妄称尸解羽化之辈,另当别论。仙道流传到后世,多有融合三教之说,愚以为,只是在某些大理论上讲三教本一,而并不是主张三教自始至终所修所求完全相同。唐宋以下,祖师往往引儒说道,援禅证仙,并不是自我贬低,恰恰证明祖师的胸怀宽广,不存门户之见,且不排除因机说法,方便设教的可能。究其根本宗旨,仍不离超凡入圣、长生久视之道。禅宗如何,愚见识浅薄,不敢妄加评论,后世丹家修为深浅,愚乃一门外汉,更不敢轻言是非。但详读三丰祖师《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等,知祖师有白日飞升、阳神冲举之术,得肉身成圣、长生久视之效,绝非隔靴搔痒者所能臆见,是以深为叹服,知仙人长生之可致,老死衰朽之可逃。
       考据出处的目的在于拨开云雾,破除神秘,还原本真。以上是个人一点浅见,特就教于高明。
dongyong当年提及这首诗,说“吕仙有一首诗,我奉为圭臬,不知道友们是如何理解的?”但是这首诗并不是只有四句话,后面还有好多呢。也许dongyong的意思是指整首诗,而不是前面四句。dongyong说当年卖药人“乃以《地仙却老要记》一卷、并七言律诗一首授之。因学识有限,读之若堕云雾中。但一直将之奉若秘玩。”卖药人的诗被“奉若秘玩”,吕祖的诗被“奉为圭臬”,恰巧两首都是七言律诗,是否可能这首诗就是卖药人所赠之诗?买药人携带的举形道成经,地仙却老要记等书籍都是古代传下来,并非他自己创作,那么所赠七言律诗也有可能是传自古代。
“圭臬”,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dongyong将该诗作为自己修行的准则,依据。当他提及这首诗时,曾“感叹自己:知长生之可得而不能修,患流俗之臭鼠而不能委。”意思是否说该诗隐藏长生之法。在其所发最后一贴中说道“然昔日卖药人留律诗一首,直指金华出世术之核心。我知修行有据,道成其中矣。”吕洞宾是掌握了金华出世术的,所以他的诗句中隐藏了“金华出世术之核心”并不出奇。
捉得金精做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
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
白虎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
三亩丹田无种种,种时须藉赤龙耕。
曾将此种教人种,不解铅池道不生。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
传时须在乾坤力,便透三清入紫微。
不用梯媒向外求,还丹只在体中收。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饮酒须教一百杯,东浮西泛自梯媒。
日精自与月华合,有个明珠走上来。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
自有电雷声震动,一池金水向东流。
瓶子如金玉子黄,上升下降续神光。
三元一会经年净,这个天中日月长。
学道须教彻骨贫,囊中只有五三文。
有人问我修行法,遥指天边日月轮。
我自忘心神自悦,跨水穿云来相谒。
不问黄芽肘后方,妙道通微怎生说。
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
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天下都游半日功,不须跨凤与乘龙。
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趯倒葫芦掉却琴,倒行直上卧牛岑。
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吾家本住在天齐,零落白云锁石梯。
来往八千消半日,依前归路不曾迷。
莲峰道士高且洁,不下莲宫经岁月。
星辰夜礼玉簪寒,龙虎晓开金鼎热。
东山东畔忽相逢,握手丁宁语似钟。
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
朝泛苍梧暮却还,洞中日月我为天。
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
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
来往八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生生世世常如此,争似留神养自身。
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
神仙不肯分明说,迷了千千万万人。
不事王侯不种田,日高犹自抱琴眠。
起来旋点黄金买,不使人间作业钱。
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须求我自然真。
莫道幽人一事无,闲中尽有静工夫。
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
先生先生貌狞恶,拔剑当空气云错。
连喝三回急急去,欻然空里人头落。
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
人头携处非人在,何事高吟过五湖。
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传剑要收。
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劝君休。
庞眉斗竖恶精神,万里腾空一踊身。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金华出世术即金丹术!
阴符名为盗机;
老子名为得一;
参同名为覆冒阴阳之道;
钟吕名为敲爻;
悟真名为炼汞铅;
玄要名为擒龙捉虎;
隐芝名为捉金精;
异名同出,所说皆为金丹一术。
隐芝不推荐悟真,主要是说悟真与佛家的禅有某些参合。。。

隐芝看重葛洪《抱朴子内篇》,在葛洪的眼光中,《太清观天经》最为珍贵。《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曰:“太清神丹,其法出於元君(鸿钧之颂号)。元君者,老子之师也。太清观天经有九篇,云其上三篇不可教授,其中三篇世无足传,常沈之三泉之下,下三篇者,正是丹经上中下,凡三卷也。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天下众仙皆隶焉,犹自言亦本学道服丹之所致也。”“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服此而不仙,则古来无仙矣。”
    吕祖《赠刘方处士》曰:“受得金华出世术”、“咫尺玄关若要开,凭君自解黄金锁。”张三丰《美金华》云:“做的是壶中活计,戏的是海底金蟾”、“还要图金液九还”、“我把阴阳颠倒颠。”这两首诗、词正是对我道宗丹功中缩地开天、开玄立极及外金丹的隐喻,正如《道宗玉录》所言:若无玉钥开关锁,何肯灵机自运旋。
    何谓金丹?金者言其永劫不坏,丹者言其能养育身体和性命,言其有变化之妙。金丹一词是指修炼者通过人体炼养天地人三元后而产生的一种不同原有形质的金刚不坏之体。这个金刚不坏之体所显示的形象是金光灿烂,煌煌辉辉,九彩纷坛,形无可形,千变万化,散则是炁,聚则成形,微妙难识,名无可名,强谓之名,谓之曰道,言其形象,谓之曰金丹,丹光华放,谓之金华。《太乙金华宗旨·天心》曰:金华即金丹。
    由此可见,金华出世术实为内、外金丹的另一名称而已。从隐芝之文可看出,他虽阐述了金华出世术,但未得其真传,只得炼形驻世的小术。

卷859_1 《赠刘方处士》吕岩
六国愁看沉与浮,携琴长啸出神州。
拟向烟霞煮白石,偶来城市见丹丘。
受得金华出世术,期于紫府驾云游。
年来摘得黄岩翠,琪树参差连地肺。
露飘香陇玉苗滋,月上碧峰丹鹤唳。
洞天消息春正深,仙路往还俗难继。
忽因乘兴下白云,与君邂逅于尘世。
尘世相逢开口希,共论太古同流志。
瑶琴宝瑟与君弹,琼浆玉液劝我醉。
醉中亦话兴亡事,云道总无珪组累。
浮世短景倏成空,石火电光看即逝。
韶年淑质曾非固,花面玉颜还作土。
芳樽但继晓复昏,乐事不穷今与古。
何如识个玄玄道,道在杳冥须细考。
壶中一粒化奇物,物外千年功力奥。
但能制得水中华,水火翻成金丹灶。
丹就人间不久居,自有碧霄元命诰。
玄洲旸谷悉可居,地寿天龄永相保。
鸾车鹤驾逐云飞,迢迢瑶池应易到。
耳闻争战还倾覆,眼见妍华成枯槁。
唐家旧国尽荒芜,汉室诸陵空白草。
蜉蝣世界实足悲,槿花性命莫迟迟。
珠玑溢屋非为福,罗绮满箱徒自危。
志士戒贪昔所重,达人忘欲宁自期。
刘方刘方审听我,流光迅速如飞过。
阴淫果决用心除,尸鬼因循为汝祸。
八琼秘诀君自识,莫待铅空车又破。
破车坏铅须震惊,直遇伯阳应不可。
悠悠忧家复忧国,耗尽三田元宅火。
咫尺玄关若要开,凭君自解黄金锁。

美金华二首   张三丰
  金华朵朵鲜,无财难修炼。不敢对人言,各自糊盘算。访外护未遇高贤,把天机牢抱几年。聊试验,妙更玄,凭慧剑,采先天。今日方知,道在目前,才信金丹有正传。吹的是无孔之笛,弹的是无弦之弦。喜的是黄芽白雪,爱的是首经红铅。饮的是延命仙酒,服的是返魂灵丹。做的是壶中活计,戏的是海底金蟾。捉将日月炉中炼,夺得乾坤鼎内煎。这是我修行真诀,出家手段。恨当初,俺无钱,昼夜告天也可怜;到而今,时来运转,只待我行满功圆,撒手逍遥物外仙。
  金华玉蕊鲜,世人难分辩。长生须伏气,栽接要真铅。筑基炼己,采后天玉液还丹。纵得了住世延年,还要图金液九还。堪嗤大众学神仙,一个个尽都是盲修瞎炼,一程程谁晓得实究真参!天地里黄芽长遍,满乾坤白华开绽,总待他水尽金生月正圆。我这里手提宝剑挂南山,诛尽了七情六欲,恩爱牵缠,扫尽了万里浮云,一尘不染。唬的那五鬼三尸心胆寒。我把阴阳颠倒颠,用神机暗八合周天,戒身心防危虑险。轻轻的摇动地轴,慢慢的拨转天关,霹雳一声天外天。

自宋开始,唯有刘海蟾、希夷、火龙及三丰丹经可阅。但《张三丰全书》中,真正三丰所著仅十之一、二。

《太上老君开天经》、《虚无自然本起经》、《内观经》、《八十一化图说》、《珠宫玉历》、《存守三一真诀》、《变炁化精化神法》、《金丹五十六字复文》都是比较珍贵的丹经。

黄庭经云:琴心三叠舞胎仙,九炁映明出霄间。三丰留诀:一三三一颠倒颠,三三重迭上九天。《阴符经》曰:“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翻覆;三机合发,万变定基。”短短之几句将三元合炼之大旨阐述得明明白白。
真正的古仙之术!
今天看到《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至道道友整理的版本)的帖子,甚是赞同隐芝力斥伪气功、伪师邪师、乱引佛入道之言,但其所谓古仙之术及后世正统丹经的观点,实是不敢苟同,故引圣贤之语辩之。
隐芝云:在我眼光看来,张紫阳并未达到古仙之地步:一、其自称“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可见其传授到的仙术有限,乃是梦授;二、其道成后,竟然仍不知该传何人,导致三传非人,三遭天谴,背部溃烂。可见其仙术有极,肉身未能如古仙一样,化成灵质乃至“神器”,只是阳神已成,而古仙并不一定要出阳神。。。
隐芝说张紫阳真人之仙术乃是梦授,那真是成笑话了。
《悟真篇》后序云:伯端向己酉歲于成都遇師,授以丹法。
薛道光注《悟真篇》云:仙翁游成都,遇青城丈人,得金液还丹之妙道。
《悟真篇记》云:王冲熙先生学道,遇刘海蟾,得金丹之术。冲熙谓举世道人无能达此者,独张平叔知之。故后人认为张紫阳真人所遇青城丈人,为刘海蟾。
但“夢謁西華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簡易無多語,只是教人煉汞鉛”之意, 一是暗喻师承,因吕祖、陈抟皆有《指玄篇》传世,故紫阳真人师傅亦有可能是陈抟一系;二是喻言简易之炼铅汞丹法而已。如《翠虚篇》之《紫庭经》:绛宫天子统乾乾,乾乾飞上九华天。天中妙有无极宫,宫中万卷指玄篇。篇中皆露金丹旨,千句万句曾一言。教人只有寻汞铅,二物采入鼎中煎。又如《真人高象先金丹歌》序:虽朝上帝,问道西华,率皆寓言。其排邪斥伪,矫正归真,真一之道也。
张紫阳真人“三傳非人,三遭禍患”是因为“求學者湊然而來,觀其意勤,心不忍拒,乃擇而授之。然所授者,皆非有巨勢強力能持危拯溺、慷慨特達、能仁明道之士。初再罹禍患,心猶未知,竟至於三,乃省前過。故知大丹之法至簡至易,雖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則立超聖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許輕傳於 非其 人也。而伯端不遵師語,屢泄天機,以其有身,故每膺譴患,此天之深戒如此之神且速”。
隐芝云:盖金华出世术,乃肉体成圣之道,故后世丹经的修炼层次无法说明我如今之炼养阶段,故勉强描述如下:金筋玉骨,炼养筑灵质之躯;碧眼方瞳,服饵造长生妙境。金花玉药,烹成阳酥仙膏;醍醐甘露,炼成奇异之香。虽未了以大成,然昔日卖药人留律诗一首,直指金华出世术之核心。我知修行有据,道成其中矣。
不知道隐芝是不屑看抑或不细看后世丹经:
《修仙辨惑论》陈泥丸云:初修丹时,神清气爽,身心和畅,宿疾普消,更无梦昧,百日不食,饮酒不醉,到此地位,赤血换为白血,阴气炼成阳气,身如火热,行步如飞,口中可以干汞,吹气可以炙内,对境无心,如如不动,役使鬼神,呼召雷雨,耳闻九天,目视万里,遍体纯阳,金筋玉骨,阳神现形,出入自然,此乃长生不死之道毕矣。
《翠虚篇》之《罗浮翠虚吟》:辛苦都来只十月,渐渐采取渐凝结,而今通身是白血,已觉四肢无寒热。
又云:言语不通非眷属,工夫不到不方圆,我昔工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有一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翻思尘世学道者,三年九载空迁延。
《翠虚篇》之《紫庭经》:翻来复去成一钱,遍体玉润而金坚。赤血换兮白血流,金光满室森森然。
一池秋水浸明月,一朵金花如红莲。此时身中神气全,不须求道复参禅。
又云:丹田亦能生紫兰,黄庭又以生红粘。红粘一食永不饥,紫芝一服常童颜。
满身混如白乳花,金筋玉骨老不皆。功成行满鹤来至,一举便要登云端。
《翠虚篇》之《金丹诗一百首》被后人认为是白玉蟾之作,云:精神冥合气归时,骨肉融和都不知。关节自开通畅也,形容光泽似婴儿。
又云:太乙玄珠金液丹,还元返本驻童颜。
又云:透体金光骨髓香,金筋玉骨尽纯阳。炼教赤血流为白,阴气消磨身自康。
一旦工夫尽至诚,凝神聚气固真精,颜容如玉无饥渴,方显金丹片饷成。
张紫阳世寿99岁,石泰世寿137岁,薛道光世寿114岁,白玉蟾据考证生于1134年,那“不知所踪时”应为96岁。
隐芝云:后世将《悟真篇》奉若珍宝,诸君是否注意到,张紫阳对佛门禅宗推崇备至,甚至凌驾于仙道之上,导致肉体坐化后出现“舍利耀千姿”的现象,被清朝皇帝封为“禅仙”。然而,南宗五祖白玉蟾把禅宗贬低得一无是处,对劝导他修禅宗的禅师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相当于间接地给了张紫阳一记响亮的耳光!
隐芝自认得吕祖金华出世术,其自引言“故吕仙曾预言:“请师开说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而隐芝又反对禅宗,反对三教一同,实和吕祖之说不符。
刘海蟾云:“真个佛法便是道,一个孩儿两个抱
《悟真篇》序云:故老釋以性命學開方便門,教人修種,以逃生死。釋氏以空寂為宗,若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如其習漏未盡,則尚徇於有生。老氏以煉養為真,若得其要樞,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滯於幻形。其次,《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辭,魯語有毋意必固我之說,此又仲尼極臻乎性命之奧也。然其言之常略,而不至於詳者,何也?蓋欲序正人倫,施仁義禮樂之教。故于無為之道,未嘗顯言。但以命術寓諸《易》象,性法混諸微言耳。至於《莊子》推窮物累逍遙之性,《孟子》善養浩然之氣,皆切幾之。  
迨夫漢魏伯陽引《易》道交姤之體,作《參同契》以明大丹之作用,唐忠國師於語錄首敘老莊言,以顯至道之本末,如此 ,豈非教雖分三,道乃歸一 ? 奈何後世黃緇之流,各自專門,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沒邪歧,不能混一而同歸矣!
《悟真篇》后序云:原其道本無名,聖人強名;道本無言,聖人強言耳。然則名言若寂,則時流無以識其體而歸其真。是以聖人設教立言以顯其道,故道因言而後顯,言因道而返忘。奈何此道至妙至微,世人根性迷鈍,執其有身而惡死悅生,故卒難了悟。黃老悲其貪著,乃以修生之術,順其所欲,漸次導之。以修生之要在金丹,金丹之要在乎神水華池,故《道德》、《陰符》之教得以盛行於世矣,蓋人悅其生也。然其言隱而理奧,學者雖諷誦其文,皆莫曉其意,若不遇至人授之口訣,縱揣量百種,終莫能著其功而成其事,豈非學者紛如牛毛,而達者乃如麟角耶!  
《复命篇》云:理性之士,如其習漏未盡,則尚循於生死。至於坐脫立亡,投胎奪舍,未見一朝而長往。嘗思孔子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老氏之升騰飛舉。由是知聖人之意,不可一途而取之。
张三丰云: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白玉蟾云:尝闻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道之大,不可得而形容,若形容此道,则空寂虚无,妙湛渊默也;心之广,不可得而比喻,若比喻此心,则清静灵明、冲和温粹也。会万化而归一道,则天下皆自化而万物皆自如也;会百为而归一心,则圣人自无为而百为自无著也。推此心而与道合,此心即道也;体此道而与心会,此道即心也。道融于心,心融于道也。心外无别道,道外无别物也。
《翠虚篇》之《金丹诗一百首》:莫向肾中求造化,却须心里觅先天。
白玉蟾再传弟子李道存更是援禅入道,不再详言。
北宋著名道士刘希岳《朗然子进道诗》自序:余未免混迹玄门,栖心冠褐。外丹达恍惚杳冥之旨,内气明泝流胎息之源。功勤未及于旬年,人惊不老,寿算已逾于五纪,自觉如斯。有此灵通,故难缄默,谨吟三十首,号朗然子诗。呈同道,望回心,圣意非遥,人自疑惑。时宋端拱戊子岁(公元988年)季冬,住洛邑通玄观内偶兴述之。朗然子书。
刘希岳云:“夹脊双关至顶门,修行径路此为根。华池玉液频频咽,紫府元君遣上奔。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一朝得到长生地,须感当初指教人。”
《翠虚篇》之《金丹诗》亦云:子时气到尾闾关,夹脊河车透顶门。一颗水晶入炉内,赤龙含汞上泥丸。
刘希岳云:“身中每运无穷药鼎内常烧续命丹”,“摄养不教气散,修行常遣谷神存,”“炼药岂辞千日苦,运精常遣四肢通,”“外药己知消息火,内丹常运泝流津”“强强烧丹终九转,勤勤运气彻三清”。
刘希岳云:“饥餐舌下津还饱,寒发丹田火便温”, “泝流直上至泥丸,关节才通便驻颜”,“发因运气苍还黑,脸为存精皱复舒”,“存得元气无老耄,去除情欲似婴儿”,“存得阳精终济老,烧成金质定冲虚”,“欹枕任从春日永,运精不遣鬓毛衰”,“出世只消餐一粒,蓬瀛崑岛尽知音”。
南宋毛日新《了明篇》序云:蓋以道本無名,人因寓物強名甚多,論其妙道之實,卓然惟一,難測難遇,非言可盡。玆由天幸,因遇宋先生於雲之問,專記先生云:吾遇鍾呂傳授口訣,運歸根復命之功,行補腦還精之道,二物烹煎而成大藥,刀圭服了陰盡陽全,三田气足身外見身,功成行滿脫殼昇仙。先生又云:天機非遠,只在目前。若能堅心固守,斷絕疑惑,道無不成。仍出所著歌詞與和朗然子詩三十首,言近而指遠,句清而道備,余敬而拜授。遂編成一集,名曰《 了明篇》。 
了明篇云:
乙酉年,四月中,白日再遇鍾離公。
口訣親傳玄妙道,三千日夜積成功。
鎖金關,無漏泄,開透雙關行日月。
含光默默返泥丸,神氣相隨朝帝闕
道不遠,在泥丸,休信閑人亂語言。
看盡仙經千萬卷,分明只說汞和鉛。
休斷絕,要勤行,運滿三田功自成。
隐芝推崇金华出世术,认为是古仙肉身成圣之法。其云:吕仙亦言:“金华出世术乃真仙大成之法,密藏天地不测之机,诚为三清隐秘之事,往往万劫密传”并云:“其实,被后世认为早已失传的古道经中,《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的地位,在古仙的眼光中,远远高于《道德经》《黄庭经》《参同契》,被密为玄都宝藏!尊为万世龟镜”!隐芝先生自云:曾到北京遍卜索各类丹经,未尝见《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
实际上反而是《金莲正宗记》云:钟离权又撰《真仙传道集》,洎灵宝毕法,授于吕公,言天地造化、阳阴交泰、内丹养命之道,秘于玄都宝藏,以为万世龟镜。此后,复历庐山登三级红楼,冉冉升空矣,乃五月二十日。
隐芝自言:我对后世丹经只是有所涉猎,并未深入其中。君问我后世丹经,但我不谙此道,未得此种口诀,岂非问道于盲乎?呵呵,即然这样,不知隐芝有何资格竭力贬低后世的正统丹经?只是依据所谓《地仙却老要记》一卷、并七言律诗一首,“我读古仙经及各种古籍十余载,虽未得古仙真传——金华出世术,但偶得炼形驻世的小术,行之数载,出现养生效验”就可以?
所谓古道经《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等既已失传,隐芝先生推荐《参同契》和《黄庭经》。
但《参同契》亦只是:含精養神,通德三光,津液腠理,筋骨致堅,眾邪辟除,正炁長存,積累長久,變形而仙。
內以養己,安靜虛無。宣耀精神。神化流通。近在我心,不離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長存
黃中漸通理,潤澤達肌膚。
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薰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發白皆變黑,齒落生舊所。老翁複丁壯,耆嫗成姹女。改形免世厄,號之曰真人。
而《黄庭经》之意亦只是“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罢了。
隐芝云:吕仙有一首诗,我奉为圭臬,知长生之可得。
捉得金精做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但隐芝却不屑看:
《还源篇》:云吕承钟口诀,葛授郑心传。总没闲言语,都来只汞铅
吕祖: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之外更无真。
刘海蟾弟子马自然云:莫非身外悟,息念合精神,元神若不散,至寶自長生。
刘海蟾弟子王庭扬云:若未逢师且看诗,诗中藏诀好修恃。虽然不到蓬莱路,也说人间死较迟。
又云:五行四象坎并离,诗诀分明说与伊
又云:世人要見長生藥,只透心灰是大還。脫黃著紫因何得,只為河車轉數深。鼎爐火候密推排,煉得純純氣上來,地戶閑時骨髓實,天門積漸自然開。
薛道光云:些小天机论气精,吕公曾道别无真,神仙不肯分明说,说却笑杀世上人。
薛道光云:古仙同一術,妙絕大幽深。用意尋庚甲。專心事丙壬。擒歸鳥與兔,捉取水和金,辨得東西物,修成不二心。
所以,后世正统丹道,即为隐芝所不屑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丹道,反而是真正的古仙之术。
所以隐芝当年“虽未得古仙真传——金华出世术,但偶得炼形驻世的小术,行之数载 ,出现养生效验”, 其所谓的古仙之术,对张紫阳真人的污蔑之语,对后世正统丹经的不屑之言,只是呓语而已。


修行

自九二年起类似的修行文章就在频繁出现。真真假假 引起众多争论的同时也在平添惨剧。此类网上文章从未得到过修行道统正面明面的任何承认。真文有。但普通人只能去真存伪。


这是现在网上的图片。以上的图片内容真真假假。图片上的人物是存在的。但是其真实经历真实年龄是存疑的。
这张图片下面被我截了一段里面有微信咨询电话联系。
类似你通过你认为的机缘进入了一个修行之地 或许一上来不会谈什么金银俗物,但看过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领会过中国古修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同你讲,有位外出真修属意于你,但其师门正在遭难。需要你用世俗手段,如比特币之类的账户进行汇款。过后,引你来进修真门,走超凡路。其后大多都是顺其自然。
现代有一段时间,确实有一些真修走出国门。我也不知道原因,但是我也不会去进行探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大多数人看到一些真正修行上的内容但其自身没办法去进行悟养。那么你就是一个普通人,而普通人出现问题一定是在普通人的范围内寻找解决办法。
善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5-2-8 1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06 , Processed in 1.232725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