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回复: 0

我读《道德经》第58章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5 10: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祸相依,我非常欣赏这样的一句话。其前还可以铺垫一句,十年树木。有人说,一生一定要长成参天大树。那么,还有人说,那肯定是一棵无用之树。倘若有用,又怎能一直长成参天之树而不被早早砍伐使用?谁会去等?这么说,那些长成的参天大树都只能是被用来做牌面使的。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民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政府不算计,百姓就淳朴;政府严酷,百姓就狡狤。灾祸啊,幸福侧倚于灾祸;幸福啊,灾祸正伏于幸福。谁知道福祸(变化)的极端呢?福祸难道没有一个准(中正)吗?正转为歪(不正),善转为恶。百姓迷惑的时日已经非常久了。所以,统治者(应该)处事外圆内方,为人有理有节,行事中规中矩,做人韬光养晦。
理解——
第一层意思,老子连用了“其政,其民”句式。注意,这里的语言顺序不能颠倒,是政府怎么样,百姓才怎么样的。所以,这里老子说统治者起主导的,把一干责任顶在领导者头上。领导别甩锅。
“闷闷”,愚昧状,而“淳淳”,敦厚的样子。《道德经》第20章有“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张绍《冲佑观》诗曰:“皇风荡荡,黔首淳淳”,这明显是在拍马屁。我觉得,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中的解释最为筋道,“此翁过去生中乃一村叟,其人淳淳闷闷,无计较心;悠悠忽忽,无得失心。”所谓“闷闷淳淳”,均从“无计较心”或不鸡贼出发,则上上下下契合。只有统治者不鸡贼,则老百姓亦不鸡贼。
“察察”,明辨的意思,起初也有清白干净的意思。前文提及,老子也说过,“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平行过来,“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的指示极为准点了,俗人政府而已。“缺缺”,是稀薄诈伪,老百姓作“缺缺”状,就表现为统治者眼中的“刁民”面貌。然而,始作俑者?
下面一句是千古名句了,老子概括一种关于统治者与民众的辩证关系,“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般地,许多的人读到这句话,都是立刻把自己本身代入进去,并局限于个人的福祸两极生化。实际上,老子说这句话的原意,是在说政治,说国家稳定与老百姓之间的骨肉联系。更准确地说,应该正确理解为“覆舟水是苍生泪”。
第二层意思,是在深化解释这一名句。“福祸”恰如“无有”,一物两极。所以老子说,“孰知”(这里选“岂知、未知、哪曾想、未曾料到、不曾想到”中的哪一个?),怎么知道“福祸”之极,难道它没有“正”吗?正就是不歪(不不正)。《左传/隐公十年》中的“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这个“正”就是指公正、正直、中正。后来《说文》解释的“正,是也”也是指的这一涵义。
《道德经》经常提及“正”,罗列如下,比如第37章,“天下将自正”;第39章,“以为天下正”;第45章,“清静为天下正”;第57章,“以正治国”,“而民自正”;第78章,“正言若反”。可以看出,老子谈“正”,基本上是从“天下”入手的,谈的是大“正”。
然而,正因为“福祸”两极,所以,福祸相互转化。所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即正转化为歪,善转化为恶。这是不稀奇的事情,而且也是必然的。太阳能一直悬在头顶吗?“正”可以转为诡异不正,不好不顺遂。“奇”的意思,可能是奇特奇异,或不周正,或不正/歪。王充《论衡》中也谈,“善恶同实,善祥出,国必兴;恶祥见,朝必亡。谓恶异可以善行除,是谓善瑞可以恶政灭也。”接着,老子陈述这种状况,说老百姓陷入这种迷惑状态,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有些年头了。只是,老子的屁股也是坐在那一侧的,毕竟他也是吃着那碗饭。
接着,第三层意思,老子发表看法,要求统治者在四个点上做到位。这四个点分别是“方、廉、直、光”等。而且,老子针对这四个点还有基本要求,即“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实际上,老子也觉得做起来不容易。然而,为什么还总是前赴后继呢?
“方而不割”大致相当于“内方外圆”,说一个人处事“外圆内方”,是说这个人有原则,却又灵活不呆板,才不开罪人。针对统治者,仍然是说要立规矩,但执行过程不能太过于明察秋毫。这似乎又在说“有法律,还要有温度”的意思,所谓有温度的法律,或法律的终极指向。
“廉”是指堂屋的间隔区,或堂屋的侧边,暗喻“棱角”;“刿”则指割伤或刺伤。“廉而不刿”即解决问题时,有理有节,不伤人,“不争”寸土、锱铢,说明为人宽厚,仁义。所以,戴圣在《礼记/聘义》解释“廉而不刿,义也。”
《荀子/劝学》有“木直中绳”;《左传/襄公七年》有“正直为正,正曲为直。”所谓“直”,即不弯曲的意思;“肆”则指任意作为,不加约束等。“直而不肆”,即做事,直截了当但不放肆。能放肆而不放肆,能为所欲为而不为所欲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能够加以约束,对谁都不容易,对权力尤其难。
最后一点,“光而不耀。”我觉得,最恰当的好比“锦衣夜行”。在人群中,做到了“鹤立鸡群”,坐上了C位,明明已经光芒万丈了。如何不晃了别人的眼?这一点很好理解,但做起来很难。就像刘邦那个烂仔回乡一样,他做不到“光而不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00:48 , Processed in 0.1297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