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回复: 0

《道德经》第四章道盅

[复制链接]

1

主题

5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3-1-1 15: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盅"这个字上面是中,下面是器皿的皿,在古代就是一种中空的容器。所以第一句的意思就是道就像一个中空的器皿,但他又跟普通的器皿不太一样,因为一个容器再大也会能装满,但是道不一样,因为他生生不息,永远不会满。既然不会满,用盅来比喻也不太准确,下面一句就又说,又像深不见底的水潭,它是万物的老祖宗,其实这里还是描述道的本体。所说的仍然是我们在道德经的解说系列中说的是一回事。如果通读完一遍就会发现其实《道德经》一直都是在翻来覆去的讲“道”。就像是一个老头坐在火炉旁,絮絮叨叨地在给大家讲的体悟,他知道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直接讲很难懂,所以他老人家就不断地用身边这些耳熟能详的东西打比方做类比,想让我们更好理解。
了解过西方哲学的人,可能会觉得老子这种打比方的方式比较low。看西方的哲学家们,像什么康德,黑格尔那是从来不说人话。他们的话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读就完全不明所以。这时咱们就会心里就会想“我草,一句都看不懂,好牛逼呀!”。其实西方哲学一直沉浸在这样一种思辩的系统之中,到了近代从笛卡尔,斯兵诺莎,康德再到黑格尔这些家伙都是执着于形式逻辑,热衷演绎法。所以先假设一些公理,比如物自体,此在等奇怪的概念,然后再试图以此为基础从万物之中推出其根源,以为万物的根源跟结果是类似的,但事实上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不可能从中推出根源。而且演绎法有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如果这个假设的前提本身就是错的,那就是浮沙筑高台,后面再怎么演绎都是扯淡。所以其实我反倒觉得,这种打比方的方式更好理解一些,反正语言的最小单位就是概念,它本来就是模糊的没法精确描述,那还不如就简单一点,打打比方,讲讲寓言这样至少更生动,好理解。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字面的上的意思是说“道”打磨掉了万物的棱角,解开了万物的纷乱,调和万物的光芒,把所有的一切事物统一起来。但是这句话其实在第五十六章的时候又出现了一遍 "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如果只出现了一次可能还不太好理解,但是和五十六章连起来一同解读,我们就意识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要引导我们去悟道。觉悟的过程就是意识的化繁为简,不断升维的过程,它是一趟寻根之旅。我们这里就提前剧透一下,借用第五十六章来解读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兑”就是嘴巴,"门"就是眼耳口鼻。所以这里是说闭上嘴,别说话,把感官都关上,让意识开始流动。高手都是沉默寡言一眼看穿本质的,就像电影《教父》里的那句台词一样,“那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老子为什么专门讲闭上嘴呢,因为人的嘴巴很神奇,我们每次说话其实都是在教育自己,加深自己的逻辑。很多事,本来自己不信的,结果说着说着连自己都信了。觉悟是自己的事,跟别人无关,我们很多人都搞错了,到处找高手请教,花钱跟人聊天,就算是聊个几天几夜,其实都是在自说自话。所以古代的圣人是“相遇而不言,目击而道存矣。”
“锐”和“纷”其实是在讲人意识的特征。我们一旦起心动念就必然有一个主观点,这就是锐。通常我们都是先有了观点,然后再去找各种各样的子论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自己是基于事实分析得出的客观的、没有偏颇的观点。觉得自己的观点就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用来证明自己正确的这些子个观点就是“纷”。“挫其锐,解其纷”就是把自己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就提出自认为无比正确的观点的想法给挫没了。消解掉引经据典,颠倒黑白,打嘴炮,胡咧咧的臭毛病,清空杂念。这样一来就能悟道,意识就会提升维度。“和其光,同其尘。”放在 “挫其锐,解其纷”后面是因为,如果能做到“挫其锐,解其纷”那就能够开始悟道了,在天道面前,人和万物一样的脆弱和渺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觉悟越高就越会意识到自己就像是尘埃一样。这时候就会温和,就会谦卑,认识到自己的平凡,融入世界万物,和谐而又统一。这跟老子强调的“复归于婴”差不多的意思,这里的婴儿是心灵经过历练而达成的婴儿般的率性纯真,和婴儿自然带有的纯真并不相同。就像是大智若“愚”和真的“愚”也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15 , Processed in 0.6089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