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回复: 0

《道德经》:让人心向往之,却容易敬而远之的一部典籍 ...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1 12: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两天耐心研读了《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尽力去领会“道”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解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天趁热打铁,接着研读第二章“美之为美”。
先来读读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icon,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读后第一感觉是这段话前易后难,先结合前半部分的翻译,来做个解读: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什么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应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道理。”
文中的“恶”就是我们今天的“丑”,“不善”就是我们说的“恶”,前半部分是说美与丑、善与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音和声、前和后这些概念都是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和规律。


后半部分觉着不容易一下子理解,那就一句一句来解读。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圣明之人因为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所以才“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通俗点说也就是顺应规律、顺其自然来应对处理世事,不用言辞说教去教化百姓。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全章就最后这几句有点玄乎,像绕口令,又像文字游戏,读下来直让人犯迷糊,下面试着做个接地气的解读:
圣人是让万事万物自然而然地产生、发展(作:兴起,产生),而不是刻意去让万物萌生,他顺应自然让万物萌生却不去占为私有,他有所为(即“顺应规律”)但不倚仗这些作为,他使得万事万物很好地产生和发展,却不去居功,正因为不居功,他的功劳才不会失去。
说白了,也就是说圣明之人做事就像天地让万物自然萌发生长一样,是顺其自然,顺应时势,助推事物发展,没有刻意的目的,不怀个人私心,不居功自傲,功成而身退,正因为这样,才留下了功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29 , Processed in 0.2272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