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回复: 0

庄子谈“道”——《大宗师》学记4

[复制链接]

3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1-1 10: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为柳智宇老师近期讲座的文字稿。
【原文】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大块”就是天地。天地用形体来承载我,用生活让我劳累,用老让我休息,用死让我彻底安息。所以能够善待生命的人,也能够善待死亡。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有的人把舟藏在山谷里,把山藏在大泽里,好像是很坚固。而夜深人静时,造化的大力士把舟或者把整个山都给背跑了,他却不知道。比如来个地震,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总希望有一种安全感,什么东西都要有一种保证。把船藏在山谷里面,把山藏在沼泽里面,好像很坚固,但是我们不知道世事本来就是无常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保持那么久。
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
这个讲的很有意思,是说把小的托付给大的,本来是想获得一种保障,获得一种安全感,但这个仍然可能会丢。如果你把天下托付给天下,天下本来就在那里,只要你能够顺其自然地去接纳,内心就不会感到有这种亡失的感觉了,这是万物的真实情景。
所以,真正获得安全的办法,是接纳,是训练内心的灵活性,而不是求得外在的某种安全。
【原文】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
这段又是一个衍文,我们忽略不讲。
【原文】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而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
所以圣人要游心于不会亡失的境地而与大道共存。
所谓“不会亡失”,并不是指它真的就一直在那里,而是指我们的内心足够开阔,已经没有了亡失的概念,能够接纳一切。”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而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讲的是一个有修行的人,大家都会去效仿他。“而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这句话讲的是道,是说像这样一个修道的人,我们都会去效仿他,更何况是道本身。
在《大宗师》这篇里面,可以看出是有一种宗教情怀的。这种宗教行为的对象不是某个神,而是道,是终极的真理。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庄子对于终极真理、对于天命、对于道,他是很有一种情感的。
【原文】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道是真实有信验的,但是它没有作为,也没有形象。
前面讲的是真人的问题,后面这一段开始讲道到问题。
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道)可以传递,但不可以作为一个实体、或者作为一个实在的东西去接受;可以证得,但是它是没有形状可见的。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自古以来(道)就是这个样子,或者说真理古来就如此。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它能够让鬼神成为鬼神。一切有德行的人,都因为有了道而成就他们自己。天地也因为道而成其为天地。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道家对于道的理解,有一种实体化的倾向,跟佛教讲的空、道是不同的。
佛教里面讲的空,就是一种真理,真理是不可以实体化的。它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或者是一种看事物的角度。
而道家对于道有一种实体化的倾向,明明讲道“无为无形”,但是又能“生天生地”,我们不太清楚这种表述到底是一种文学上或者宗教上的形象化描述,还是真的认为道是有实体的。
如果认为道是有实体的,那它和佛教的对于终极信仰对象的观念是不太一样的。佛教认为这个终极的部分是无实体的,它本身也是空的。
我们姑且认为这里是一种形象化的文学描述和宗教情怀。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太极”是指天地没有形成以前,阴阳未分的那股元气,在这个地方指的是天。 “六极”是指东南西北上下六合,指代的是整个宇宙。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天之上而不为高,在整个宇宙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先天地存在却不算久,长于上古却不算老。
【原文】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这段疑似是后人添加的,讲的一些圣贤或者各种各样的神灵,得道之后,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个我们就不多说了,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古代神话在里面。
前面讲了三个问题,第一个讲的什么是真人的问题,第二个讲了生死的问题,第三个讲了道的问题。下面就开始讲如何修道,修道的次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15 , Processed in 0.6199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