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回复: 0

经世致用《道德经》第80章悟读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2-12-31 20: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道德经,去发掘老子智慧,新千年要解决全球的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不公,民族矛盾,地缘冲突,人口过多,气候变化,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因为以前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互相掠夺的时代,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过多的欲望,所以老子的思想可以解决的是整个人类的问题,所以学习道德经就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维度度来看世界。
道德经第80章-小国寡民
在这个社会里,有甘甜美味的食物可供食用,有华美舒适额衣服可供穿戴,有安适的住所可供居住,有令人愉悦的风俗可供享受。在一般人看来,这些都是极其简单的生活需要,而老子曾说过,真正的富足就是知道满足,所以这种简单生活需求可以使人类生命的价值得提高升华。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朗读道德经的第80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向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章的意思就是说
国家小,人民少,有众多的器物用不着,使人民重视生命而不向远方迁徙。虽有船舶和车辆,没有地方可以去用,虽有铠甲士兵,却没有地方陈列使用。使人民回归到远靠绳记事就能处理日常事物的简单生活。吃的香甜,穿的漂亮,居住安适,习俗和乐。邻国之间互相望的见,鸡犬的叫声互相听的见,人民安乐自处,知道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其实道德经的每一章内容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在深思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有一定的感悟和启发,那么这一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本章老子用淡然的笔墨,描绘了小国寡民的生活情景,这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回归到原始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哪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人民单纯而质朴,过着理想化平淡安宁的生活。
小国寡民可以避免因获取丰富的物质而扰乱社会秩序,可使人安于简朴,不为奢侈过度的欲望诱惑,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无欲无求,知足常乐,住在哪里不重要,能遮风挡雨就行,吃的什么不重要,能填饱肚子就行,穿什么不重要,能御寒就行。无论生活给我们的是琼浆还是苦酒,都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个快乐的人。
如果没有豁达开朗的平常心,就会被物欲横流的时代所诱惑,在欲望的驱使下失去平衡心,失去做人的原则而伤害自己。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有人为了寻找幸福孜孜苦求徒添烦恼,其实之需要拥有一颗知足之心,看淡得失。知足常乐是一种处事态度,是一种释然的情怀,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仅为升斗。人们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生时拥有的再多,死时也带不走。
老子有远见卓识,在两千五百年前就看到了我们的今天,不停的折腾导致生存环境极大恶化,老子告诉我们按照小农经济发展,生活自给自足不需要社会交际,以避免私欲之心和消极情绪。人们之间各干各的事,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貌似不现实,但是从生活角度来看,平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把生活过的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用平静之心面对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幸福的生活状态。所以他提出最终人类还是要回到上古时期的小农时代,经济上可以自给自足,无需大型运输工具,不需要消耗动力能源,对自然的破坏降低到最小,人民恢复淳朴简单生活,这是老子心中理想的社会。
传播老子道德经智慧,我是洛阳雅道生活馆的方垣瑾,感谢聆听,也感谢我们自己给自己成长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23 , Processed in 0.2043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