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回复: 1

院士论道: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与计算机战略发展研讨会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1 18: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次论坛邀请了李国杰、陈左宁、高文、赵沁平、陈纯、郑纬民等多位院士专家,采用专家报告和圆桌讨论的形式,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与计算机战略发展开展深入研讨,将于8月6日在苏州CCF CCB举行。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摇篮,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促进知识创新工程”;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宏伟战略。时至今日,世界发达国家均推行举国科技创新战略,在脑计划、计算机技术、生物科技、能源技术等各方面实施科技规划,在关键技术领域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创新实践。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尤其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迎来新的挑战。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操作系统、体系结构、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各方面面临自主可控、原始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本次论坛邀请了李国杰、陈左宁、高文、赵沁平、陈纯、郑纬民等多位院士专家,采用专家报告和圆桌讨论的形式,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与计算机战略发展开展深入研讨。

时间:2022年8月6日14:00—17:00
地点:CCF CCB(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二层报告厅
江苏省苏州市相融路600号

时  间报告题目讲  者
14:00-14:35新一代人工智能安全与自主可控发展战略研究陈左宁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4:35-15:10推动我国科技文化从跟踪追赶型向创新领跑型过渡赵沁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10-15:45时序动态图实时计算及智能决策陈纯浙江大学
15:45-16:00茶歇
16:00-17:00圆桌讨论李国杰、陈左宁、高文、赵沁平、陈纯、郑纬民

论坛主席:(待定)

报告嘉宾


陈左宁院士

报告题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安全与自主可控发展战略研究

陈左宁,研究方向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CCF会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长期致力于国产自主可控计算机系统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的研发,参加主持设计多台国产超级计算机,其性能技术指标数次列世界第一;创新研发了基于国产CPU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兼容主流标准的全套系统软件;主持以新一代云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多项国家和部门重大科研项目,并在关键领域得到应用;领衔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信息领域重大战略咨询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沁平院士

报告题目:推动我国科技文化从跟踪追赶型向创新领跑型过渡

赵沁平,CCF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理事长。作为我国虚拟现实领域的一位开拓者,坚持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基于分布式虚拟现实应用支撑环境;主持研制了分布交互仿真应用程序开发与运行平台和我国第一个实时三维图形平台;基于上述成果组织开发了若干有影响力的虚拟现实应用系统。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9项。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纯院士

报告题目:时序动态图实时计算及智能决策

陈纯,CCF会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并致力于将高水平的研究与产业应用相结合,主持研制完成多个工程系统,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

圆桌嘉宾


李国杰院士

李国杰, CCF会士、CCF名誉理事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发表科学论文150多篇,出版了《创新求实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报告》、《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等文集和战略咨询报告。长期从事国家863计划高技术研究,两次担任国家“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并行计算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和曙光2000/ 3000超级服务器,为发展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次二等奖。领导计算所研制成功龙芯CPU。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曾被选为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党代表。


高文院士

高文,CCF会士、CCF前理事长,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智能计算机接口技术研究,在高效视频编解码算法与标准化、跨媒体检索、图像与视频分析、人脸识别、手语识别、多模态人机交互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多次得到国家科技奖励,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2002、2003、2005、2012)等。2008年他因在视频编码方面的技术贡献,当选IEEE Fellow;2010年因“音视频编解码理论、标准及应用的突出成就”被授予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2013年因“对视频技术的贡献,以及对在中国发展计算技术的领导力”而当选ACM Fellow。他曾是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担任第四届、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议组成员、计算机学报主编、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等。


郑纬民院士

郑纬民,CCF会士、CCF前理事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82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进修学习。1989年至1991年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进修学习。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网络存储系统科学研究、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是我国网络存储领域的领军人,在存储系统扩展性、可靠性和集约性等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国内外同行认可的创新性成果,推动了存储领域的科技进步;研制的网络存储系统、容灾系统和自维护存储系统在多个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核心技术和方法转化到国内骨干企业的存储产品中,为推动我国自主存储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参加本活动需获得CCF创建60周年庆典邀请,不接受公开报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下的跟上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9 10:28 , Processed in 0.2504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