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被篡改的《道德经》,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复制链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2: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早的版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老子的思想观念,对历史学来说是一大完善,对哲学来说可以提供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新的观点,都是很有益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0 12: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观点可以无限追溯否认。。以至于就算出现了正本也可以被否认。。。。典型的逻辑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9-20 12: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店竹简版道德经更早,离老子的年代只有两百年。和传世本差的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9-20 12: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私以为,唯探求真实才是对的。人不能总在学习一些错误的文字。从错的文字里悟得的道理不能传承古人真正的思想呢。校正,得校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12: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是随经所传,经都读错了你怎么求道?就算有所求得也不是人家的本意是你自己臆想的,那你还看人家的经干嘛?自己臆想不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2: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并不是想拉古人和自己共鸣,而是符合文学传播理论的,要知道文字一旦被传抄,其思想就不单单是作者一人的,还有后人的再创作。我们今日所见的传世本,马王堆本,郭店本都是老子文本在不同时期不同后人再创作形成的,从文献价值来看无高低上下之分。文献考据不是找接近作者创作的文本就可以,而是结合不同年代文本的变动,考据其变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是不同年代老子思想发展的侧写。因此本文作者的精神我赞同,但具体做法我确是反对的,因为本文作者其意是为考证错讹,是文献考据必须有的一步,但其做法是用古本否今本则偏离了文学作品发展和文献考据的理论,再者从语言学来看,文章本意不可单一细分为句子或词组,而是由多个句子词组构成,本文作者不论马王堆本和今本主旨有何不同,直接讨论两者词组句子不同并将之归咎于后人是很欠妥当的,比如老子分德篇道篇,传至战国就有先德后道与先道后德之分(学界争议),两者分别侧重于黄学清静无为和无为是为有为的,同时代的文本尚且如此,更别说古本与今本了。还请题主@道家大师兄多多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9-20 12: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文章,更多探讨,欢迎关注作者同名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9-20 12: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无之相生”这里的断句被大家诟病的比较多,因为这样一来就和易经的阴阳互根完全不能统一了。然而事实上,道德经的阴阳和易经的阴阳本身就是有区别的。我随便摘录几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怎么和动静互根统一起来?有生于无,怎么和有无相生统一起来?更别说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居其实不居其华等等了。我觉得用1 -1 和1 0来解释这二者的区别更形象一些。阴阳互根,是1 -1的关系,有生于无,是1 0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9-20 12: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1和-1事实上是一个东西,也就是朱熹所说:一气之消息,而1和0就是两个东西,1是有,0是无。0就相当于一个虚点可生万物,1是其中之一。也就是母子关系。如道德经所说,即得其母,以知其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2: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儒家恶改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06 , Processed in 0.6552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