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复: 1

读《钟吕传道集》论大道有感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9-20 12: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论大道我们在学老子《道德经》的时候呢,往往觉得大道无形无象,那我们再看祖师从“用”的角度来讲,无形无相为道之体,那么可以体现到之用呢,这汉钟离祖师啊,再讲到“用”的时候讲的太好了,吕祖曰,约吕祖说,「所谓大道者何也」,那么什么是大道。汉钟离祖师回答,「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莫可得而行也。」你看他在讲道的时候呢,似乎也从本体上来讲道,无形无名,就是不能用任何具体的形象事物来。形容它来记录他。无问无应,广大含容你发起提问,大道也不会给你任何回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们常引用原来出自于这个钟吕传道集。就说明“道”无所不在,包含一切无大小,内外之别。「莫可得而行也,」没有办法知道何为“道”,也没有办法按照“道”去行走或者去实践,你看汉钟离祖师在讲这个“道的时候,这几乎到就成了一个空玄的,没有入手,没有着手,没有落实点。那么我们怎么去修道呢?怎么用到来规范我们的生命体征,吕祖接着又问「古今达士,始也学道,次也有道,次已得道,次以道成,而于尘世入蓬岛,生于洞天,升于阳天,而升三清是皆道成之士。」说古时候的那些修道的人,他们开始的时候学道了,其次有道了,再其次是见道而得道了,再其次呢通过实践到呢修道有成了,最后呢,超脱尘世进入三岛,再升入洞天,在升入阳天。洞天三十六就是三十六重天,其实在钟吕传道集里边把天分为还有八十一阳天。那么最终,能升入三清天。这都是自古以来得道成仙的验证,
但是今天去听师傅说啊,道不能知道。没有办法去实践,难道老师或者师傅要把这个修道的方法和大道隐藏起来吗?后边汉钟离祖师的回答太精妙了,简直是道尽了古今修道不可得的原因,大道的无形无相从本体上来,她确实如此,那么从“用”上来怎么体现大道的无形无象祖师的回答太精妙了。
但是这种精妙的回答和朴素很常见 「仆于道也,因无隐尔」。我呀 确实没有什么好隐藏的,那么祖师回答的说,「盖举世奉道之士,止有好道之名。使闻大道」。都说自己修道信道,只有这个名声闻大道而无信心,真正让去修道去追求到的那个境界的时候,却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信仰,这个信心既是一种意志,也是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之心,所以啊,只是表面好道而已,虽有信心而无苦志,这个苦致我们那天讲磨难的时候说了,其实就是能忍受清虚寂静孤独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人又很少,「朝为而夕改,坐作而立忘,始乎忧勤,终则懈怠。」这个呢,主是在讲磨难的时候也说了,早上做,这个方法很好,到晚上的时候又改变了,就志向意志不坚定,始乎悠勤终则懈怠,开始的时候呢,很精进是实践。最终往往是因为懈怠荒废了自己的信仰和休息,这种啊,在年轻人里边特普遍,开始都对道教的信仰很信很信,都建立在法术各种各样,后来发现这法术无用,要不就沦为骗子,要不沦为术士,要不就纯粹不信仰。这样的人太多了,或者因生活因环境慢慢的那种信仰性就懈怠了,这样的人态度,所以祖师说,「仆以是言大道难知难行也。」祖师所说的大道难知难行,并不是从本体上来讲,而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讲,首先他都不追求难行啊,他没有这种毅力坚持不了,所以啊,祖师在这个论大道的无形无相无名难之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5-2-5 04: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位,,坐下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06 , Processed in 0.3137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