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回复: 1

道德经八十一章随笔:第十二章

[复制链接]

1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8 1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这章核心内容就是排空自己的欲望,欲望由追逐外物产生。追逐外物则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色声味触法来触达。因此要悟得一个止字。举个例子:一个小孩看见一件极其心动的玩具,十分想要得到它,但是父母觉得没必要,不买。小孩念念不忘,开始哭闹,开始撒泼打滚。痛苦产生了。若是归于孩子没看见这玩具之前,他并没有感知到这件玩具,他还会哭闹吗?小孩的脑子中可能想不到这些,他放着自己的心追逐这件玩具。但是我们作为成人应该好好思索一下这个问题,世界上我们追逐的一切,如果你从来没看到,你还会想要吗?如果这件东西对你的生活影响无足轻重,那有必要沉湎于追逐外物的痛苦之中吗?就算看到了很喜欢,但是能力不足,能否把自己的心打回那个未曾见它之前的点。还是说愿意放纵自己的心一直追逐着,一直痛苦?这个道理大家都能体会,但是做到是真的难。覆水难收,人心更难收。故而止之道始于目所不见,这里的目不是眼睛,而是感知到的外在的一切,把它打回到未曾感知的状态,这就是止。故而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也是同一个意思,摒弃外界的诱惑而让放飞的心回归自己的身体。
这里释道儒都秉持着同样的观点
心经里面,照见五蕴皆空,舍利子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第一个空掉的就是色蕴。色蕴就包含眼耳鼻舌身意,色声味触法
儒家《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第一句就是让你学会止,把追逐外界纷繁的心给收回来
非必要的需求,就是欲望,而三教都如此注重摒弃欲望,皆因欲望乃苦厄之源。而追求感官的刺激乃欲望之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5-2-20 07: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支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26 , Processed in 0.56831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