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回复: 1

《道德经》-040-反者-利用客观规律找风口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6 21: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
注:

这里的第三句,“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我采用的是郭店楚简本。并将其”亡“字改为”无“,使得句意通顺。
和其他人的版本所写不同。如有异议,一切以我的为标准。(当然,如果真的有比我写的更靠谱的,欢迎推荐给我看,有理有据的东西,只要比我的更好,或者比我的视角更宽,我都很期待一睹佳作)
说我写的比大多数人好,根据有2个:
1、我是踏踏实实在写注解,写之前会参考5-6本他人注解,来防止翻译的偏颇,再用其解释和我30多年的工作生活经验相互验证,才写下我认为不违背我经验的注解。而不是骗经费应付了事的。
2、我智商足够高。高智商的好处在于,看事情更有可能看到真正本质。而非自己的幻想。
低智商的人就不同了。各有各的蠢。只能在表面上各种修饰。老子形容这些低智商的人,就认为他们是: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之华而愚之始。
我们先看第一篇的道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其中,无和有,在第一篇就说了,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这也就说明了,道生无,道生有。
有,名万物之母,说明了天下万物,生于有。
无,名天地之始,说明了养育了万物的天地,生于无。
在无和有的共同作用下,乃生天下万物。
到了第二篇中,又出现“有无相生“
这里所表达的是有和无之间的互相转换。而不是诞生的意思。
综上可得:有和无,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先后关系。
得: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
物极必反

举例:交易中的多杀多
2015年的牛市,其行情产生的收益,是远超企业正常经营的利润水平的。所以从PE或PB来看,妥妥的泡沫无疑。
我们也都知道,2015年是杠杆牛,就是大家都是通过利用杠杆的方式,获得资金。
这种短时间内募集到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对收益率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大部分以月利息2%计算,年化利息就要达到24%。有多少家企业一年的利润率能到24%呢?这种成本远高于收入的游戏,绝对会崩盘。
A群体2倍杠杆,融资融券,做多。
B群体5倍杠杆,配资,做多。
C群体10倍杠杆,杠上杠配资,做多。
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认为市场行情好,赌资产价格能够接着上涨。
当价格上涨速度变慢,低于C群体种部分人员每月应付的资金利息时,部分C群体的人员选择了卖出。导致了价格上涨速度变得更慢。
这种上涨速度低于资本应付利息持续了一会儿,C群体中更多的人选择卖出,防止更多的亏损。同时,带动资产价格回落。
资产价格的回落,对于高杠杆做多的人而言,有着极大的爆仓风险。
于是,部分反应慢的10倍杠杆群体,被风控执行强制平仓了。(资金方要控制自己的本金处于安全状态)
而这种刚性的风控,会导致资产价格更快的下跌,今天大家都按跌停价来平仓,有的还没平出去,只能第二天接着按跌停价来平仓。
这种快速下跌,从10倍杠杆开始,波及到8倍杠杆,本来8倍杠杆的人还没事的,被10被杠杆的平仓打下来,8倍杠杆的人也需要风控平仓了。
接着持续的按跌停板,再波及到5倍杠杆,最后波及到2倍的融资融券,才算结束。
为什么?你们想一下,场内融资融券账户中的资金方是什么人,你们就明白了。
像这种,从没杠杆的,到2倍,5倍、10倍杠杆的群体,都一致认为价格还要上涨,最后带来的结果,反而是崩盘。
这就是:反者,道之动
在交易层面最本质的道,只能是基本面导致的场内证券份额供需情况的变化。
这里还可以参考002篇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换到这个场景下,就是大家都知道价格要涨了,这时最可能发生的就是价格崩盘。
数学之美

还记得003篇中的“弱其志,强其骨“吗?
弱其志,要做的就是让大家的人生目标或阶段目标,和自己的阶段能力、资源相匹配。
能够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把能做的事先做好了,幸福感提上来了就行了。
弱者,极简也。
我们取其减少、降低那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预期的意思。
我们知道,“道“,作为客观规律,其本质、基本属性是不变的。但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
比如:还是被苹果砸头的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
我们普通人,玩磁铁的时候能感受引力的存在,其他时候几乎无从感知。
就算跟你说了万物之间互相存在引力,要是你没有9年义务教育,估计你都不信。更何况要你研究。
而当你打算着手研究的时候,从哪入手?简直千丝万绪。晚上睡前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你面对那么多不确定的因素,给你机会你都不中用啊。
看人家的公式: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万有引力常量
M: 物体1的质量
m: 物体2的质量
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大小)(r表示径向矢量)
2个物体质量,1个万有引力常量,1个物体间举例。简简单单4个因素,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关系和引力的大小。
你任意再增加一个因素,整个公式就不对劲了。
你删除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那整个公式就崩了。
这种把客观规律简化到极致的公式表达,就是数学之美。
道,必然极简,尽可能不啰嗦,却包含了与其相关的一切事物。
只有尽可能的简单,明确能够起作用的核心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客观规律来服务于我们的目标。
这就是:弱者,道之用。
当你说一个公式,有大几万个变量,几十万个常量,那么这个公式,还有多少可用性呢?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就是这么个道理。
做事的公式:

我们在本篇前面“注“的部分提过,‘有’和‘无’,都源自于‘道’,两者是相生的并列关系,而非先后关系。
而在其他的篇章中,我也重复提过,老子的道德经,讲的是实实在在做事的理论。
所以,还是得用做事的例子,来进行注解会比较妥当。
我们把做事,写成一个公式:
结局= 欲望(无)×执行力(无)×资源(有)
欲望是腰缠万贯,执行力是混吃等死,资源是每个月的当地最低工资水准,得到的结局是摆烂。
欲望是每天收益1%,执行力是收盘后骂机构骂庄家,资源是网贷,得到的结局是亏损。
欲望是买房,执行力是努力提升技能以提高收入,资源是6个钱包,得到的结局是房奴。
可见,不同的欲望,搭配不同的执行力,以及不同的现有资源,我们能得到的结局是各种各样的。
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
我们都说,人是不可限量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好玩的是,
有人生来就在罗马。
有人生来就是牛马。
附:

根据上面做事的公式,就可以反驳现在网络上很出名的一句话:“如果你的想法是对的,为什么你的口袋是空的“
怎么反驳呢?
做事是需要资源的。
想法对,只不过代表着做事的效率比别人搞。相对提升比别人快。但依然是需要资源的。
有了资源,就能买到更强的执行力。即使想法不够对,效率慢一点,但总量的增长依然是快的。
而缺少资源的人,虽然效率高,但在没有外来资本介入的情况下,绝对值的提升就不够快。
所以,想法对,和口袋空,是两个独立概念。不要被流氓逻辑给绑架了。
真正想法对的人,应该尽快执行自己的想法,搞出demo,然后开始融资,放大自己的资源,才能得到理想的结局。
“反者“篇总结:

1、留意物极必反。不要做乌合之众。不要做盲流。(反者,道之动)
2、数学之美,在于用最少的变量,描述客观的规律。
客观规律之美,在于容易抓住关键点,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成事。(弱者,道之用。)
3、做事是有方法的。这个方法是能用公式来进行表达的。结局= 欲望(无)×执行力(无)×资源(有)
不同的欲望、执行力和资源,决定了结局的多样性。(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

付费彩蛋:创业或交易如何抓风口

我们这篇讲了,
反者,道之动。
道之动,是指客观规律这时候主动发挥作用了。这就是势不可挡的风口。
对于创业而言,风口,就是竞争小,需求大,有政策支持,但大多数人一瞬间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行业。
对于交易而言,风口,就是行情的启动点。也可以是大家由于亏损产生的恐慌抛盘后的极点。
但如何才能判断这真的是个风口呢?
费用66哈,有需要的加。
如果图片又被狗乎吞了,手动加:blyreal6
我会把这部分的文字稿发给付费的朋友。
然后回复3个你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基本上晚上7-8点才会翻微信做回复。
若有不及时,多多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楼猪V5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6 05:46 , Processed in 0.1081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