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回复: 1

《道德经圣解》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 18: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一注释:


  • 仁:亲也,爱也。
  • 不仁:于物无所偏爱。天地于万物,一视同仁,无有爱憎存乎其心也。不以存心为仁而为之,方为大仁也,大仁不仁。不仁,谓任其自然,无仁恩之心也。
  • 刍狗:古代祭祀之物,用为谢过求福,乃始用而终弃之物也。
  • 此四句:刍狗本无用之物,而祭者当用,不得不用,虽用而本非有也;故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虽是爱养百姓,不是有心要爱,盖由同体当爱,不得不爱,虽爱而无心;譬如刍狗,虽虚假之物,而尸之者,当重不得不重,虽重而知终无用也;故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hr/>

  • 橐籥(tuó yuè):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以周罩于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于内者,籥也。 天地间,犹橐籥者,橐象太虚,包含周徧之本;籥育元气,氤氲流行之用。旨在释虚无之为用也。
  • 屈:穷,竭,尽。虚空无有屈竭时。
  • 多言数穷:次数多也,多言多穷,寡言寡穷,不言不穷。道家重默尔无言。
  • 守中:宇宙天地万有之核心之中,宇宙力,即道之别名也。


二大道不道,大德不德

大道不道,大德不德,大仁不仁,大义不义。以道为道,以……,乃道德仁义之小焉者也。夫由道德行与行道德;由仁义行与行仁义,均各为二层境界。由道德行与由仁义行,在无心而行,自然而行,乃天道也;行道德行仁义,乃有心而行,非自然而行,乃人道也。本来如是行,天性如是行;与故为如是行,勉强如是行,虽其行为不二,果亦不二,然其境界实有天壤之别。老子以自然为宗,以天地为法,一切行概系无心行,自然行,本来如是即如是,非起心生意于其间,故能上与天道合。“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于万物之生杀,要亦为万物之自生自杀,何有于仁不仁哉?故曰:即道德而无道德相,斯为大道大德;即仁义而无仁义相,斯为大仁大义。
理解:


  • 大道不道,大德不德,大仁不仁,大义不义:此处的“不”为有而不有,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带有肯定的否定,是有与无的和谐统一,是有与无的相对平衡。亦即道而不道,德而不德,仁而不仁,义而不义,跟前文很多的表述类似:观而无观,居而无居,用而不用,有而不有。所以大致可以理解为,即道德而无道德相,不执于法相,入而能出,有而能无,实而能虚。如果有心有形有迹,有规范有约束,那么就是故为如是行,勉强如是行。这不过是俗世之小道小德小仁小义,有形有限,人道而已;跟大道大德大仁大义相去甚远,其无形无限,不可言说,自然而然,天道也。


  • 何谓大道大德大仁大义?那必须是与道合一之道德。所以合乎自然,没有人为的迹象,无心无意,天性使然,毫不勉强。譬如天地之德,天地生物而无心,自然而然而已,没有任何目的,不带任何的想法。于人而言,“人之初,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看到别人的痛苦,自己也会感同身受,有所不忍。这是情感的共鸣,其实就是人之天性。天性让人自然而然,不自觉的有爱人之行,而不是人起心生意,带有目的想法或者是因为道德规范的约束而去爱人。此为自然而然,本来如是,天性如是。
  • 其次要合乎虚无,所以即道德而无道德相,无心无意。能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可见可感知(现象、观念),是意识思想构成的形态,称为相。也就是有形有象,可见可感知,表现于外,表象现象、观念认知之类。从其反义也许更好理解:法相与本质相对,与真相相对,与道相对,而本质、真相、道,同出而异名而已。


  • 小道小德小仁小义:以道为道,以德为德,即以相为相,执于相,自然不能脱离世见俗见。这是人道,是把主观意识加于客观事物之中,有我相,有人相,有心相。是以人为所立来规定何谓道德仁义,有条条框框,有形有限,有失偏颇,不能离俗。行之亦有心有意于其间,不能无为自然,多是故为如是行,勉强如是行。同时执于道德仁义相,多以仁义道德自居,而不能大德无德,大仁不仁,功成身退,自隐无名。


  • 大道大德大仁大义:而大道大德,自然无为,并无人的主观意识,无人我相,无众生相,以及种种相;一切顺应客观规律去行事,即依道而行,依自然而行,顺天而行,这是天道法则,非小之又小,俗之又俗的人道。大道虚无,不执于相,不执于有,以无为用,大道无道,大德无德。虚则大,虚则灵,虚则通,虚则神!道在器之上,本质在现象之上,真相在法相之上,且前者为根源、本质、本体,后者仅为种种物用。故不执于相,才可上入于道,才可直达真理!


三天地不仁,而大仁生

天地不仁,而大仁生。以万物为刍狗者,实无心刍狗万物,而一任万物自为刍狗也。无心生物而物自生,无心成物而物自成;及其杀也毁也,亦復如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者,圣人体天地无为自然之大道,以治理天下;无心于为仁,而自然大仁至焉,大恩生焉,大德立焉,大杀存焉!乃一任百姓之自为刍狗也,死生得丧,无与焉,当如是则不得不如是也。当生则生,当杀则杀;当成则成,当毁则毁;此当然而然,实即自然而然;纯为一道之流行,与一气之流行。
且夫大道之行也,一视同仁;天地运焉,日月明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人处两间,各遂其生,各适其性,各乐其生,各安其死,各顺其性命之情,而各任其天,不亦为大仁乎?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刍狗?
理解:


  • 此为仁而不仁,是有与无的统一与平衡,是为与不为的统一而平衡。生生之谓易,天地主生物之德,道亦如是,这是天地之仁。


  • 一视同仁,无心生物而物自生,各遂其生,各适其性,各乐其生,各安其死,各顺其性命之情,而各任其天,不亦为大仁乎?此为无为自然之大道,无我于其间,无心于其间,纯是一道与一气之流行,一切任其自然。此乃天地之大仁,亦是不仁,这里的不仁指的是无为自然,天地不存心于其间。


  • 当生则生,当杀则杀;当成则成,当毁则毁;此当然而然,实即自然而然;纯为一道之流行,与一气之流行。既然无为,只是顺道而行,任其自然,那么天地虽然有好生之德,但是不敢有为,一视同仁而已,无心无仁于其间,只是让万物各自为其为而已。因此,“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皆自取之也。“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祸福之来,皆其自取,非天所为也。道主无为自然,任人自为其为而已,故顺天者吉,逆天者凶;守常者吉,妄作者凶。天地虽有好生之德,但吉凶祸福皆人之自取,纯为一道与一气之流行。


  •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教人存心养性以事天。人物之生,吉凶祸福,皆天所命,然惟莫之致而至者,乃为正命,故君子修身以俟之,所以顺受乎此也。知正命者,则不处危地以取覆压之祸,能尽其道,则所值之吉凶,皆莫之致而至者矣。犯罪而死,与立岩墙之下者同,皆人之所取,非天所为也。正命跟顺天、守常、守道差不多,能如此,福自然而至,祸自然而去;非正命者、妄作者、逆天者、背道而驰者,祸自然而至,福自然而去。是故,吉凶祸福,皆人之自取,区别在乎修身与否。


  • 所以“当生则生,当杀则杀;当成则成,当毁则毁”,其实是道的运作,任物自为而已;究其根源,生为自生,杀为自杀,成是自成,毁是自毁;而实非天生天杀,天成天毁,天道只是流行其间,不敢有为。此乃无为自然之大道也。是故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不立岩墙之下,不自取灭亡,而是存心养性以事天,顺天守道以趋吉避凶,以长生久视,以参天地,同宇宙。
天地之间,譬犹橐籥,其中空虚,洞然无物;若鼓之吹之,则不竭不尽;动之挠之,则愈妙愈出;惟此动而愈出,系由其虚而不屈也。夫空虚象宇宙之本体,鼓吹象天地之炁机。不用则虚静自处,寂然不动;用之则发其炁机,造化万千,妙化无穷
“为于无为,行于无行,因任自然,虚心自用”,无心于以仁自为而自仁,则合道矣。有为则必多方为法,多言为教;多方违道,多言数穷;故不如抱一以为天下式,守中以为天下正。中即道体,虚也,无也,无可名而强名者也。守中即守道也。及乎中亦不立,道亦不立,则惟有会之以心,而无可言说矣!道犹不立,岂有乎仁?虽曰不仁,而仁自在其中矣。


四效法天地,体天地而行

教人效法天地,体天地而行。天地无心于万物,万物之生生灭灭,天地无与乎其间;而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人生于天地间,存心行事,处世应物,亦应无心于其间。对世间一切,与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不生心,不动心,不用心,无思无虑,无欲无念,则心自虚无湛寂。能虚则自不屈,以一止止众止,不止而止,止而不止,而其用无穷,其中消息万千;动而愈出,以一动应万动,动而不动,不动而动,而其应亦感而遂通
世人每好以言为教,老子则戒多言,以无言为教。言则必失,多言则多失,默而无言,其谁得而是非之?天地无言,而四时自行,万物自生,人亦应如是。
守中之道,实为入圣功夫。寂然不动,则感而遂应(通)。守中不纷,则心自寂;抱一不离,则神自全。至其极也,一亦不立,中亦不立,仍返归于虚无,浩浩无垠,空空无碍,而自然自在矣。
天地之道,不仁所以为大仁也,不道所以为大道也,运而不运,不运而运,所以为大运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3-27 17: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发呆,回回帖,工作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6 19:39 , Processed in 0.0880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