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回复: 1

《天道》五台山 终极真义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1-30 15: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玄大师帮丁元英修改了词,词之意境陡升,直指究竟,充满浩然之气。
至此,五台山论道算是结束了。一曲终了,余音绕梁,荡气回肠。
那么,作者豆豆安排这段,更深的含义是什么呢?除了书里剧中的对话内容,其背后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公认,本剧的三处最精彩的地方,分别是“酒店论道”、“王明阳论道”和“五台山论道”。
第二集“酒店论道”是全剧的开篇、是高度概括、是总纲;
第八集“王明阳论道”是认识如何前进的路径;
第十一集“五台山论道”是全剧全书的点睛之笔。五台山之后的一切剧情,都是为了去论证在此提出的种种观点和认识。
“酒店论道”提出“文化属性”一词

用武学的话说,其一语一言,皆为至高绝学。由于对传统文化有自卑感,拉开了全剧的序幕。
要想真正理解丁元英对传统文化产生的自卑感,得先了解无数先人救亡图存可歌可泣的近代抗争史。
以下将从文化这条线去捋捋:
清末民初,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的状态,原因为何?因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三民主义推翻帝制,剪掉辫子,依然无法改掉国人骨子里的奴性,软弱的文化基因依然使整个民国惯性地跪着。
鲁迅先生为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是新文化运动振臂高呼“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其中,陈独秀提出新青年标准“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算是开始全面支起青年一代读书人的脊梁,就连剃度为僧的弘一法师李叔同亦道“念佛不忘救国。”带领僧众置性命安全于不顾,到处演讲,号召广大民众团结一致,奋起抗日。
一声炮响,送来马列主义,一代代先人,如毛教员等,根据本国国情,坚强不屈,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近代半个世纪的抗争屈辱史。
然而,文革破四旧,看似轰轰烈烈,实则老百姓内心之主“大救星”和皇恩浩荡的救主救恩,归根结底还是同一个东西,依然没有改变;
80年代,邓小平力挽狂澜,提出“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伟大创举、伟大进步;但是,浩浩荡荡的改革开放不久,90年代,苏联放弃了自己的信仰,最终解体,柏林墙倒塌;在这样的世界历史大背景下,共产主义中国化也同步陷入了理论真空期。
那一代的知识分子,再次充满了迷茫和问号,是走自己的路,寻找基于马克思主义符合本土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亦或回归传统那一套?
当时的很多左派举棋不定,甚至质疑“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论”;认为还得回归传统,这不仅是固步自封,还透出骨子里“救主救恩”的腐朽之气。
右派则认为“民主”可以救中国,全盘照搬西方的那一套就行。然而,本质上,这群人自己也是没“主”的,他们的那个“民主”,依然是那个你要为我做“主”的“主”。
由此,我们知道,进入市场经济后,中国需要新的思想理论指导,需要诞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制度,这是历史大势所趋。
“酒店论道”提出“文化属性”一词,给出自己的治世药方,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认同本国社会制度的同时,批评了一些国人对自家社会体制的不自信。提出中国应如何于当下实事求是,分阶段,分清主次地解决问题。提出以接近事物真理真相为要。
于国家层面如此了,那个人具体该怎么做呢?这得回到觉悟,回到觉悟的路径,这就来到了“王明阳论道”。
“王明阳论道”指出了“觉悟”如何前进的路径

“文化属性”的提出,要让这个理论有逻辑性,有自证性,有遍在性,就需要多方论证。
与王明阳讨论《圣经》的救赎,具体地指出普通人觉悟的层次,让我们清楚地界定自己处于哪个段位,知道自己弱在哪了,就好出发去行动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总结出觉悟的路径——觉悟之四重境界,即使我们知道了第四层的“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仅仅认识了一段文字描述的概念而已,亦即名相。想要真正达到,或许需要我们一辈子的时间。
为什么?
因为知道了觉悟的这条路径,我们绝大多数人也只是当做知识给装进大脑里储备起来罢了,而“知识”只有真刀真枪地“用”,才有用。
因此,王明阳论道除了指出那条觉悟之路,还从侧面论述了文化属性这条规律的运用实例。

到这里,作者的逻辑完成闭环:
首先,知道有这么一个“文化属性”真理很重要;
其次,这个真理需要去实践,也叫知行合一,也叫“此事要躬行”;
最后,真理真相总在不断变化发展,无穷无尽,需要我们不断去寻找和学习。
然后又进入新一轮的逻辑循环。

这再次回应了佛教哲学的三原则:因缘相扣,概念循环,模式相应

“五台山论道”,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其承前启后,自五台山论道后,故事的结局似乎已经大概明朗。
其不仅指出大众个体存在的弱势文化特征,也指出了由于弱势文化土壤下影响着的上层建筑,更指出宗教于当下环境中显出的龙钟老态。
传统文化儒释道统则僵死,承则光大,唯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才能焕发新活力新生机。
从另一角度看,作者认为,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佛法的辩证思维,是最高深,也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也是最能解决当下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利用佛法,可以究竟种种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到方法论。
至此,五台山论道,从最高,最宏观的视角,透析整个人类,整个社会,整个人性,从而如实观照整个人类,整个社会,整个人性,进而给出丁元英认为的解决方案。
重要的是,通过五台山论道,清晰远见未来,格律诗此石投出,一经得手,泛起的这层层涟漪,浮出水面的这一个个“得救之道”,将是一个百花齐放,诸家竞言其说的盛况。
到那时,强势文化的得救之道,将不再只是丁元英一人一家之言。
妙哉妙哉。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5-3-26 07: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路过,不发表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21:49 , Processed in 0.08226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