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复: 1

经典连载|《道德经》第十章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1-30 13: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第十章。
载(zài)①营②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③除玄览,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1.载(zài):语气助词。《道德经集释》:“载,犹夫也,发语之端也”。
2.营:本义为四周垒土而居,这里应解释为围绕、保持。
3.涤:清洗。
<hr/>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是语气助词,类似“夫”,表示提示、强调等。
“营”的本义是四周垒土而居,也就是说,这个字的意象是“用一种外在的力量保护或者保持内在的事物”,从这个角度再去理解一些词语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了,比如营造、经营等。
那么,这里要用什么外在的力量保持什么内在的事物使之如一呢?
其中的关键就在“魄”这个字。
说到魄那必定离不开魂,究竟什么是魂?什么是魄?
《说文解字》:“魂,阳气也。魄,阴神也。”
《太上老君内观经》:“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
《黄帝内经》:“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太乙金华宗旨》:“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识之体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气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
看了以上的几部经典对魂魄的解释,我们基本就可以明白了,原来这句话反映到日常的含义是:
我们需要使外在认识之下的行为(象征魄)与内在的声音(象征魂)保持一致,让它们互相不违背。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角度的解释,因为《道德经》也被称为“祖经”,大可治国平天下,小可修身齐家,高可炼己修真步入仙道,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解,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感悟又会有很多的不同。
说到这里,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过自己内心的声音呢?
在你做选择时,是否时常有两个不同的声音在你脑海中萦绕呢?一个说没事的,一次而已,另一个说不行,这不是我真正想做的。
在你语言和行为违背自己的初心时,你有没有听到内心的悲伤呢?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婴儿的特征是适应力强,没有刻意的好恶之心,纯粹,天真(褒义)。
气,则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气场,一种反应自身状态的磁场。每个人都有气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只要稍微用心观察便可以发现它的存在。
所以,这句话的意象大致是这样:
遇到任何事的时候,能否像婴儿一样纯粹地去适应并作出反应呢?
注意,这里的“柔”不能从字面意思理解为柔弱,而是应该理解为一种面对任何外境都能像打太极拳一样看似柔和自然地处理的感觉。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涤,是洗涤。除,是去除。
览,《说文解字》解释为“览,观也”。观,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观。
《道德经》开篇有言:“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以,“玄”字可以理解为事物同性的一体两面。
这样我们便可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
在用心观万事万物的时候,是否能够不断洗涤去除瑕疵呢?
什么叫瑕疵?
不完美,不完全,不圆满。
从人的角度而言,那就是言行极端,一意孤行,想法偏激。
哪里有瑕疵,哪里就是此人弱点所在,正如玻璃之裂痕,轮胎之破洞。
如果一个人,只能听好听的真话,那么这便是不圆满,不完美,自己把路走窄了。
现实中这种人到处都是,尤其是公司的领导,如果ta喜欢听好听的话,那么,这便是ta的弱点。
用不了多久,ta的周围亲信大概率都是说好听的话的人,至于这些人是有利于公司发展还是不利于公司发展,ta很难分辨。
所以呢,真正的圆满和完美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那便是,无论是好听的真话还是难听的真话,只要有道理,ta都能听进去。哪怕全是假话,只要能听到真意,便可无视所有外在的装饰,好不好听,难不难听都已经不再重要,ta都可以适当接纳,这就叫无疵,也叫圆满。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这句话比较好理解,国和民的关系可以延伸到各个角度。
例如,家庭父母与子女,企业领导与员工等。
无为可不是不作为,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多少人把无为理解成什么都不做。
真正的无为,是框定好规则并提供环境,在这样的规则和环境下,不对事物作额外的干涉,自己如何做自己想好,做了就要承担全部后果。
从这个角度便可以瞬间明白很多,比如家庭中,父母对于子女,是要提供给子女生长的环境,教导子女真正懂得自己行为的前因后果,不过多地干涉子女的选择。
当然,在幼年时期和子女作出偏离道德范围的事情时,还是要适当给予纠正。除此以外的大部分事情,其实都不必强加干涉。

天门开阖,能如雌乎?
天门,即是众妙之门、玄牝之门。
前面第六章的解析中有提到过,牝指雌性、母性,牡指雄性、父性。
天门开闭是否能够绵绵若存、生生不息呢?
从人的角度而言,天门也可以理解成心门,一个人的心门能否一直保持开放呢?能否一直自然地生出无穷的智慧呢?
看到天门这个词,我突然想到,在我之前工作的附近有一家“泽天大酒店”(不是打广告哈)。
因为天门在八卦中对应乾卦,也就是西北方位,根据这个联想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泽天大酒店的位置,一观察便发现,酒店的位置正好就在西北方位,而且“泽”这个字又对应兑卦,即正西方。
所以,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泽天大酒店”的名字并不是随便取的,想来肯定是老板专门请风水师取名的。
说到这可能有人就会说,风水都是骗人的~我眼睛又看不见,怎么会存在呢?
其实,这就是心中的瑕疵,不调查取证,不研究探索,不反复求证,就轻易下结论,自绝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这似乎是一个特定角度,专门指一个人在什么都看得清楚的情况下,是否还能够不去使用心机,仍然遵循本心而行。
当你明白说谄媚的话能获得青睐时,你是否还能够纯粹地保持自我呢?
当你明白给予他人利益可以获得他人的协助时,你是否又能够不利用这个规律做损人利己的事呢?
知,在这里很明显是一种贬义。有时候其实是一种障碍,因为那是特定角度下的外在的事物,不纯粹。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智慧?
看呀,这是一朵花,它的名字叫玫瑰花,它是红色的。
这叫知识。
咦?花只是这个事物的名词,如果扔掉这个名词,我是否可以直接感受“这朵花”的“本身”呢?这样我是不是就可以超脱所有的名词呢?无论它叫花还是flower,它本身的特性是不是不会随外在的名词而改变呢?
这叫智慧。
知识是有范围的,有条件的,外在的。
智慧是包含一切的,无条件的,内在的。
人们基于知识作出的选择,往往不如基于内心的指引作出的选择,这种内心的指引,也叫直觉。
所以,才会有“直心是道场”这句话,直心是超越一切知识而存在的~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几句话是对前面例子的总结,天门生生不息,提供环境,长养万物,但是不干涉任何事物自己的选择,不认为万物是自己的所有物,给万物全部的自由,不刻意主宰。
这种至上的言行,让人感觉到存在就好像不存在一样,这就叫玄德。
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说,最好的修行是让任何人都看不出来在修行。
对于父母来说,最好的教导,是让子女看不出来在教导。
对于公司来说,最好的管理,是让大家感受不到被管理。

小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此即道之玄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3-12 2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顶起出售广告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6 19:35 , Processed in 0.0989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