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回复: 0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注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4-25 22: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篇通常认为是老子以道观察德仁义礼四者之不同层次,而以德为上,其次为仁,再次为义,最次为礼。故帛书无“下德”一句,便成了主要分歧。其实老子之言取义上古,文义自不能以今义解说。后人有歧义肇始或在韩非《解老》《喻老》,又或在王弼之流。涵泳文义,逐字解读,则此文之义大异通识,然其逻辑通顺,“下德”一句遂不成分歧。“乱之首”后之文,多用尚书古义。比如:乱训治,不训丕,华训和,愚训虞,厚训后,薄训泊,彼训罢。如此则文义畅然,无谈玄论玄之惑也。此文当论有道王者之德政也,以礼义仁德为先,以忠信为本,如此则政安人和也。
[通行王弼本]
上德不德,(上,《广韵》君也。上德,指君主德行。德,得也,《韵会》凡有求而获皆曰得。不德即不得。凡有所求则心有私己之欲,凡欲有获必苛取于民。有德之君不能心怀私己之欲,不能苛取于民,故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下,民也。下德者,民得也,民必有求而有获也。不失德者,不失德行,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也。《诗经·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此之谓也。)是以无德。(德即得,贪也。民不失德故无贪也。)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者,君德也。无为者,垂拱无为也。无以者,无因无端,心无私己也。为,治也。君德垂拱无为而治政心无私己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者,民德也。为之者,勤力稼穑也。有以为者,家有私产有所用也。民德勤力稼穑而家有私产有所用也。孟子云:“有恒产者有恒心。”此之谓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仁为之,指君以仁治国。君以仁治国而心无私己。)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君以义治国而治政必有所因。所因者,法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莫,定也。应,受也。《诗经·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此之谓也。君以礼治国而国家受之以安定。)则攘臂而扔之。(扔,《说文》因也。严遵诸本扔作仍,扔仍义同。仍,《正韻》如陵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01:39 , Processed in 0.09386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