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回复: 0

文以载道~唐宋八大家文学课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3-4-21 09: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国家人文历史》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华景时代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八位名家的合称。明万历年间,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其入选标准“其旨远”“其辞文”,正式标举八家作文学习古文的范例,遂使“唐宋八大家”之名固定流传下来。
其实我们对他们的诗赋耳熟能详还多是因为课本里所学,文学之外又是了解多少呢?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苏轼评价,“文起百代之衰”,指的是韩愈勇于打破时文规范,重建了适合表达思想的文风,名为复古,实为创新;“道济天下之溺”则指他通过古文传达出儒家思想能够医治人们的思想,从根本上挽救天下之危亡 。



柳宗元:千万孤独唯一人
“韩柳文章李杜诗”,柳宗元在文学上留下太多值得回味的文章。“韩柳文章李杜诗”。柳宗元在文学上留下太多值得回味的文章。在永州有小石潭记等“永州八记”,都是可学之作。还有文字工作者的学习标本《段太尉逸事状》。其散文的开头结尾,相当有力,如《捕蛇者说》开头,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还有他的寓言之作,最为我们熟知的恐怕就是《黔之驴》了,凝练的语言处理的短小精悍。
《梓人传》:“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九岁读了韩愈《昌黎先生文集》,文脉延续。及后成为主考,慧眼识珠,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那年同科有张载、程颢,可谓是最强考官。
欧阳修为范仲淹鸣不平,被贬外放。于是著《新五代史》,“简而有法,微言大义”又有惩恶扬善和“正名”在其列。更重于评论。读起来故事性强,像新李克用临终给了李存勖“三支箭”,为了报仇而东征西讨,及大业完成就沉迷梨园。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苏轼为师做序“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总结到位。



苏轼: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潇洒一生的苏轼,当年参加科考,仁宗称其为后世录了“宰相之才”,宦海沉浮,却把人生过得自在无比。行文上,奏议文曾给了王安石很大压力。耳熟能详的诗文太多了,眼前恰好看到《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洵:纵横之心不改
知道苏洵的名字还是从《三字经》上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诗书;”先好山水,后认真求学,研读百家, 随二子入京赶考,名动京师。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令欧阳修都为之惊叹。其《六国论》中“弊在赂秦”和宋之“岁币”,言有异曲同工之感。
读《名二子说》颇有感慨,或许老泉先生最大的收获是苏轼苏辙兄弟吧。
《心术》:“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苏辙:天纵之才寸心安
苏辙好像一直是在哥哥苏轼的光环之下一样,其实他仕途上比苏轼更进一步到了哲宗时官至副宰相。少时才名也是奇才论称,考前生病,韩琦竟然请求皇上延期。七十三岁是唐宋八大家中最寿长之人了。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王安石: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提到王安石,他的“拗相公”形象便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还有就是他的锐意革新时的意气风发,本书一谈熙宁变法,再论王安石对科举制度改革所做的范式
明代王世祯坦言:“八股制艺始于宋王安石”,而他本人更为我们熟知的还是散文和诗词。如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精妙隽永。
《游褒禅山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没有极强意志的人何谈山峰之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多年以后,安石公已不在乎那是是非非。



曾巩: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曾巩是少年天才,曾于十二岁做《六论》,后又大器晚成,据说曾巩的文章一写出来,就会被时人传抄,为恐落后,他有文以载道的写作观点,也是个优秀的公文写作者。
最熟悉也是喜爱的还是那篇《墨池记》:“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哉?则学固岂可以少哉。”说的是世人只看到王羲之的成就,但不是天赋不及他,而是下是工夫不如王羲之罢了。



唐宋八大家在文学上、史学上,还有人文精神都有其光辉之处。本书装帧插图上每人的肖像传神,附有的诗文、篆刻、尺牍、山水画卷,读后观之回味无穷。
他们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面貌焕然一新。这是文学课,也是人生课!他们个个饱经世事沧桑,几度沉浮,都活出了真性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18:11 , Processed in 0.1155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