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回复: 0

《老子论道》42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陈少毅分享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4-19 17: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少毅分享












第四十二章 道的产生过程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wù),唯孤寡不穀(谷gǔ),而王公以为称(chēng)。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jiào),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意译】
首先由万物之母的道、万物本源的道,生成了第一层级的物质,再由第一层级的物质,生成第二层级的物质,再由第二层级的物质,生成第三层级的物质,最后由第三层级的物质生成第四层级的可见的万物。
万物之母的道、万物本源的道是由阴气和阳气相抱而生,阴气和阳气相互追逐旋转合为一体,形成了道。



就是太极图。
百姓最厌恶的,就数把他们看做是孤弱无助的人、不谦虚的人,而王公却用这些作为对自己的称呼(寡人)。
(可以看出百姓和王公的认识不同,二者是有差别的)
所以万物,有时会因减损而增益,有时会因增益而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
对强横凶暴的人来说,是不会有好的结局,(不得好死),我以为,我将是他们的教父(用道教诲他们,这是道的作用)。
【感悟】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的宇宙观,这是老子关于宇宙生成规律的描述,是讲道创生万物的过程和规律,是讲万物的组成是有层次的。要结合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理解这一章,这一章是进一步论证。一、二、三讲的不是具体的事物和数量,而是层级,是进一步具体地讲万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讲物质变化的规律,是讲物质的变化是分层级的,是讲物质变化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告诉大家世间万物分为四层,看不见的无形质分两层:一层和二层,看的见的有形质分为两层:看的见的,小型有形质为第三层和看的见的大型有形质为第四层。由道生成了第一层,由第一层生成了第二层,再由第二层生成第三层,最后由小型可见的有形质第三层,构成大型可见的有形质第四层。老子把天下万物分成了四个层级,一、二两层看不见,听不到,摸不到,似乎无形。三、四两层是可见的两层。第三层小型有形质就是前面讲的无形质生成小形有形质,第四层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所有物质,包括星球。
3.本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这是老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呀,所以我说老子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4.本章老子告诉大家万物之母的道、万物本源的道,最小的道的组成:阴气和阳气冲和而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太极图,万物之母的道存在于万物之中。
5.万物之母的道、万物本源的道,才是真正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粒子,不可分的粒子。它就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的万物本源的“原子”。可是他的提出比老子提出晚了一百多年,也没有老子描述的详细。
6、“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的最小的道,万物之母的道的形状---太极图,组成万物的最基本粒子,宇宙的根源,宇宙的真谛。我们人类天天看着太极图,却在苦苦追求宇宙的真谛。
7.我认为本章的后半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总结。
老子的写法是以物论人,可是这后半部分的意思并不是这个意思,去掉了这一部分,这一章才是完整的一章,因为老子写的是论文,而不是语录,完整性很重要。
老子写这一段,是对第二部分“论规律和原则”的总结。这就充分证明我分的部分是正确的。符合老子的本意。
“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以为我将是他们的教父”用这两句对第二部分做了总结,同时也引出了第三部分论作用,这样就清楚明白了。
接下来老子开始了《道德经》第三部分的论述。
第三部分是论道的作用,这一部分从第四十三章开始,到第五十六章结束,一共用了十四章来论证道的作用。
8.老子的宇宙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20 18:06 , Processed in 0.1082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