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回复: 0

道德经的核心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4-16 12: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理解道德经,首先最重要的是理解道德经核心逻辑———阴阳对立统一逻辑
阴阳对立统一逻辑是宇宙最底层逻辑,也是万物运行的第一原理。
以下将通过两章经文对阴阳对立统一逻辑进行详解。
通行版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解析:
道,阴阳和合(守中)状态,似有似无,可以叫绝对虚无。当然也可以叫绝对虚有,道是阴阳成对存在的,不是单一存在的。
一阴一阳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就是道,一阴一阳指的是完全相同数量、相同比例、相同质量的阴和阳。
一,变化,变动,运动,改变。指的是道开始运动变化,道从原来的阴阳和合状态发生了变化,一指的是这个变化。
二,阴阳和合变化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阴变多阳变少(阴多阳少),一个是阴变少阳变多(阴少阳多),注意阴阳变化是内部转化,阳变成了阴,所以阴多阳少,反之,阴变成了阳,所以阴少阳多。二指的是阴多阳少,阴少阳多这两种运动。
三,指的阴多阳少和阳多阴少这两种运动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三种变化,第一种是向中间变化,重新达成阴阳和合状态,重归于道;
第二种是,单向运动,阳完全转变成阴或阴完全转变成阳,最终导致阴阳分离,出现孤阴或独阳,孤阴和独阳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只能和其他阴阳体(阴阳和合、阴多阳少、阴少阳多)重新组合成新的阴阳体;
第三种是内部发生量的变化,阴阳失衡,不改变自身性质。三指的是阴阳和合、阴阳分离、阴阳失衡这三种变化。
万物,第二种的孤阴和孤阳的变化不仅发生了量的变化,还发生了质的变化,与其他阴阳体重新组合成新的阴阳体,这个新的阴阳体即是三生万物的万物。
扩大一点来说,新的阴阳体也有三种运动状态,阴阳和合、阴多阳少、阴少阳多,至此万物包含世间的一切,当然也包括阴阳和合的道和道演变出来的阴阳分离和阴阳失衡。
万物由道(阴阳和合)演变(运动变化)而来,道是万物之母(本来面目),万物的演变也有三个方向,其一向阴阳和合状态运动,达成阴阳和合,回归道态;
其二向单极演进,达至阴阳离合,从而与其他物重组成新的物;其三保持现有的阴阳失衡状态,在一定范围内来回往复运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不变性。
世间万物皆在此三种框架之内,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可以超脱。
白话翻译:
道从阴阳和合状态发生了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方向和状态有两个,即阴多阳少和阴少阳多;这两种状态继续运动变化有三种可能,即阴阳和合、阴阳分离和阴阳失衡;这三种运动状态产生了万事万物;万物都是阴阳同体的,阴阳和合状态是最平衡最和谐的运动方式。(冲,中也)。
道德经通篇都围绕阴阳和合、阴阳失衡、阴阳离合来讲的,理解道德经从整体到部分,然后再到个别章句,半句都不离阴阳对立统一。
以下用通行版第三章来具体说明个人该如何处理身心问题,管理者该如何发挥治理艺术。
通行版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析:
贤、难得之货、可欲,三者都是阳多阴少,阴阳失衡的状态,所以要向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三种阴阳和合方向运动,从而达到不争、不为盗、心不乱这三种阴阳和合的和谐状态。
心与腹、志与骨是两对阴阳,指的是身体与心志,虚与实、弱和强也是两对阴阳,指的是运动方向,一般人心实志强、身虚体弱,所以需要减少心志活动(贪欲、执念等),提高身体素质,以达到身心阴阳和合状态。
让民众保持不会胡思乱想、没有贪欲执念的身心和合状态,会让那些胡思乱想、有贪欲执念的人受到影响,不敢胡作非为。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没有贪欲与执念地做事。百姓做到了没有贪欲与执念地做事,各司其职,各就其位,那么没有什么是治理不好的。
白话翻译:
不崇尚好的行为,让百姓不争斗;不推崇稀有的物品,让百姓不做盗贼;不展示求而不得的东西,让百姓的贪心不起。
所以圣人(得道之人,懂得阴阳对立统一逻辑的人)治理国家的方式是减少百姓的贪欲和执念,提高百姓的身体素质。
让百姓保持不会胡思乱想、没有贪欲执念的身心和合状态,会让那些胡思乱想、有贪欲执念的人受到影响,不敢胡作非为。
百姓做到了没有贪欲与执念地做事,那么没有什么是治理不好的。
道德经通篇讲的是阴阳和合守中,让人去除贪欲与执念去为人处世接物,从而达到身心合一圆满的状态。让所有人所有事所有物各司其职、各就其位,百姓安居乐业,从而天下太平。
以上粗略聊了聊阴阳逻辑是什么,之后的文章将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逻辑应用,欢迎常驻留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18:13 , Processed in 0.0820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