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回复: 0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注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4-14 21: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篇论君主之德,教化之礼及赏罚之道也。论君主之德者五,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也。论教化之礼者,救人救物也。论赏罚之道者,贵其师爱其资也。本篇注释和通译出入极大,比如“不贵其师,不爱其资”便没有采纳《韩非子·喻老》的比喻,也不认可日本天明本《群书治要》擅改“不贵其师”为“贵其师”,“要妙”的解释更有颠覆性,与通解决然不同,读者可用心体会。观通译之言,恍惚而未见其道,错乱而不知其旨,殊不可取也。)
[通行王弼注]
善行无辙迹,(善,良善也。辙,《说文》迹也。《增韵》车轮所碾迹也。无辙迹,喻心不刻意,了无痕迹。具备良善的德行,自然而不刻意也。)善言无瑕谪,(善,擅长也。言,号令也。瑕,过也。谪,《玉篇》咎也。擅长号令而无过咎也。)善数不用筹策,(善,高明也。数,《说文》计也,谋事之谓也。不用筹策,指不依赖卜筮之术也。谋事高明而不依赖卜筮之术也。)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关楗,关门的木闩,横的叫关,竖的叫楗。善闭者,其心渊深也。)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结,《集韵》胡计切,读若系。《汉书·张释之传》:“跪而结之。”師古曰:“结,读曰系。” 约,《说文》缠束也。解,《广韵》脱也。善结者,民心系属而天下归之也。以上五者,言君王之德也。)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此句当断在“常善”后。圣人指君王也。善,心怀仁爱也。故,承上启下之语,犹“而”。《礼记·曲礼·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语。圣人常心怀仁爱,救人而无弃人。《诗经·邶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此之谓。)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善,古作譱,义美也,事宜且美也。《周礼·地官·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物,事也。常善救物,指常教人以礼防禁人之过,其事宜且美也。弃,犹废也。无弃物,则事不废而兴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此之谓也。乡三物,即是乡三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弟、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谓袭明。(袭,重也。明,备也。《诗经·小雅》:“祀事孔明。”笺曰:“明,犹备也。”袭明,犹重备。无弃人,人备也。无弃物,事备也。人事皆备,故谓之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善人者,心地仁爱,品质淳厚之人。《礼记·文王世子》:“出则有师。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此之谓。)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资同齎,遗也。遗即余。不善人者,善人之余也。)不贵其师,(贵,《集韵》《韵会》归谓切,读若餽,同馈,贻也。凡贻与者亦曰赏。《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于其往也,赏以酒肉,重之以辞。”其师者,不善人之师,即善人也。不贵其师,即不赏善人。)不爱其资,(爱,《谥法》云:“啬于赐与曰爱。”其资者,善人之资,即不善人也。不爱其资,指不啬于赏赐不善人。)虽智大迷,(虽,《集韵》不定也。智,是非之心也。迷,惑也。虽智大迷,指是非之心不定而有大惑也。)是谓要妙。(要,察也。《周礼·秋官·乡士》:“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妙通眇,《正韵》偏盲也。是谓要妙,指察事心存偏见而目盲也。
[帛书]
善行者无达迹,善言者无瑕适,(适,《集韵》陟革切,读若谪。)善数者不用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18:25 , Processed in 0.2077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