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回复: 0

孝之律典案例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3-31 18: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孝之律典案例
目录:
恭接著书玉旨
中元地官舜帝 降序
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 降序
本堂主席关 登台 降序
一、父母在,不远游
二、仅奉养,非真孝
三、学道不悖孝
四、舍欲望,全孝道
五、狼子野心之恶报
六、残而不废尽孝心
七、至孝动天
八、修道不忘行孝
九、行孝不忤
十、媳妇不孝恶报
十一、侍病不怠,至孝感人
十二、克绍箕裘
十三、修道明理须知孝
十四、身体发肤不敢损
十五、细心顺察孝之道
十六、大孝扬父母
十七、遵母训,免横祸
十八、雷殛不孝子
十九、卖身全孝道
二十、行孝即为行道
二十一、孝媳成道
二十二、不知孝无以知忠义
二十三、孝道及于继父得福报
二十四、残障知孝得奇迹
二十五、始孝为顺亲
二十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二十七、孝乃衷心而行孝道
二十八、修道不孝遭天谴
西天如意弘菩萨许 降跋
昊天紫绶灵修士得证果位之圣神仙佛、勇笔王奇谋主着
本书由拱衡堂扶鸾著作
恭接著书玉旨
本堂主席关 登台
圣示:今夜恭接著书玉旨,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驾,命福神十里外接驾,神人候驾。
钦差太白仙翁 降
诗曰:东来赉诏拱衡堂。不断著书启义方。孝道宏扬天意鉴。丰功硕果振纲常。
圣示:玉旨宣读,神人俯伏。
钦  奉 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
朕居尊而鉴卑,统御万灵,无时不以苍生是念。际值三曹普度,末法时期,人心不思大道之可贵,而沈迷物质繁华之中。痌瘝万象,实如飞蛾扑火不能自主,而究其因原,乃在人伦之不彰,道德规范低落,功利心态抬头。为劝世道,以正人心,其为关键者,无出「孝道弘扬」为当急之务也。查尔南瞻那洲台疆丰原懿敕拱衡堂,神人一志代天宣化,成果颇收人心向善之效,且接连奉旨著书,已颁行寿世者,普受世人所肯定,进而阅书向善,监察部门有案可稽则万余件矣!另新着宝书针对世人之修道,及为人处世守身心立德行,书未成连载之中,即已颇为收得劝世之功效,今朕心大悦,特加畀重,兹命由懿敕拱衡堂中昊天紫绶灵修士得证果位之圣神仙佛,回堂降笔,自即日起每逢星期三,期期挥鸾以阐述孝道精神,及惕戒不孝者为著书主旨,题其颜曰:「孝之律典案例」,为期十个月,派命勇笔为主着正鸾。殷望神人用命,完成畀命,书成缴旨,论功行赏。
天运辛未年十月初八日

中元地官舜帝 降
吾为孝之律典案例序
  夫孝也者,人之本也,亦为人伦之首也。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孝道即为千秋万世所尊崇而奉行不悖,亦为伦理道德之精华,构成人文衍绎、社会文明。如若孝道不行,则人际关系之伦常不章,群体聚居辈序不分,则必将衍生无数恶行,连带人际关系亦将更趋复杂。
   视古鉴今,古来伦常严明,长幼辈分之严律,人伦之孝悌为训,因而亲族间之向心力,孝道日愈弘扬也。古来孝子名垂青史,不但人间千秋万世俱留芳名,天上仙班亦是永列;可见孝道之于人重要也。试观如今社会人心,日愈浮华,讲自主、要独立、踏入社会,羽翼养成,动辄要与两老分居,虽曰工业社会,但孝心端在一己之念而已。如今孝道之不彰,几乎成为普遍现象,虽然罪大恶极之弒亲并不多见,但是弃老不养,忤逆不孝,及所谓代沟之观念问题,婆媳之争执等,更有修道者以修道志趣而乖悖人伦,此均属不该而随处可见。
   今日贵堂奉旨著书,以阐述孝道之案例,以事例印证律法之善恶报,则可谓针对俗世之间,昧于孝道者之一剂强心针,当可对世人之孝心,有所唤醒,而大为裨益世道之挽转也。兹值著书之初,吾庆幸人间降此宝典,申贺并观宏效于未来,特予述丈以为序。
地官大帝 序于丰原懿敕拱衡堂
辛未年十月十五日

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 降
  孝也者,人之大礼,有大孝、至诚之孝,等是为真孝。而有因应世情,不得不尔之顺,等是为假孝。古来人伦之孝,必须诸内心,而行诸于外,无所怠倦也。更有及至当今世人以身后之拔度先灵出苦,以尽孝道于终始,诚为可嘉、可贵也。唯,时运变迁之中,思想观念亦见有不同理念之纷争。
   昔曾参之不避杖,人谓之至孝;唯吾斥之以不当,盖盛怒之杖,易残暴,岂非故意陷亲于不义。目前世人亦有为道奉献,而与家庭产生隔阂间隙,此虽为见仁见智之作法,但基本孝道之理念,自须在合情合理,甚至合法而至于合于民族性及社会道德观之中。
  今日台疆丰原懿敕拱衡堂恭接玉旨,即为著作此一阐述时代孝道观念,而以案例叙述孝道之得当与否,并将行为好坏的律例,有何种赏罚,作一明确开示,可谓揭橥孝律典本,而对时代变迁中,孝道的弘扬,及至唤醒世人的行孝,将有莫大帮助也。为避说教,而能达到宣扬孝道精神,以案例印证律例,创新而有生动之妙,以引读者之兴,当非一般杂咏及条文诗书可比,甚愿,阅者从案例中得到见贤思齐,见非而惕之效。际值著书之初,谨述数语以志篇首。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降序于丰原懿敕拱衡堂
天运辛未年十月廿二日
前言
本堂主席关 登台
   夫、本书之着,乃在因应劝化而切时弊,起沉疴,若能一针见血,而得改革,则如医者之医理精湛,投药无误,着手回春也。
  今日,本堂奉旨着造「孝之律典案例」,即乃针对目前人伦之日愈掩蔽,虽有孝道之心,而不能尽善于孝道之行。尤其道脉广兴,修道子日愈普及,然而时有抵触之隔阂,因各持理念而造成冲突,不乏其例。故,天降本书,即以阐述为例,以昭遵循之范,并以不孝为例,惕戒各阶层众生,漫言无心犯过,则其罪昭然若揭,虽有其功,未尽可补之过也。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为人子者,不能时时尽孝,悔懊已迟矣!
  本书之着,除上述著书主旨,尚有一大特色,即由本堂所设之「昊天紫绶灵修位」,列位灵修士中,通过证道考核,位列仙班后,回堂合着。一则以近世之人,对孝道之观感而著书,必有其精辟理论而贴合时弊,易引共鸣,而收劝化之效。再则亦可藉此作证道仙佛,回堂降鸾,而与阳上亲人作「神人会晤」之机缘。三则并昭本堂设「昊天紫绶灵修位」以宏扬孝道精神之
效益也。
  故,书之着,一则殷望对世道人心之匡正,唤醒固有传统孝道之美德。再者亦为本堂推动道务之帮助;另则于阳上善信,更为一大佳音,并可于着书期间,为列位修士之造功德,早证果位,参着宝书劝世,一举而数得也。兹值著书之初,吾谨述数语以作简介,而列篇首。
丰原懿敕拱衡堂主席关序
天运辛未年十月廿九日
一、父母在,不远游
莅任本堂豁落灵官王天君许 降
诗曰:孝道宏扬自古今。人伦必备德宏深。须知立世无违背。勉尔群黎记圣箴。
  夫,人之生也,乃在因果循环之中,今日尔知孝道,他日子孙孝尔,可谓天道好还,报应不爽也。世人尚宜谨记,莫为轻忽。
  在数十年前,花莲市有一位姓高名离者,本是一个贫家子,自幼随一木匠老师傅学习技艺。话说高某为人颇知勤奋,而且忠厚笃实,因自幼即已严亲见背,而与高堂萱亲相依为命,故颇能克尽孝道,朝夕嘘寒问暖不敢懈怠;老师傅颇引以为豪,满怀欣慰。
  有一日,老师傅包得一处工地的模型屋,必须赶工,期使建商能顺利于所择吉日推出预售,因而师徒俩除了日夜赶工,并雇请了三四位木匠。当然,加班是在所难免,但是其余师傅可不愿日夜不停。高某在老师傅的忧急催促下,师徒俩几乎一天工作十四小时,终于如期完成了这个工程。在此期间建商所属的工地监管人员,以及售屋小姐群,均时常在工地出入,大家也都混熟了。其间,有一江女,颇为清秀,在木匠群中都有好感,因而老师匠在工程完成后,与建商联合招待本身所属员工,先在餐厅聚餐,并于翌日招待往台东知本温泉,一则慰勉,再则意含鼓舞未来展开预售之士气。
  事有不巧,高某适逢老母有恙,乃推辞不参加,以照顾老母起居饮食。而一行人去到台东后,老师匠正与几位木匠在小饮之际,那位深受他们欢迎的江小姐刚好路过,寒喧中得知高某因母病而未参加,心中稍有印象。此后工地如期展开预售,高某奉师匠之命来到工地收取余款,两人有机会进一步认识。基于少女心中的赏识,对高某另眼看待,因而很自然的给予追求之机。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述。两人由交往,进而相知,最后终在师匠的提亲作媒下,完成终身大事。
  婚后,夫妻俩虽然各自工作,但,或许受了丈夫孝心的感召,江女也曲意承欢婆婆。高家老妇虽有不满于新媳妇之处,终能体谅而一家和乐。夫妻俩共同努力,十年间除了小有积蓄外,更有二子一女,幸福美满。
注:本篇事例,极其平凡,在人世间,身为子者,本应如此。但,其中值得一提者,乃高某能以萱堂抱恙而拒绝远游。语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乃古来明训,以一介凡夫之木匠,知所遵循,且一生谨守孝道,终得娇妻并夫妻同守孝道。此虽为本份,但实践无违,即是有功。故,在天律褒孝之律例,以高某行孝不怠,属第五级功之最佳范例,故可家庭美满,幸福人生也。
圣示:吾有幸得蒙本堂主席关恩师之提拔,除在昊天紫绶灵修位中灵修证道,列位仙班,再莅任于本堂神职。想当日金阙玉旨颁赐云:此后父子同为堂务而致力,深为惕吾心志,无时或忘也。今日著书,一则有幸,再则为抛砖引玉,首列参着劝孝之书,吾亦颇有感触。本书以劝孝为主旨,以启悟世人,而奉旨著作本书之仙佛,均乃出于本堂「昊天紫绶灵修位」证道之仙佛,回堂合同著作;而灵修士之列位潜修神道功果,均出于阳世子孙之一片孝心,以造功德回向,叩求 关恩师保调,故此实为相得益彰之佳话。
又示:吾儿一家均为接驾来堂,吾甚慰。可传进堂(下乃神人会晤之对谈)许生禀:明月之婚事,丁生论命而算,是否廿五岁不可?另,小儿考军校可否及考运。
圣示:尔所推算无误,依此而行则可,吾意亦以廿五岁不可。入军校之意甚佳,且,考运亦为有望。
二、仅奉养、非真孝
云游菩萨 降
  所谓孝也者,乃在尊亲、顺亲,非仅止于养而已。在日常间,体亲长之意向而顺其心行事,博其欢心,使亲能不耿虑,始谓之孝也。否则,锦衣美食,豪华住宅之供养,而拂逆亲心,使亲处烦忧之地,则何异于豖犬之养。
   在六年前和美地区有一姓黄者,家道为小康,一家四口,均为薪水阶级,生活物质不虞匮乏,但家人相聚时间少。两老同一机关服务,而年青一辈,长为男子,在一贸易公司,次为千金,在一才艺教室就职。后来,女儿结交一位医师,终成美眷,移民国外,黄家益显人丁单薄;而黄某因职业关系,较有交际应酬,有时三更半夜方才归抵家门。黄氏二老为此嘀咕,黄某抗辩曰:乃为日后创业,故须广拢人脉。因此,也就不了了之。
  虽然,黄某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果然自行创业,也小其规模。但,少年得志,却日愈逸荡,惹得二老时时担心。适好有远亲介绍一位淑女姓何,欲加撮合,但是黄某沈迷于声色之中,不愿过早成家,何女不久后即已他适。在此期间,适逢景气复苏,黄某倒也着实有所盈积,更加志得意满。而且,结识一女,乃为侧身风尘者,黄氏二老得知情形,乃痛为训斥,黄某竟因而搬离家门,独自在外赁居,以避父母唠叨,仅按月以生活费之孝敬,回去探望二老;而每次见面又受呵斥,最后干脆改用汇寄而不愿与父母见面。二老想要见儿子,都须移樽就教始可得。
 虽然,黄某心中尚知孝敬父母,但这并非可说他具有孝心。而且,一人在外,他更肆无忌惮,花天酒地。不旋几,那风尘女另结阔老他去,而事业也在他的花费无度,荒嬉不勤的因素中,终至从盈余而至差堪平衡收支,最后成了周转不灵,已是岌岌可危。
   这个事例尚未结束,但是,吾在此预为总评:如果黄某在目前的困境中,能够幡然悔悟搬回家门,忏悔前愆,以身为独子而克尽孝道,一则可望父母伸出援手,助其渡过难关,否则,黄某以独子弃双老不顾,任性行事,已有犯上不孝律例中二级过,不能速速悔改,则其罪过愈深,福报愈薄,恐难有东山再起之日矣!又,如果黄某以独子能够陪侍父母天年,已是孝道之基本,再能体察亲意,不违拂逆,使亲忧烦,则可为孝道律例之五级功。至少人生平顺运福报可得,深愿世人深思孝道之行。
圣示:忆昔日,吾受吾儿镒嘉诣堂叩求本堂主席 关恩师之保调,列位昊天紫绶灵修位,再得吾儿威成在堂中效劳奉圣之回向,始得今日证道而参着劝孝善书也。
又示:吾至希尔等兄弟之间,互为规劝扶持,俗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也。而威成与甘生丽华亦已缔结秦晋之好,差堪一了生前心愿,希尔等好自为之。
信士刘镒嘉叩禀:小孙儿不好抚育及媳妇身体,叩请母亲圣示。
圣示:媳妇为血虚气冷之象,易受外力所感,此中改善情形可接受灵疗三次。儿乃五行土神不固,动辄受惊,祭解可安。
三、学道不悖孝
东天立德真君王 降
  在目前各大宗教,极力普度,以广度有缘之际,修道子对大道的行持,具有十分的坚诚。台疆道脉蓬勃,可谓道气弥漫之仙岛,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却有许多理念的有待沟通,而衍生了许多问题,其间与孝道之冲突,亦时有不免也,吾今日即以此为例参着宝书。
 十一年前,桃园大溪地区,有一姓方的年青女孩,偶然间在同事的引荐下,参加道场的法会,由于好奇心的吸引,耐心的参加大会。由听讲布道,而至于仙佛临坛,而其间,由于方女的夙世善慧,更得仙佛点名开示,因而使方女受到感应,启开灵慧,进而入道求修,颇为坚诚;此后几乎期期到场研修道理。
  方女原本在家中排行为长女,以前颇能代父母分忧,举凡帮忙家务及家计,俱皆不辞,而得双亲疼爱有加。但自进入道场后,因为分心与参加行道,故不论时间及金钱,均多有奉献,因而方家父母即有所觉,明察暗访之后,知道女儿参加某一宗教团体,原本不甚为意,但方女有一男友姓赖,追求甚力,然未得方女青睐,但自方女入道之后,更是疏远日甚,因而乃在方家父母之前造谣谤诋,谓方女所参加之宗教,即为人们所争议的鸭蛋教。这一来,可引起了方家父母的恐慌;因为那时一G道尚未普及公开于一般人家之观念中。因而方家两代为此时起争议,方女知道是赖某胡言所致,更毅然峻拒赖某之约会,而尽力试图说服父母。奈何双亲成见已深,最后竟严禁她出入道场。方女颇为其苦,求教于前贤道亲,未得要领,道亲们除了劝勉她坚心,并多求诚祷仙佛之周全。但是,却无稍见转寰,两代几乎为此而闹僵,时日一久,方女苦闷无已,竟发奇想,拟以嫁夫而摆脱父母的约束。不过,婚嫁亦非一蹴可成,百般无奈之中,虽得道中同修之登门造访,以为解释,乃不得其父母之谅解。
  方女曾有退志之意,但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得到仙佛显化之示意,方女会错圣意,竟因而脱离家庭,在外工作,并以就近行道。其父母伤心之余,声言不认其女,置其自生灭。
   事到如今,仍然未能化解两代之歧见,原本一个大好目标,却演成了家庭风波。而方女无端亦背上不孝之名,方家两老,以天下父母心而言,乃出于一片慈爱,恐涉世未深的长女步入歧途,虽有阻道之行为,但不算有错。相对,方女虽然坚诚向道,但其作法上有误。依据天律明定:凡修道子犯上三级以上不孝罪,大道不能成。不论修任何法门,均不能达到最高境界;而方女所行,已犯孝律之二级过,则其道心再坚,修持再勤,恐补孝一关,却是阻碍她回理天的一个大关卡。深愿世之修道子仔细斟酌领悟,庶免枉费一片苦心及道程。
圣示:著书完毕,荷蒙本堂主席 恩师,暨 地藏王菩萨慈悲,深沐天恩。自昊天紫绶灵修位证道以来,将近三年。其间受吾儿媳所回向之荫,始得今日参着宝书之幸也。并得此机缘与阳世儿媳等一话家常,亦仙家一大乐事,可传王生显霖陈生赤菊进堂。
又示:陈生赤菊多少年来尔亦颇吃苦矣!不论生前所及事因,但论事之过程,尔亦可嘉,事总有其因,雨过天晴,尔可明白?事虽有不周,但夫妻之间,同心为要。
下生叩禀:儿子媳妇目前之处境如何自处?
圣示:尔等夹磨心实久矣。事情既起,则须多担当,尔母兄处世情理而言,亦无不当,且亦为尔夫妻为起因。吾赠言曰:「待母兄敬不可昧,妻儿同心始为福。」且,尔母亦自身多苦,尔夫妻多体谅之。
四、舍欲望、全孝道
南天鸾务府秘书曾 降
   欲望,在世人心中占有极大份量,诸如:有人不能舍财利,有人不能忘名誉,亦有人不能弃权势,更有人耽迷于情爱之中。其余如食衣住行之豪奢,以满足虚荣心等等皆是只看其人执于何种欲望,及追求程度之差别而已。故,人生于世,形容为置身于欲海之中不为过。欲强,则理智失,其人必有颇多败损之失,如过求名利,其人机心必重;过求情爱,其人必痴迷;而过求权势,其心必为枭雄之属也。
  在十五年前,台南地区有一龚某者,乃入于军旅之中,为人颇称海派,广结交游,三教九流之间,不乏深交者。退役后,凭着热忱及交游,加上脑筋灵活,在声色圈子里,倒也占上一席之地。
  龚某家中有二老,兄姊妹各一位;其兄乃为职业军人,其姊嫁作商人妇,倒也不虞物质。只有其妹沾染恶习,堕落风尘之中。龚某苦心经营而颇得顺利之声色行业,得其妹助力不少。在数年间,龚某在地方上也隐然有股小势力,黑白两道,均有交情。但,人终为欲望所困,得陇望蜀,想要涉入政界,乃培植竞选实力,欲参加公职竞选。他为了筹募经费,却不走向正途,行为已涉入暴力黑行业。并且,再利用美色,依其妹穿针引线,从事不法勾当。
  其父乃为一职业军人,生性刚烈,颇不以为然,一再指责龚某行为之不当。而且,在百般无奈下,扬言断绝父子关系。在利欲熏心的情绪中,龚某一心只想要从目前有利的局面,攫获更多的财利及权势;道德、孝心均已被这欲望所掩蔽了。所以,也就一意孤行。事有凑巧,在龚某一切已准备就绪后,因同是黑派人物的竞选对手,竟以挟持其妹,而且以揭露他不法行为要挟。在竞选其间,两方人马,几已到剑拔弩张的地步。而情势,对龚某却是不利;因对方掌握不利证据,而且又是在暗里行事。而他因有诸多不利之传言,已成各方瞩目的焦点。就在一个夜晚,龚某与智囊们研究过竞选策略后,尚未及步出服务处,忽然间一阵混乱,大群人冲进来,棍棒齐扬,人物望风披靡,剎那间东倒西歪。而龚某亦因头部受重击,昏倒住进医院,一住即是月余日,才险险救回一条命。在此期间,其妹已释回,而对方滋事者亦被绳之以法。
   这一棒,敲醒了他的欲望之梦,终于体悟到,争名夺利,为非作歹,总要遭受报应。而在他住院期间,他的老父,虽然声言断绝父子关系,总是骨肉至亲,不忍坐视,而不念旧恶出面处理善后,关怀病情。终于唤醒了良知,遵照老父的要求,撤出了欲望之争,宣步退出竞选。此后,老老实实的经营生意;并为了弥补对父妹的亏欠,乃将父母妹妹接来同住,以尽孝道及天伦。确切的,浪子回头。
   十余年来,龚某虽无呼风唤雨的财势,但笃实的经营,也让他有所成就。更重要的,他能尽孝道,以终养双亲天年而无亏子职。从这一念向善,立即消抵了前愆,龚某前一段日子所造的罪过,虽非一念向善尽可消抵;但,浪子回头,天律明定嘉赏,准得第三级功,而在往后真心忏悔的人生历程终于可得由转顺。
   至希世人明悟,往者已矣!来者可追。虽然犯下过错,必须要有勇气去改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在天律中,不论何种律例,只要能够真心忏悔,实践改过,则前过可补,后福可期也。世人勉之!
圣示:吾奉旨参着宝书,再回本堂降鸾,眼见诸生道程之中,有进有退者,故勉诸贤生,尚宜各自惕励,庶免枉费大好善根。
又示:吾儿呈叩事吾指示如下:
一、可择于壬申年三四月检骨:是否检吾骸骨并无关重要,但尔等既有伤克则可进行。
二、尔姊吾并无不放心,尔等兄弟亦颇尽心;只苦了她。但吾细察之,其尚有六年苦,故望尔等多费心照顾。
三、尔善根重于慧根,故皈依道门之路。人生圆满之处,乃在心境平实,并希尔兄弟等人,能得周全互助,波折之中互伸援手。
五、狼子野心之恶报
东天勤德真人施 降
   夫,人之行孝也,与生所俱之天性,即如人之能够辨别善恶,褒忠惕奸。而自性趋向,乃在守人伦之大道,行纲常之至理也。古来,大奸巨擘者,鲜少行孝之人,而寒门之中,多出忠孝之人,此即人之性,善恶取向。孝与不孝,一体两面,其密切关联,仅一念之间。
  在廿二年前,连江县有姓沈者,为一靠海维生之渔民,故家境贫困。但,为人颇称笃实勤俭,典型沿海良民。及长,娶妻同乡田氏女,夫妻俩虽曰清寒,但总算能够要贫乐道,孰料,就在田氏怀有身孕之际,因急骤营养供给失调,而受逼于现实环境,昧心而藉出海捕鱼之便,作出违法事件,虽使田氏能得丰厚物质,及安然产下麟儿。但此违法昧心之事,终难逃避国法制裁,因事机败露,沈某获重刑而入狱,遗下田氏母子相依为命。
  虽然短期不虞匮乏,但长期生活,终无着落,乃逼得田氏牺牲自我,以负起母子生计。时光荏苒,十余年岁月中,沈家小儿在田氏含辛茹苦的抚养下,渐渐长大。但是,由于所处身的环境,龙蛇杂处,且因失去教养,故未至成年,已是无所不精,专走偏锋的市井少年。田氏年纪渐大,人老珠黄,即已不易讨生活,再看见亲生儿子的不长进,想想十余年来的牺牲,一时痛不欲生;严词呵斥,不能挽回纠正浪子心态。而欲报官处置,总嫌不忍,况且亦无确证可报。就如此日复一日过去。
   谁知,她的儿子在外浪荡,几乎无所不为,而其间是亏尽了财物,在当地下层社会的小圈之中,他几乎成了人尽债主的地步;正被逼得走投无路,其母又差堪将他送官,根本就不资助的情形下,竟让他钻出一条绝命短路。
   原来,当地有一地头蛇,与日本方面黑圈子及声色娱乐界挂钩,专门从事东南亚输入妇女,操持不当行业,且颇有厚利可图。他竟狠心与地头蛇串通,绑了几名妇女,偷渡运入日本,而其母竟也是其中之一。虽然,他得逞一时,但是,如此狼心狗肺的孽行,又岂能存立于天地间。沈某自走通了这条路后,身价为之一变,纵情享乐,呼朋引伴,俨然有若混混头子。不过,得意岂有失意久,沈某的行为,人所不齿,且其行为嚣张,故在一次出海当中,被人出卖而受警逮捕归案,并未及解押之时,即被仇人击毙于公海上,终其罪恶一生。
注:枭狼之行,人世间乃属极少之例,但其中所含蕴的警惕意义,却让人深省。在目前社会型态笑贫不笑娼的功利主义意识中,人们对于己身利害,摆在第一顺位,有时为了己身之利益,而出卖亲情,亦时有所闻。因而,在本篇所要强调的是,沈某与田氏因不能甘于贫困,而踏出错误的一步,终于种下夫妻各自处身不同的炼狱之中。而,沈家独子的自幼无教养,走上歧途,甚至犯下不孝之极顶罪行,受到立即报应的下场,却也凸显了这个人世间的不健全阴暗一面。这个事例,强调出人伦的基本架构已失,那么他衍生的结果是整个人际关系中,最为关键的伦常败坏,私欲掩盖一切;这一来,人世间将不止是苦海,而是地狱的另种版本。
圣示:著书完毕,可「神人会晤」。
又示:吾深沐天恩加被,通过证道考核,而能证果东天,深蒙本堂主席 关恩师之慈悲教诲及阳上贤妻儿女等叩求保调,始有今日参着宝书及神人会晤于圣门之内也。唯尔后,当自珍摄,尔晚老之年,心境无所依托,何妨多研佛道经书,以作精神柱石,而子女贤孝,吾亦无大挂碍也。唯,雪儿尚有小波折,吾当鼎力周全之。至于尔所呈叩事,腰骨病痛,虽属业障所致,但尔多年之磨,及善发心,已有消祛大部业障,此时乃属骨部之受创成伤,如附蛆复元较慢而已,壬申年运贵人较显有改善也。
六、残而不废尽孝心
觉宫教化韩真人 降
   人体之功能,乃用以尽善于事物,人有智慧而推测事理,人有体驱而实践事物。故,言行之间可窥尽人之内涵矣,孝道则无分你我,端在是否有真心而实践。
   在公元一九一○年之时,台南府有一姓姜的贫穷人家,在地方上的贫民区中,只落得茅屋一座,聊可避风雨而栖身,家徒四壁,勉可栖身。而夫妇俩年过卅,仅得一子,故疼爱有加,但因时局动乱,谋生不易,一家三口,仅能半温饱而度日。不幸,独子在襁褓时候,却有一次发高烧,两夫妇虽极力救治,但是,一则医疗缺乏,再则无钱延医,仅以草药救治。虽然终于救活了一条小命,但却因发烧过度,左脚萎靡,即为所谓之小儿麻痹症也。
   姜某为了小儿的医疗,百般无奈之中,只得卖妻筹措医药费,虽然救活了小儿,却破碎了家庭。而实际上,姜妻亦因不甘贫困生活,藉此摆脱贫困父子。此后,十余年间,父子俩相依为命。虽然小儿的生命是以惨痛的代价换回,但,人总有情绪无以宣泄之际,故此小儿之童年,亦青涩暗淡。及至廿年后,小儿成长,贫困之中,且又残障不便,养成他的内敛性格,所以头
脑非常灵明,对事理的分析,亦有其独到之处。所以,他能利用兵荒马乱的时机发取战乱财。
  而他父亲因常年藉酒浇愁,年久月深乃成酒精中毒,一日不可无酒,否则必大发雷霆,吵闹不休。姜某倒也颇能体谅其父心情,不但雇一少妇帮忙照顾老父,并且许以重利,请女佣能委曲求全,以尽照顾老父。人之为人,乃为感情动物,女佣先是为利所诱,才尽心照顾姜父,但时日一久,女佣与姜父产生了一段黄昏之恋。
  事被姜某知悉,他暗自欢喜,张罗一切,为父亲购置一屋安顿,并准备丰厚礼金财物,为父亲提亲;当时民生困苦,女方家人乐于收受厚礼而下嫁。而姜父亦在生活安定,有人悉心照顾,晚年得妻,而独子又能孝顺,病情渐稳而康复,并且安享天年。
   姜某继母,犹然在世,而姜某在乙未年寿尽之时,冥府据律编入聚善所一年期生,现已外放为高雄境内福神之职矣!
  此事例而言,姜某在世行事,身处乱世,作为自无忠之可言,但其孝心却无以否定,行之持恒,以残障之身,而力行孝道不悖,居功一级,但因其间仍有功过之评定,且其行为亦有以本身之利害关系而作权衡之手段,故以孝律二级功而叙,乃寿尽入聚善所短期生而成神道也。故世人应由此事例而明悟,只要一生能够知孝而行,并且不犯滔天大罪,则成神成仙易反掌也。
圣示:著书完毕,吾今日得能参着宝书,此机缘乃由于贤媳韩苏生之行功立德,以叩求保调,再蒙本堂 关恩师之德泽也。
又示:可传贤媳韩苏生进堂。(附注:此日仙佛降堂著书,其阳世媳妇有来堂恭接。)尔所呈叩事,吾加以释疑。(注「乃为奉旨着着之仙佛,在著书完毕,可与阳世亲人作「神人会晤」。)尔非为道考,此中有一段因缘:尔进道而修,且输诚坚心,因此夙世冤累进而干扰,故形成吾儿之变数及尔身体之磨。但尔道心吾颇肯定,所求三项因缘已述明,故无须挂虑,吾在权职范围内,加以周全之。
又示:贤生亦可请起。今日尔不辞远路赶来接驾,贤媳足堪为范,吾再叮咛之,在壬申年冬自有转化之机也。
七、至孝动天
武德真人杨 降
   在古今时运变迁当中,孝道精神,及其定义,亦有所演变。昔日,孟宗哭笋,卧冰求鲤,及至舍身喂蚊等事迹,仍传诵不辍,但其社会观点,乃因应时代而变。如哭笋之事,传于现代人耳中,恐将有所存疑。而舍身喂蚊,在目前亦可以蚊香、杀虫剂驱赶。因而,证明了一点,行孝道亦与时代观念有相关之处。
  在十七年前,板桥地方有一周氏女,自幼即生长于贫困家庭。故,吃苦耐劳,自小即养成颇佳之妇女美德。及长,虽非上姿,但因性情娴淑,颇得邻里美誉。后来,嫁夫杨某,乃为小康子弟,但,婚后却因结交劣友,造成涉足风月场所,染上不良习俗,最后,更因犯下票据法,而流落他乡。周女嫁鸡随鸡,理所当然必须与夫流浪他乡。
   如果夫妇俩同心奋斗,差可维持,可惜,其夫却因票据通缉,不能正常工作,而侧身于不良场所,更因此好逸恶劳,不肯安份守己,终于入不敷出。因而强迫其妻下海,踏入声色场所,以供其挥霍。周女本亦想挽回其夫前途,忍辱负重,血泪暗吞的过日子。孰不知,其夫竟变本加厉,行为日愈恶劣,周女难忍而回娘家暂住;却发现家中两老体弱多病,而手足之间又不和,家庭更形困顿。周女一时心痛如绞,暗自思忖:将父母所赐身躯糟踏,却让父母仍然受苦。与其既入泥淖,不如趁此机会为家庭尽一分力;她仍就外出操旧业,但已远避其夫,每月都固定汇一笔钱来供养双亲。
  其夫在妻子离开后,虽暴跳如雷,遍寻不得后,当然也想起岳家,但是他并不敢过份嚣张,就这样拖了一阵子。就在他无以为继,生活陷入困顿,狠下心要去讨回妻子时,却被警查获,而被移送法院归案。周女虽侧身风尘,但全心全意的奉养双亲,并且,心地朴实善良,礼佛朝圣,也颇共虔诚。几年间,她为父母买了一栋房子,储存了一些养老金,尽心的孝养、回报父母恩。
  以侧身风尘之中,周女就是一颗孝心,不但有了生活安定的福报,更曾度过二次劫数;一次是出车祸,一次是火警,她都能安然。是她的孝心,真诚的奉养父母,所以,劫数来临时,她有福报度过劫数。以周女的孝行,是孝律的第三级功,但是一颗心却是最可贵。
八、修道不忘行孝
东天效儒真人蔡 降
   修道子对于修持的心志,最为可嘉,也就是行持实践的工夫,能够确切实行,所以心志的坚定,是道子的必备条件。语云:「寒门出孝子」,大体出身贫寒的人,都能体会父母劬育的辛劳,也就能够知孝回报,济公活佛有宝训曰:「不敬父母敬何人?」活佛近在咫尺,不知孝敬而偏偏千山万水跋涉寻神求佛,岂非是本末倒置,亦可见修道者不可轻忽于孝也。
  在卅七年前,有一姓魏名振风的人,那年他刚好廿六岁,而且,机缘成熟,被同事引进求道。本来,在那个时候,社会经济不佳,民生较为清苦,魏某勤奋工作所得,也不过仅足奉养双亲而已,无能储蓄为自己往后打算。偏偏他的父亲又嗜酒如命,兼而喜欢赌博,而他上有一兄一姊,均已嫁娶,各自生活,而且也是自顾不暇。所以,魏家可说贫困度日。
   但是,魏某道心尚可,慧根亦佳,求道之后,除了精进自己修持之外,并且热心参与圣事。而工作方面,也就日愈顺利,丝毫没有影响家计,不过,他的父亲却愈加变本加厉,几乎无酒不饮,无睹不与的地步。魏某常常为此祷叩于佛前。唯,并无感应;幸好,并没有退了魏某的道心,事隔四年余,其父就因过度伤身而逝世。虽然,魏某竭尽己能,为父亲善后超渡,但是,他总觉得父亲生前犯过较重,而自己未能度父母入道,有亏子职。
如此自哀自怨中,有一日,其父托梦显示满身破烂,神情憔悴的望着儿子,然后,默然而去。魏某一觉惊醒,汗流夹背,到佛堂恳求老母慈悲恕罪,发心行功立德,欲度亡父出苦。并且,立志度母亲入道,庶免多造罪业,坠入地狱道。有此一念,他立刻加紧的解说道理给母亲听,并且不厌其烦的搜集浅白的道理典故给母亲看,闲时并加以解说;在佛堂开法会时,乃诚恳的要求母亲随去参加,并诚祷佛前,恳求仙佛赐予开示。终于,他的孝心感动了仙佛及母亲,顺利的求道,而母子同修大道。另外,他的布施,也与日俱增,为的就是要回向父亲,超拔出苦。
  在一年半后,仙佛借窍开示,谓其父受此超荫,已脱离冥籍而进入聚善所修真。魏某的孝心,以及他的行持,在七年前,终于功果圆满,上天老母懿准回归理天,果证协办收圆仙吏之一。
  这个案例是一个启示,行道不退,孝心厉行,可谓修道不忘行孝,此在孝律中,以超先出苦,为孝之大事也,居功第一,故,魏某不但顺利度了父母,并且,也让自己的道程,功德圆满,回归理天,世之修道子理宜勉之哉。
九、行孝不忤
南宫主秘林 降
  人之生,各具其性,有者暴烈,有者刚愎,有者柔懦,不一而定,是以故,语云:知心好相处。为人子者,亦如是也。行孝道,先顺亲心,曰不逆,则事亲谦恭礼敬,和颜悦色。
  在廿三年前,宜兰地方有吴某一氏,本是地方上游手好闲出名,乡里之人,恶之如嫌臭均避而远之。但,吴某虽然不务正业,而且为非作歹,却有个优点,不敢让父母知道他的素行,而且尽量的奉养双亲,极尽物质之供养。但是,纸不包火,吴家双老终是听闻邻里传言,得知儿子劣行,大为震怒。俩老着实的将儿子诉斥了一番,并且,往后不再接受儿子的供养。这一来,吴某大受打击,在外面因心情恶劣,多喝了一些酒,酒后与人冲突,起先,只是互殴,打到后来,吴某力有不支,被围殴成伤,送进医院。
  在治疗期间,因见同院病患,都以幸灾乐祸的表情,指指点点,及至见到俩老来探视,才稍微收敛。而其双亲来探,一则是关爱之情,但是却也难掩尴尬的避开同院病患之家属。当吴某发觉到双亲刻意的这种情形,才豁然了悟到是自己的行为让高堂二老难堪,而双亲的一份关爱,却必须去面对那些揶揄的眼神,至此,也下了决心,要让父母能够不蒙羞,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让父母面对乡亲难堪。伤好之后,一则尽心孝养父母,除了必要的时候才会出门,以少是非,并且,投身远洋渔船的工作,所得除了己身花费之外,尽皆汇回家中。到了卅一岁那年,他才回家,自己从事面摊工作,因为时日已久,乡里中人也淡忘了他的恶行,因而他的人生,尚称平顺的度了过来。而且,在一段时日后,娶妻杨氏,虽非上等人家,但是也算端庄,知行妇道,未几得二子一女,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注:本篇是个平凡的故事,在人世间,几乎处处可见,但,值得一提的是吴某内心良知,以及存在的孝心。他从歧路中猛然回头,确实的做到了孝律中第四级的孝道,因而,他从一无是处的恶徒,到成家立业的一个标准丈夫,这就是人道的实践,为人处事中,什么大道理,没有人道的基础,就会流于四不像。所以,众生应从人道之孝做起。
圣示:著书完毕,神人晤会,可传吾儿进堂。
又示:今日两位贤儿不辞远路,诣堂接驾,可见孝心。尔等心志纯净,一心念佛,吾甚慰,且尔等输诚助道,佛道二门,俱皆有功,可谓历代先人俱蒙其惠也。今日会晤特此为勉,两位贤儿请起。
又示:(阳上子孙叩问母体事,得圣示如下)无须罣虑过深,自有其数也。
十、媳妇不孝恶报
东天学德真人张 降
  夫,媳妇之不孝,易使翁姑之日常生活失序。盖,妇道主理中馈,故必须于一家操持之中,面面俱到,属最难而必须做到者;因而,古来贤媳均受褒表,其来有自也。
 在十八年前,台中地区有林氏女,颇受高等教育,而且家道富裕颇受家人宠溺,乃养成娇纵习性,并且,本身有一份颇不错的职业,因而有意无意之间,常流露出刁蛮脾性。后来受人引介,认识一位曾姓青年,亦属青年才俊之流,任职于金融机构之中。两人论及婚嫁前,林女即已言明,婚后夫妻俩各自就业,不理家务,并且不得以大家庭方式生活。
  曾某昧于情爱而答应,两人婚后果然依照林女所希望的方式过日,而曾家二老,本就溺爱儿子,对新媳妇也就爱屋及乌,不忍加以呵责。但是林女却变本加厉,不但家事不理,且连最起码之洒扫煮理等,都一概不沾,任由大小姑及老妇处理。这还不算,生了一个小孩,竟因不能忍受小孩夜里哭闹,打算托人照养,还是曾家老妇不忍孙儿外人带养,自己要来照顾着。数年来,林女不思已过,凡有不顺,动辄迁怒于人,与小姑、翁姑等不和吵闹,几成家常便饭,邻里之人,常以天道不公,恶媳不报,而时生感叹着。
就在一年夏季,林女因骑车发生车祸,感染恶性伤风,辗转病床,几近三个月,在此期间,病魔沓至,折磨了一阵子,终于不治。
注: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人间事,有因必有果,曾氏家人与林女之间,因果成缘,固是不错,但林女生为人妇人媳,不能克尽妇道,忤逆其行,日积月累,终于上触罚恶之司。以其行为乃犯不孝之律第二级,加以惩处,在她与曾氏家人的因缘了结之时,使其受报,以昭炯戒孝道于世人之重要也。
圣示:吾受侄儿何生风庆之超荫,得蒙关恩师之保调,列位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始有今日参着宝书之机缘也。
又示:吾侄风庆,秉性热忱助道,数年来,一志不退,甚为可嘉者也;今日,吾借着书之便,加以慰勉之。
十一、侍病不怠,至孝感人
南天监察神王 降
  俗云:「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见侍奉病人是一种非常艰辛的工作,除了必须要有爱心及耐心外,更必须抑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和颜悦色的对待病人。时常可以见到许多为人子女者,在尊亲久卧病床之际,就争相吵闹,为了财产;或者为了各自利益,不得不装扮孝心,勾心斗角。油然令人感叹至亲不如身外物。
  在卅六年,嘉义地区有一个老翁姓江,一生勤俭,倒也积蓄了一些财产,与老伴吴氏虽然克苦耐劳,但身康体健,日子倒也无虑。夫妇俩膝下有三子二女,大都就职在外,长子已娶,次子出远门,而参子却有些游手好闲;二个女儿俱已出嫁,生活尚称美满。
  孰料,一日江老早起散步,不慎踏入沟渠,跌断脚骨。于是,辗转病床,一拖数月。而在此期间,就由老妇人一手照料;女儿女婿尚称孝心,偶尔回来探望,送些财物以为安慰。而长子却乘机要求母亲能够资助他生意上的资金。而老三更糟,不务正业;在外惹出麻烦,还要老妇人出来收拾。不过,这些事情,江老都蒙在鼓里,以为儿女都好,有来探望,独独次子未知何在?因而老翁出院之后,颇不谅解,就将全部儿女招回,并将所有财产分配,女儿得些现金,而长子参子均得不动产,就只有次子仅分得比女儿多些的财物而已。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二老夫妇轮流住在三个儿子的家中,久而久之,那二个分得最多的儿子开始出现怨言,有些不乐意接回二老。只有次子,虽在外就职,却很尽心,当轮到自己奉养父母时,必定请假去接回父母。而轮到兄弟时,也会自己送父母过去。有一次,他的母亲在老三家住时,因被那个不长进的儿子气病了,老年人气衰,容易产生血压及心脏等疾病,而这种病又是长期且耗费颇大的疾病,因而两个儿子都不大愿意接回父母。
  这时次子即因努力的工作,求得表现,受东家器重,升任要职,因而他有能力就将父母接回长住,尽心侍奉。并且,他又与股东之女,亦任职同公司投契交往,结成夫妻。夫妇俩尚可同心,克尽人子之道。而其岳父,更因与原合伙人拆伙,另成立公司,并因其女及婿均熟悉业务,而全权使其等处理。江家次子为人笃实,颇知上进,在事业有成之际,对父母更是不敢稍怠,在其母发病之时,尚且彻夜不眠的服侍、观察病情,深恐有个措手不及。这个孝心,使得他能够真正对父母的侍养。
注:孝心,有时会被利益,或者利害冲突所掩盖。但是,每一个人,对于怀胎十月、乳哺三年,教养十年,父母劬养教育的恩德不能深记,甚至背弃不顾,这是一种人不如禽兽之劣行;羊知跪乳,鸦能反哺,世人深思。而以江家次子能够身体力行,兄弟不能为、已身一力担之,行孝不落人后,不敢忘父母恩德,不敢记父母刻寡,乃是有真正体认孝道,为孝道律中二级功。是以,他能渐渐平顺受人生坦途之福报。
圣示:吾深受胞妹宝贵之助,乃得列位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及于今日证道,参着宝书,顺此示之,以作结缘。
十二、克绍箕裘
修德真人符 降
  语云:大孝扬父母。这是说明人生在世,为人行事不可使父母蒙羞,并且要作到让父母引以为傲,才能算是实践孝道。有俗语云:吾家之千里驹。意即使父母深觉儿女光宗耀祖而欣慰。目前时代结构迭有更替,思想观念亦不若昔时守旧;年青一辈,大多不愿守成家业,而欲凭借自己才能志趣,发展前途。因而,两代之间,划起鸿沟者,比比皆是。
  约在廿余年前,草屯地区有一李姓者,家中经营油料食品行,在大约卅年前,社会结构在农工业转型期,这一行业,倒也吃香。李某经营着这一间店,有声有色,不旋几,即已在街上置下店面楼房。他有两个儿子,长子生性属浮躁逸荡,因而没多久,即因与不良少年为伍,身入囹圄之间,而其次子,稍嫌智钝厚道,不会佚乐浮华,故常年在父母身边,也学得一些制造食油及渣料等手艺。李某本意想将店中事务交给其次子经营,但眼见他几乎厚道的笨拙,担心他不能维持辛苦所创立的基业。因而一直等到其长子出狱,才将事业交给两兄弟经营,自以为如此才够周全。
   孰料,其长子不改其性,将大笔钱财,投入声色行业,不愿顾理家业。而其次子却老实经营,而且作生意斤两不偷,童叟无欺,虽然有时吃亏,但生意却日日兴隆,大有超越乃父经营时期。只可惜,李家长子却如败家子,光从家里挖出大笔财物,投入无底洞中。所幸,其弟尚称忠厚,并不与兄长计较,默默的看守着家业;还是后来李某看不过去,将财产分成两份,兄弟各一份,而要求其各自营生。
李家长子一得到财产,马上离开家中,自行去发展他所谓的娱乐事业;而李家次子,却仍然依着父母经营油料行。直到如今,李家长子几乎已是落魄穷途,四处为家。而李家次子除了因油料行已不符社会需要而汰除,但他已是家业有成,俨然地方知名之士。
注:这件事明显的标明了兄弟俩人的善与恶;长子恃财势不能继承家业,不但上触老父,并且其行为乃属不孝律典之第五级过,终于落魄以度日。而李家次子,虽然拙朴,但是善慧其心,克绍箕裘,将父业光大,并进而青出于蓝,可谓孝道第三级功。因而,人生福运不衰。其来有自也。
圣示:著书完毕,今日吾有幸回堂参着宝书,一则感谢本堂 关恩师之慈悲教诲,再则亦是柯生之善慧,叩求保调吾入列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而释冤。吾亦感念于心也。今日,且蒙柯生赶来接驾参鸾,吾更是告慰于怀,尚请传进内堂。
又示:今日吾得证神道功果,可谓端凭贤生助力,吾藉此机缘致谢,再则,吾眼见贤生圣凡俱有受到困扰,特予赐勉开示:
一、道程中有许多假象,附着日常事务间,似是而非,藉以考磨道志。贤生善慧有余,但较有蒙蔽,故易受蒙惑也。
二、业障消时气象新,运由晦涉志难伸。贤生日前尚有困扰,但是今非昔比,今日的贤生,比昔日已大有进步,故亦将缩减甚多不必要之困扰矣!
三、事业、婚姻、人生运,总在运数之中,只要记得不强求,虽无所得,亦可绝无谓之所失也。
又示:贤生可另有事要禀陈。(信士柯生禀:有何事可为 恩师效劳?)
圣示:贤生有此心意吾拜领,前蒙助力,受惠良多,此后可自行进修。
十三、修道明理须知孝
协办司礼神许徐 降
  修道者首要条件即在智慧之开悟与否,须知,际值末法时期,道降火宅,运应在家。是以故,一般众生,随处可得闻大道,而修大道。亦实时运变迁法亦迁;修道已不再局限于出家之空玄两门而已。在众生之中,修道,则人伦之道,明理之道,如果不能实践,则己不立,道从可处生?将永无见性之境也。
  在卅二年前,花莲地区,有一黄姓人家,育得三女,其中,么女因工作环境关系,十七岁即受引渡入道,廿岁即已清口立志修道;在廿二岁那年,相亲成缘,嫁到潭子李氏家中为妇。李某乃一公务人员,因属知识分子,平素常以神佛之说、因果轮回之论,乃是劝善之宗教,而信守仁义即可,不必修道;此为一般众生多数人所俱有之心态。
  而黄女初入李家门,见丈夫虽不肯修道,但亦是中规中矩,为人笃实,夫妇俩也着实恩爱了将近十年,育有二子一女。后来,黄女坚诚的向道,每天俱皆抽暇在道场中服务,就有疏忽了家庭的照顾。更因李氏双亲将家产过继给儿女,因而每年都会在黄女这边住个半年;也因此家庭风波开始闹起。首先是李氏二老不满媳妇没有尽心照顾家庭,接着是黄女嫌二老差遣她宰杀牲畜,以饱口腹之欲。因而,使得李某成了婆媳之间的夹心磨。最后,更演变成黄将二老及其夫买回之荤食丢弃。
  这一来,惹恼了李家三代,一力禁止她再去道场服务及修道。而黄女却四处投诉友人,谓其夫家阻道谤道,更各走极端的以这是家庭考,而更加虔诚的随着道中四处办道,竟有一连七日不归家门的时候。其夫以黄女不能克尽妇职,向家事法庭申请离婚;在传讯李家上下三代作证之下,终于判准离婚。而李某本性尚称善良,法庭判准离婚后,他给了黄女卅万元的赡养费;起初,黄女觉得如脱桎梏,虔诚而全心的修道,更住进道场,有如舍身一般。
但是,以她的偏激心理,在某些道场中,不得人缘;而时日一久,总有空虚感。而且,在一次的重病中,乏人照顾时,油然兴趣思念亲人的感觉。可是,为时已晚,李氏家人,已不再接纳她;黄女时常在佛前以及人前诉说委曲:谓她一心向道,谁知神佛不佑,落得孤独一人。这是真的神佛不佑吗?知道内情的人,油然慨叹,修道执着,恐怕那些苦工白费了。
注:黄女的道心,是可嘉!她的奉献精神,也是无可疑义,所以,她的前半生,幸福美满,能够圣凡兼顾。但是,久执成迷,修道者不能明悟人伦之理,忤逆尊亲,而且,为人媳妇,不能克尽妇职孝道,如黄女已犯下不孝之第四级过。因而,道程之中,成就尚在未定之前,已多了一层果报,增加人生运之波折,对道程更是形成无以伦比之牵掣,以及阻碍,深愿世之修道子明悟。
又示:吾深蒙阳世贤夫之造立功德叩求本堂主席 关恩师之保调,乃得列位「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并再通过证道考核后,今日有幸参着宝书以劝世。
十四、身体发肤不敢损
西天绶冕菩萨王周 降
  今昔观念有异,时代变迁之中,思想适应时代潮流,总是无可避免,但是小枝节可以改变,大原则却是不可悖逆。比如说:昔时人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损谓之不孝。因而,古人长发供皆不剪,任其蟠延。际值今日,西方文明东渐,发长不能整洁,故加予梳理,这改变,当然无伤大雅,可以接受;但是身体受之父母,逐渐成长而定型后,若有毁损,已难再生,故,珍惜不敢使之受损毁,殆为无可改变者也。而其毁损,原因颇多,唯,大致可分:因公(有不可抵抗之原因)毁损。因私(没有必要,或可以避免者)毁损两大类。
  在廿六年前,高雄地区有许多眷村,其中有一胡姓人家,膝下有三子,排行老么者,自幼颇为任性,不喜读书,其父兄乃将之强送入军校。严格的规律,使他有所收敛,但是,及至他分发部队,晋升干部后,原性不改,故态复萌,而且,因有带兵,更显出桀傲不驯。
有一次放假时,他在外游荡,因平素已大声喝叱习惯,形态上不免嚣张,被许多市井少年围殴。原本散了也就无事,但是,他越想越气,越气越不甘心,竟在军中唆使及利用职权,在一次放假时,带了几个人,找上了以前殴打他的人。双方一碰上,就不像以前一面倒的单纯,一场混战下来,那些市井少年不支,因而弄得刀棍齐出。这一来,胡某等人,有身负刀伤,有受撞击内伤,而胡某更是刀棍齐中,损了一条手臂而成残障。事经军警联合查明真象后,胡某还受了军法审判。
注:这是典型的例子;少年人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圣人早有明训,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更何况意气之争,纯属血气,而逞匹夫之勇,上无以对国家父母尽忠孝,下而造成社会治安问题。如果每个人动血气之前,冷静深思,岂不是可以减少许多纷争,更可以珍惜自己有用之身,而不致触犯不孝之罪。如果,你是身负家计,在工作岗位上,因公毁损身体,尚可落得一个忠字,以及抚恤。所以,世人切宜谨慎,身体受之父母,应知珍惜之道。
圣示:著书已毕,吾作一简介。吾在世姓周名靟,嫁入王家,自惭生前无功无德,过世后叨蒙阳世贤女儿之知以造功德叩求本堂 关恩师之保调,列位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邀天之幸,得能顺利通过证道考核,而证道西天菩萨果位,始有今日参着宝书,与众生结缘之幸也。
十五、细心顺察孝之道
景云菩萨柯 降
  在目前人心功利为上,亦因社会结构之变迁,因而人人大都以本身利益为考虑重点,甚至亲如骨肉手足,亦不乏其例者。因为风气使然,竞相感染,孝道之意义,今不如昔。虽曰社会结构之转变,但人心之功利,难辞其咎。
  七年前,桃园地方有一姓高者,五十八岁即已过世,但其逝世后,有三四位亲友均梦其身穿福神之装扮;因而事一传开,人人均传诵其乃死后成神,为一生能知善体亲意,不件违逆乖悖之事,所得美报。
原来高某仅乃国小程度,粗浅识字而已,以作水泥工为生,差堪温饱,不能富裕。但,他很勤劳,而且节俭,并且一技在身,勤俭终可小康,为何仅足温饱而已?原来,他虽作粗活,但是很细心,每当父母有所需求,他都能尽力的达到父母愿望。尤其,曾经为了父母担忧其弟与人车祸发生纠纷,而忧心如焚之际,他毫不犹豫以重金礼聘律师辩护和解,并一力承担费用,以解父母忧烦。这种孝心,点点滴滴不易显现,但是人不知,鬼不觉,却受天心鉴纳,一一录志。所以,在他寿终正寝之际,由三四位亲人印证,已得超升神道。
注:人之孝心,首在由衷而发,有所求,有所为,有所不得不为,纵然一生都有奉养于双亲,仍不能属于孝道。在孝律中,仅属于基本孝道;仍须视事而计功。但,由衷行孝,却可按律计功,如高某者,虽属平凡小事,但其真心,且细心为父母分忧解劳,已达孝律第三级功,故可得证神道。
圣示:著书完毕。今日藉此机缘,聊作简述:吾在生姓柯名秀凤,得蒙阳世贤儿李生贤宝之造功德回向,叩求本堂主席 关恩师之慈悲保调,而能列位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再经后因有求道,自惭未能进修,差幸贤儿等尚勉力精修,如此之荫,庶得顺利,届期进修而通过证道之考核,并得证西天之景云菩萨果位。
又示:今日开着宝书「孝之律典案例」,荷蒙 关恩师慈悲,赐准安排降鸾,参着宝书,而可在鸾门传真,共结善缘,一则以尽劝化之职,再则亦为会晤众生,以宏扬度先人出苦证道之功德也。
十六、大孝扬父母
潜德真人吕 降
   人生于世,各有习性不同,而且,七情六欲左右人之喜怒爱恶,因此,言行之中偏颇而不易受人认同者,比比皆是。亦因此,毁誉由人。语云:众口烁金。人言之可畏可见。故,为人子者,能涮洗父母不名誉,而显扬父母于光荣名声之中,可谓孝道也。
  在廿六年前,南投地区有一黄某者,为家中长子,而其家道属贫困清寒,端赖父母做工为生。黄某下有一弟二妹,因此,黄氏一家六口,为生计减衣缩食以渡日,黄某之父,又嗜赌如命,每有较宽裕之工资时,就难禁手痒赌上两把,又十赌九输,因此闹得家庭时起风波。而黄妻因亦有受雇于工地作工,再逢丈夫不长进,心绪起伏不定之间,终于发展出婚外之情;在其老板蓄意诱拐之间,勾搭成奸,一过就是好几年,而且,几乎演成悲剧。
  幸好,在黄某上医学院时,其父母终于顾虑到子女前程而各自收敛;男者戒赌,女者不再外遇,斩断孽缘。但,夫妻间隔阂已深,一时亦无法融洽相处。直到黄某医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进入公家医疗机构服务之时,夫妻俩已有五年时间分床而居,如同陌路,黄某眼见父母情形,哀痛于心。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慈善机构的作业,因而每月固定数仟元,以父母名义捐助,而社会急难救助,也是以其父母名义行之;时日一久,受惠者有人登门致谢,黄家二老才明白儿子默默的代行善事。而事情传开后,邻里中人,对黄家二老也不得不改观。虽然有人知道他们的过去事迹,但是摆在眼前的事实,黄家二老俨然已是慈善长者。而黄某的仁善心及孝心,更让他自己人生运程平顺,青云直上,在公家机构服务五年后,自行开业执医,而能奠下一个深厚的事业基础,娶妻贤慧,并已得有一子一女。
注:人生福报,虽有定数,但,俗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所以,相对的,自求多福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行善。而,黄某苦心行善,为父母洗涮不名誉的往事,并且让父母善名在外,这种孝心,已得孝律二级功,因而福报加深,两代均得福庥。
圣示:著书已毕,吾作一简介。吾姓吕名明宏,乃蒙柯生明生之造功德回向,叩求本堂主席 关恩师之保调,列位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乃为四年期灵修士,再蒙柯生不弃,一再造功德回向,庶得提早缩减修限而通过证道考核,位证潜德真人之果位。忆及吾与柯生乃为累  世冤欠,虽前世彼有亏欠于吾,但此世吾则受惠于彼良多也。此段冤怨之因,结成善恩之果,实拜谢本堂 关恩师慈悲之赐也。否则,吾与柯生冤怨缠扰,几时可休?乃藉此著书良机,付嘱吾实例以示众生。
十七、遵母训、免横祸
西天真修菩萨 降
   俗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其意即在要世人能够明白人生历练愈久,所经受的事理考验,有其心得,而年轻一辈少受人生之挫折,心境无以深刻体会种种事理。所以,老一辈的言行,有其不可轻忽的经验心得所在也。而年青一辈血气方刚,处事不能圆熟,较易败事也。这句俚俗之语,应用于晚辈,能够深深的体会亲长教训的苦心,亦可谓孝道表现矣!
  在四十五年前,台中地区有一位罗某,自幼即放荡好逸恶劳,每日均在市井游荡,不务正业。其父因出远门,一去不回,就只剩寡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他及一个弟弟。罗母见长子游手好闲,而且与市井中人往来频繁,深恐长子步入歧途,因而唠叨着要儿子少与那些人往来,并要求儿子不要与那些人聚在一起花天酒地。因为,罗母见这一群人喝酒是,有酒不醉不归,而每醉,均大吵大闹。乃心性警惕,唯恐儿子在酒后出事。
   罗某虽然不满寡母唠叨,但因生性尚知孝道,故老母训诲倒也谨记在心。虽然时常聚在一起,但每当他见大伙儿起哄,必然找借口先行开溜。直到卅岁那年,罗某仍然一事无成,但是他却因能敬谨的遵守寡母训诲,因而在一次一大群人有七八分酒意中,有人提议去逛逛街,却因酒意加上人多势众,卯上了路边另一伙人,而演变成斗殴,伤了好几人,并有因伤重致死了两个人,最后遭到警局的通缉而受逮捕;他幸免而脱此一劫。因为损友一拍而散,罗某才能认真打拼,从送货员到目前的自己有一家店面。生活虽非很富裕,却也安乐而充实。
注:孝道分成很多种,而实践的过程,也因人而异。是以,天律有孝道律例之等级区分。本例,罗某大体而言,不算好人,也不算个孝子,但是,他能够牢记寡母的训示,因而脱过一个可能遭受杀戮或牢狱之灾的劫数。这也是他能够心中有母的最基本孝心,才能够得到福报,免除了灾难,而在往后的人生中,尚且平顺,而日渐发展。他的孝心,只是基本的孝律,不能算有功,但是,却仍然有福报,孝道的精神,其力宏且巨,由此可见一斑,世人尚宜勉之。
圣示:著书完毕,吾略述数语,以与众生结缘也。吾乃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之灵修士。冠夫姓王,本姓陈名印,荷蒙 天恩师德之眷顾,今已证道「西天真修菩萨」果位。因而,在此也深感颜生昆龙及陈生淑真之造功德回向,叩求保调,乃能得有今日之参着宝书劝世也。
十八、雷殛不孝子
南天雷部周天君 降
  雷部除风雨雷电大自然配合时序之执司外,隐隐有执法以昭彰天律谴责之意味。盖雷乃阳刚至极,故以其执行惩罚不法或乖逆人伦大道者,颇收大快人心以及震吓作用也。
  于民国廿七年间,在如今台省土库地方,有一农家子弟姓张,平时勤于工作,虽已年近卅岁犹未娶亲,上有寡母及一兄一姊,但兄为谋生外出,常年之间时时客居异乡,而其姊早已他适,故张家仅母子相依为命。
  起初张老太太时常外出串串门子,与左邻右舍闲话家常,及至张某受媒妁之言,与一何女认识后,因已过适婚之年,颇生急切,很快就迎娶进门。孰料小夫妇俩婚后颇有不孝之处。比如只顾自已享乐,未能顾及寡母孤身在家,而吃食穿用亦以自己优先。而当时他们仍属贫困家庭,因而张母在乏人照料之下,身体日益衰弱,终致病倒。而俩夫妇仍颇不答理,自顾享乐,置老母于病塌之中。至其兄闻讯回来加以斥责。孰料张某以自己所赚不多,不能照料老母为由,与其兄顶撞。终于使其兄将老母接在身边,以期就近照顾。
张某夫妇俩自以得计,摆脱包袱,暗暗欢喜。孰不知其忤逆不孝之行,数年间均被监察神祇所明记。待其运数显出晦暝,而命象中有劫数时,正是一个大雨天,张某在田中工作,骤然大雨之间,雷声一响,张某被殛毙田中。
注:孝为百善之先,人无孝心,岂能对长上恭敬;对同事信义,更无道德羞耻之心,乃为罪恶孽生之始。因此人之不孝,均将点点滴滴记明。如张某者累积不孝之行至一级过,则天谴立至,以雷殛之报,世人尚宜慎而明之。
十九、卖身全孝道
西天彩风菩萨 降
  炎黄士冑常有俗云:自古侠女出风尘。所谓仗女其义甚广,但概略而言,不外乎节义而已。风尘有指于红尘十丈之人间,也有指于风花雪月之场所。此之所以言风尘侠女,乃在其阅人之多矣!但是小家碧玉为全孝道,自愿舍身入风尘,则其意义又自不同。
  目前社会有功利之笑贫不笑娼,这种不健全之观念下,有许多爱慕虚荣者,假冠冕堂皇表面理由,而遂行物质享受之目的。当然这是一种自甘堕落的行为,但是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身入火坑的作法,其毁誉又是如何?吾即是要简述其例。
  在日本国大坂市,有名玲子者,乃生于贫困之家,在日本当今经济的超强大国中,其低收入之困苦,再加上物质消费过高,如果一旦家庭之中骤遭变故,实在不堪设想。在玲子十六岁时,她的母亲罹患重病,有一阵没一阵的拖着,终于由轻微的肺病导致咯血,必须住院治疗。但是一家四口以父母帮佣为生,两姊弟尚在求学之中,实在无以负担如此医药费用。其母有一远亲辗转获知,乃建议由玲子入风尘场所,以借取巨资医病。一则家庭困苦,再则实在需要钱财。玲子终于在父亲的同意下,及自己一知半解的踏入声色场所。
岁月飞逝已是三年,玲子不但还清了母亲的医药费,还有些积蓄。她从中领略到赚钱的容易,以及钱的重要。只是心灵中对人前卖笑人后哭的声色生涯,有莫名的恐惧。在往后的二年中,她为父母买了房子,也存了一笔为数可观的财物,可说是尽了孝道。但是在这五年中,她不知虚情假意的骗取了多少人的钱财。其中有一位渡边的年青人,在商社作外务。为了博取玲子欢心,亏空不少公款,而后知道玲子并无真心的对待,竟在一次酒后,失去理性将之毁容。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一生中玲子却将在黑暗痛苦中过活。
注:以本篇案例而言,玲子出于一片孝心,身入风尘,事属不得已卖身全孝道。在天律孝律中属首功,本该有福报,但是她的卖身行为错了,她不是单一归属于某人,而是侧身于火坑中,以色相图利,日积月累无数的怨因,抵消了福报。而声色场所中因缘尤其复杂,终于导致不幸。是以故孝道的行为,仍然必须受囿于道德的规束之内。否则一片孝心,可能换来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尤其侧身于声色场所之中,倡淫之罪不可免,功过须抵,则难以言功也。
圣示:著书完毕,吾简略自我介绍:吾俗家姓名冠夫姓为吴苏有。荷蒙本堂主席 关恩师之赐准,吴生振锋叩求保调列位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天恩师德深沐,今日始得有幸参着劝化宝书也。
又示:吴生可有事呈禀。
吴生:一、弟子的儿子脸上胎记叩求恩师消除。二、恭请恩师保佑族亲皆能向道而修。
圣示:一、此事吾略可周全,但依其像而言恐难尽除,唯使之不显突兀则可也。二、尔父子机缘福慧较厚,当能有见及此,吾尽予周全之。不过转告尔父机缘天定,强求不得,吾赐助之力亦转化不大,只有尽赐助而已。
吴生:九玄七祖中尚有未受超拔者否?
圣示:已无。
二十、行孝即为行道
东天紫霞道姑陈 降
  修道者,有修心养性之谓,亦即律己于道德规范之内,正己而化人,有颇多修道子,在孝道这一关上,让人诟病。常有人讥讽曰:「修道不知孝顺父母,基本人伦之道已失,谈什么修持大道」;是以故,济佛有宝训,堂上活佛,你不敬,敬什么?由此可见孝道在人世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德目。不管你是修道人,还是达官贵人,或是大企业家,如果不能遵行孝道,那么很容易让人轻视。
  在七年前潭子地区,有一陈姓妇人,夫早逝而寡守,以苦工养活三子,至十余年间,含辛茹苦、坚贞不移,而且受引渡入道求修,在其长次二子服完兵役后,已能独立谋生后加以引渡入佛堂,最后一家三子俱皆随母入佛堂修道。照理讲,这么一个坚贞的坤道,本该福报丰厚才是。孰料她的三个儿子,除了次子外,俱都不大孝顺,虽然长参二子,均有求道,但心性易受诱惑,迷于赌戏及声色之娱,让陈氏颇为懊恼,虽然在道中已数十年,多少亦了解到家庭为何不能齐家而办道,是有前因所致,但总难勘透,吾藉此著书之便,加以开示。
此乃陈氏夙世以来所种不孝之因;在三世前,陈氏为富家子,为人功利现实,凡能为已所用,即特予拢络,甚至为了己身利益,可以不顾父母,其间其父即因为了家业不肯割舍,竟被其子忤逆,而卧病数日,其母却因较有护短之心态,时而护子,却有时又与夫连成一气,在这个因结中,父母过世后,他未加以善为处理身后及祭祀等事,这个因一拖,拖了数佰年,到此世,陈氏才了结成果,其父转为其长子,其母转为其参子,两代立场互易,而各了因结。
注:因果形成,本是一个定律,按陈氏三世前其所犯不孝之过,已属孝律中一级罪,而牵连数佰年后,陈氏求修大道,隐然有成,此世妇道并建奇功,按理本该理天证果,返回无极有望,但这个不孝之因未了,终难成就证果,故以此考磨,以了其因也。故吾奉劝之,修道子,孝道之心,不可或忘也。
著书完毕,吾圣示几句,吾生前姓陈名树梅,多蒙贤妹陈淑真之保调,造功德回向,始能得蒙天恩及师恩加被,列位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并顺利通过证道考核,果证东天紫霞道姑,而参着宝书也。
二十一、孝媳成道
东天元云道姑郭 降
   俗云:「久媳熬成婆」,由此句俚俗之语,即可见媳妇之难为,盖因为人媳妇者,从踏进一个家门开始,就几乎注定了与婆姑等对立的立场,因而自古以来,婆媳之间与姑嫂之间的争执,破坏了许多美满的家庭,也因而更凸显了孝媳的可贵。
   在廿五年前,彰化地区,有一王姓少女,本身自幼即因为么女,而颇受父母疼爱,可惜的是,自幼即体弱多病,也因而时常到寺庙去上香、参加法会等。在十九岁那年,受到同事引渡,进入佛堂求道,种因于自幼即时常膜拜仙佛,因而她求道也颇其虔诚,只因体弱多病,正在考虑是否舍身办道,准备清修之际,其父有一好友姓鲁,有一儿子乃留学生,学成归国,正在适婚年龄,两小一见,互为投缘,最后终成眷属。
   俩人婚后,因双方家长,颇有交往,故王女嫁进鲁家门后,倒也颇得鲁氏双亲的疼爱,可惜王女体弱多病,不但无法帮忙丈夫的事业,甚至比较粗重的家事都作不好;时日一久,鲁氏之母,就有些微词,脸色开始不悦;到最后已是人前人后加以指责,并常以王女在佛堂奉献,而不能打起精神作家事,更以素食为戕害身体健康为由,时加斥骂。
  幸好王女善慧之根基甚着,虽受婆婆责骂,暗自警惕,不敢顶撞,甚至不敢告诉娘家及丈夫,只自己极力两全其美的作事;并且在佛前一再叩求,赐予坚心毅力,面对婆婆的责难,十数年来,她尽心尽力,虽然无能扭转婆婆的成见,但其夫终能体谅,让她深感足以支持的安慰。
   在其婆婆寿元将尽的四、五个月当中,卧病在床,王女仍是很尽心的奉侍婆婆,尤其在弥留之际,她更是伴着丈夫,守在婆婆身边,那一阵劳累,不但没有将她原本耗弱的身体拖垮。相反的,在忙完婆婆的后事,她反而身体日愈健康,少病磨药石之苦,直至她从媳妇到为人婆婆之际,她都能谨记住为人媳妇的职责,并以此传训于儿女。
在她寿终正寝之后,立即蒙理天仙吏迎回无极,以孝媳立范,不悖修道,这个孝道与大道原本即是一条并行线之内,不但并行不悖,不会冲突,更可能是修道子的大助力,以王女为例,一生修道为人之妇,克尽妇职,尤其孝道之实践,更是昭彰妇德之懿行,以此居孝律之一级功,阳寿尽时,直超理天矣!吾述此例,深愿世之修道子,有所惕励,孝道不可不行。
圣示:著书完毕。吾乃东天元云道姑,生前姓郭名查亩,深蒙天恩师恩加被,在吾阳世亲女吴生美华等之叩求保调,入列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并顺利通过证道考核,庶得今日参着宝书之幸。今日尔等更能输诚接驾,亦为可慰,可传进堂。
圣示:尔等日来颇称运势渐转平稳之际,须知人生劫象无常,善因弭厄难,此为慧果福报。善因终必成慧果,则如恶因必成厄缘之果乃为因果定律也。
二十二、不知孝无以知忠义
南天监察神蔡 降
   夫孝道乃人伦之大本。为人处世之美德,俱由此孝道之实践始有所衍生也。换言之,人不知孝道,则其品格言行,甚至道德均不能有完美之表现也。
  在卅年前,新竹地区有一吴某者,当时已约为卅岁左右之壮年人。其人颇有小聪明,思维灵活,心思缜密,因而人际关系亦调整得不甚差。人之于世,事业之求发展,不可讳言,来自朋友间之助力,有其不可轻忽之力量。故吴某因为人尚能广交朋友,事业之发展,倒也差堪人意。
  他是属于从事掮客生意,买空卖空,赚取差价及佣金。有二位朋友,一姓陈、一姓吕,前者为电信公务员,后者在警界服务。三人堪称莫逆,而二人对吴某生意上之提供助力亦甚不小。有一次三人拟议合伙标购某一单位之废铁设施,而因陈吕俱属公务员,拟由吴某出面标购买卖。正巧这个时候,吴某父母由乡下来探望儿子,因看不过儿子的花天酒地,而时加斥责。但吴某不但马耳东风,甚至出言顶撞,丝毫没有为人子者之孝心。而陈吕二人也曾见过这种情形,也仅是半开玩笑的劝慰几句而已。终于吴氏二老气得回去乡下,眼不见为净。
三人合伙所标下的废铁,顺利买卖,可说赚了好一笔价钱。但吴某均为一手包办,仅象征性的拿出一些红利,分给陈吕二者。由此可见,心性不佳,对父母不孝,则何能对朋友尽义、守忠诚之心。虽然吴某一时贪得不义之财,但是时日一久,陈某与吕某都听到风声,那一次买卖所得厚利,均被吴某私吞。透过关系,逐一查证,终于确定了吴某的无义。三人至此交恶,并且吴某更被一些警方人员所找麻烦。最后落得臭名外扬,无人与之合作,事业一厥不振。
注:吴某为人本不忠厚笃实,且行为已失忠义诚信之道。而追根究底,溯其本源,则乃在为人如连基本之人伦孝道不能遵行,则要求其忠义诚信,则无异于缘木求鱼。故为人处世,与朋友交,可由真是否知道行孝,而判断其人是否值得信赖。而吴某虽非大不孝,但其已犯孝律之最基本之五级过,再加后天人为因素,因而落得落魄,自亦理所当然。
圣示:著书完毕,吾略为简介一番,吾乃为俗姓蔡名世从。得吾阳世孙蔡生震寰所输诚造功后,叩求本堂 关恩师之保调,入列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再得深沐天恩,通过证道考核,位证南天监察神之果位,今日始有参着宝书之幸也。
又示:今日蔡生震寰赶来接驾,吾甚为感慰,尔无须多挂虑吾生前之习性也 。可传进堂,尔可有事欲陈禀。
示话:此中情缘因识等,各有其机,吾当可见机行事。唯尔倒是令人担忧,过于淳厚,有时过于木讷,幸好福运尚厚,自有转化波折之吉星也。
二十三、孝道及于继父得福报
立德真人陈 降
   世人常有一个观念,无有血缘之亲,则不能尽心侍奉行孝道,此所以婆媳之间易生隔阂,盖无血缘之亲也。而至于父母亲生劬养,都未能克尽子职,以孝养回报。当有再醮再娶,而前婚之子女,不能善事继父继母者,此虽有心结未解之处,譬如不谅解再婚嫁之心态等。但是生虽恩大如天,但劬养苦劳之德却亦未必比海浅。故为人子者,必须体认生养之恩德并重,缺一不可也。
   在廿年前,后里地方,有一陈某者,是年入军校就读,而其寡母李氏因工作关系,结识一位王姓男士,终而缔结第二春。陈某服完兵役后,其母已与继父再生育一子一女,而陈某与母亲继父同住一户。因年龄已颇长,故与继父之间尚称融洽,且因此纵有意见相左之际,仍能相互体谅忍让,倒也一家和乐,未生家庭事端。
其后陈某以职业军人退役之退伍金,从事印刷事业,但因自幼迄成年,大部份时间均在军中,少有社会经验,以致亏损累累,不久即告倒闭,心情颇为恶劣。而其继父王某颇为开通,闲暇之际就陪他聊天,加以安慰开导,由此继父子间感情颇加紧密。有一次王某因病住院,颇称严重,陈某以母须工作持家,且弟妹尚小,故请事假在医院侍奉继父,不输亲子之不眠不休。这一段孝子心颇得识者赞赏,而陈某本身亦颇有福报。在七、八年前兰花盛行,陈某无心之间,得舅父之提携,以栽种买卖兰花而获利颇多。
注:人知孝道,其心不私,则福报之来,无所阻碍也。以陈某为人继子,体孝道之真谛,随父即为母;娶母即为父,焉有亲疏,是以能够衷心行孝。而以孝律之中第三级功而得获福报,能够得到时机而获财利之福。如果陈某并能一生一世奉行不怠,则其孝道日积月累,必将获福无穷也。吾述论本篇,即是勉尔众生孝之一字,必须自内心深处之体悟而行,则人世间忤逆不道,将可灭绝。
圣示:今夜著书至此,吾藉此机缘,聊述数语。吾荷蒙阳上贤妹及妹婿陈生淑卿,颜生昆龙之叩求保调,乃得沐天恩师德,入列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今日有幸参着宝书,以期劝世,因而藉此机缘,略抒感怀也。
二十四、残障知孝得奇迹
无畏菩萨林 降
  在人生过程中,有幸与不幸之遭遇,诸如财运、事业、爱情、友情等,甚至人生际遇。有者一念之差,连带影响一个人一生之运数。有人与生俱来健康富裕、生活美满,却有人生来即贫苦交加、饱尝人间冷暖。更有因为后天因素造成幸福之人,严重伤害,使其后半生具陷入困苦灰暗的地步。
  在水里地区,有一田某,自幼即因小儿麻痹、发烧过度而有轻微残障,其左手失去作用,右足亦略有不便,当时社会经济以及民生必需医疗等,大为落后,故田某那一代人,颇多受此病症之困扰。但是田某颇称善慧,一则知道怨天尤人无用,再则亦因不忍父母的悲怆眼神,毅然外出学习技艺。踏入药局为学徒,认识药草、药性及学习医理。以倍于常人的毅力及努力,并且就近在药局中实习,终于学得了一技之长。
回到家里后,起先他也不敢开口要开店,但是时日一久,他热心帮人看病抓药,受到乡里肯定,终于在父母之助下,开了一家药局。而其间因颇为热忱,不辞远门出诊,救治一个老翁而得结识其女,并经女方在感恩及有所了解之下结成连理。而田某夫妇在婚后仍是以药局为生,并且感怀父母恩,更加孝敬父母,直至有关当局立法严加取缔密医时,田某已家道兴隆。
注:这个例子,只是一个勉励的案例。因为一般而言,躯体有所残障,心里亦易偏激。而田某虽没有很显明的孝行,但是他在日常间,却没有心理因素,而给父母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因而他可以做个范例。以他的孝行,只是基本人伦之孝,所以得到的也是人生过程的美报。换言之,他有更上层次的孝行,则可获得更上层次的善报也。
圣示:著书完毕,可行神人晤会,传吾阳上孙女等人进堂可也。
圣示:今夜能得尔等来堂接驾,已属不错,有事可上陈。尔所呈事吾甚好,无须挂虑。其间天人虽有所隔,但人所不便,天无阻碍。吾若非有所罣碍,则进境不止于此也。公司事此间有个症结所在,此属家族事业固然不错,但引进员工、健全人事、以及年中运数较晦所造成阻障,针此今冬过则渐有转化之象。至于士雄子一事,恐已难予周全,只是以显绝灭之星,吾亦难有周全矣!此时无碍,吾观缘象颇佳,只不过须记得子时会生波折。家庭中宜各自忍让,职事之故,吾依运象赐言,商者生财为诚信,媳者尽职以全家。可,吾回。
二十五、始孝为顺亲
西天浮靖菩萨王 降
  常言道:「顺者不逆也」,既曰孝,则顺体亲心,当能博欢亲心也。昔日父权至上,一家之主,严父一句话之下,无人敢于拂逆;时至今日,社会结构演变,有感于如今人心不再以顺亲为孝,吾乃择此为题著书。
  在廿一年前,桃园地方有耿亦庄者,乃为果贩,平素精于营商之道,故乃多有涉足声色场所,置家中妻小于不顾;其妻李氏亦帮忙果业生意,兼而抚育二子一女,及至二子先后成长,入伍服役,而其女却因父母疏于管教,而日愈沈沦,染上毒瘾,及至被警查获后,其父母始大惊失色,但为时已晚。虽然父母极尽抚慰,一则将她送去学习琴艺,再则时时陪伴;奈何耿女已经沈沦日深,虽然父母好意,但却置若罔闻,时常跷家及至一日与市井少年出游,一夜疯狂之中,乃致遭受弃置于荒野之中;差幸适得乡人路过,报警急救,始免于难。
经过这次剧变后,耿氏双亲因自觉内咎,倒也未深责其女;而耿女亦因父母之体谅照顾,而发现到家庭之温暖,乃日渐接受父母之辅导,而消弭了心灵创伤,开始能够接受父母的安排,专心学琴。事隔七年,得一夫婿,尚称恩爱,现已移民法国。
注:人生于世,最忌自暴自弃,如果能自我珍惜,则往者已矣,来者可追,父母恩情似海深,如天高;父母纵然千般不是,但爱子女之心,却绝不有变,故孝道不可不知。耿女亦即在父母疏于照顾之中,心生怨恨,乃有自暴自弃之心,一而再再而三,终于在遭受严重打击后,体悟到父母爱心,相对然亦生出孝心,此虽属孝道份内事,但浪子回头金不换,终得福报。
圣示:著书完毕。吾得能有幸参着宝书,端赖阳世贤儿王生国基造功立德,以叩求本堂 关恩师保调吾列位昊天紫绶灵修士,潜修神道功果也。
又示:贤儿今夜赶来接驾,著书参鸾,吾甚慰也。可传进内堂。
圣示:尔呈叩事,吾知悉。此为尔善根因缘,演译与奉懿旨设道场之勇笔贤生暨拱衡堂共结善缘,吾亦颇感念也。吾有幸得证西方菩萨果,自当协助普化,本诸菩萨心护估众生也。尔善慧之根,颇能参赞助道,希能一志不更,自有福果也。
二十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西天静尘菩萨刘 降
  此语乃为昔人强调孝道中延续宗姚之重要性,但却因而让古代之男性,得能三妻四妾,以享齐人之福,因而后世评为男性沙文主义者之借口,时至今日女权意识抬头,提倡男女平等之妇权团体大力抨击,亦因时代观念之衍异,因而许多观念已在逐步改变之中。
  今时有颇多年轻夫妇,不再有重男轻女之观念,因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定义,势必有所更改,虽然男子娶媳妇进门,女子嫁出入夫家,在今日社会中仍是绝大部份之普遍,但成立小家庭者亦比比皆是,此间有一事例,倒可作一参考。
  在十七年前,潭子地区有一张某者,数代单传,虽有纳妾之先祖,为人丁仍是不旺,至张某这一代,更是尤有过之。年至卅一方娶妻室,过五年生二女,即已不能再育,急得张家长辈成日唉声叹气,且因此婆媳之间裂痕日深。虽然张家男丁长辈已大致知道,本身家族不旺,不能强求,而能谅解媳妇,可是二代之间,难免划起沟渠。
张某夹于父母妻子之间,有苦难言,而时常见其母以何颜见祖宗于地下而慨叹,心生不忍,但眼见妻子心理压力亦是深重,又得好言抚慰,但是事情未能解决,终必走上极端,其母逼走其妻,要他另娶,以期生下男子传宗接代,大势所逼,虽然舍弃发妻,但是另娶新欢,虽然生下一男一女,可是新媳妇却属新潮女性,对翁姑未但不能孝顺,反而时加顶触,弄得一家不宁。
注:此事仍未了结,虽然未有子嗣,在华夏民族因受儒家思想所深植,乃认为兹事体大,但其结果却弄得合家不安;是以故,孝有大孝、小孝之分,今时以非封建时代,未必男子就好,只要能得合家安乐,此事再作新义,有何不可;此事张某以顺亲心行孝道,而属孝道基本精神,此事定必能有圆满之方案也。
圣示:著书完毕。可行神人晤会,吾乃深受兄嫂之恩春,造功德叩求恩师保调入列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庶得今日证果西天也。可请传吾阳上亲人进堂。
又示:阳上兄嫂恩情匪浅,吾深受感恩,得能了脱苦海业障,端凭所赐,唯人天永隔,吾当默佑之。今日甚慰于诸多亲人来堂接驾,所呈叩事,吾当尽予周全之。唯兄之婚缘,仍属寂象,此中牵连于因业,而注成之命象,但在今冬、明春之间,姻缘在线突显,吾可予赐助排除障碍。
又示:亲谊人等列位灵修情形尚可,堂中诸圣均配合长生大帝、天仙状元之说法开示指导,故可按步就班无庸挂虑。另有事否?
又示:吾知悉贤兄嫂心意,自能自加以发心;襄助天运之普化时机。
二十七、孝乃衷心而行孝道
东天九厨道姑沈 降
  自古以来,即以实践亲情伦理之人道精神,如以人际因缘而论,骨肉至亲,血浓于水,乃因亲情之联系也。如今社会功利心态大盛,动辄有因利益关连而忽略孝道之基本精神,或者因利益关连而不得不行孝道,莫怪时至今日,卫道之士浩叹世风日下,人心浇薄也。
  在廿五年前,虎尾地区有詹某,乃为木匠,学得一身好手艺,也能勤奋工作。因而生活虽称不上豪奢,但富裕有足,因工作关系,时常到处跑,各地风月场所涉足自所难免,心有迷恋,自难专精,首先工作就有了疏忽,时常遭受老板、工头的责骂,最后更因荒嬉无度,经济拮据,也丢了工作。这时的詹某穷苦落漠,只好回到家中,詹家上有双老,年均六十上下,犹在为人帮佣以渡日,一天詹某眼见双亲年已老迈,犹为三餐付出血汗,终于幡然悔悟到自己的不孝,因而重新出发,应征木器厂为工人,加倍勤奋工作,并且将所得交付双亲,以为孝敬及忏悔,时日在勤俭中而过。詹某今日已有些微成就,自行开店,而其双亲中,萱堂仍然健在。
注:孝道并非止于片段而已,必须以其始终言行而论,詹某少年浪荡不孝,但是仍然知道悔改,并且不再重蹈覆辙,因而基本上孝道第五级功已可得,而长时日之勤俭,终于让他有美报,出人头地。
圣示:著书完毕。吾藉此机缘略作简述。吾阳世姓名乃陈春銮,嫁入沈家为妇;在生惭无多大功德,端赖贤女儿秀美等之造功德回向,叩求本堂关恩师保调入列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荷蒙天恩师德,地藏王菩萨慈悲,通过证道考核,位证东天道姑果位,而得今日参着宝书也。
又示:贤女今日来堂接驾,神人会晤,吾颇感欣慰。可传进内堂。
圣示:尔呈叩事,吾先行示之。尔姊身体乃为虚火之关,火虚而不实,易窜经脉,则病易受磨也。故可由中医求贵人之助。尔则属体质易冷,则筋络不固,小病则起并发之症,故宜先固元,但尔殃星显象已渐收,入冬后,病苦则将显著减少。另尔姻缘事,此事据吾推论,前数年前,即在己已年中,曾有缘而空过,乃使缘暂隐,今明年星盛,当必有佳音。注意事项,明年可再叩求拱衡堂恩师开示,或许吾能及早防范助之。又尔父在理天外院甚好,无须罣虑。
又示:吾知尔善慧之心,唯其仍须把握道程之行持,更有帮助堂上先灵也。临行之前,尔可有事?勉之可也。
二十八、修道不孝道天谴
西天无尘菩萨董陈 降
  孝者乃为人伦之本,亦即为人不可或忘之精神标的。盖人类万世延绵不断,端赖代代相传之孝心。亦即维系基本人伦架构也。而修道者乃欲借假修真、以人身修成永恒不灭之灵体。基本上孝与道不但不相违悖,甚至可说相辅相成。因孝乃人伦之道;而道乃天体之道。因而不能尽基本之孝道,何能上窥玄奥之至道。
  在十八年前,屏东地区,有一潘氏长女、自幼生长于贫困之家。因而国中毕业后,即因无力升学出外就业。在台南地区学手艺及就业,一待就是十年。在此期间,她受到同事之引渡,进入佛堂求道,而且尚称坚心,大小法会均有参与。其间结识一位男士姓洪,乃为水电商人,后来她不但引渡了洪某,并且进而结成连理。
  洪某因属商业人士,故并不热衷于修道,只是他也不反对妻子修道。夫妻俩恩爱的过了七年,生下二女一子,颇称美满。
后来洪某因标上一宗工程,在进行中意外死亡,留下颇多财产。洪某父母在亲友怂恿下住进洪家。从此为了一些金钱财物、婆媳之间时有争执。潘女自认为这些财物,均属他们孤儿寡母所应该得到的,因而将心怀不轨的洪氏双老视如眼中钉,不但态度上不礼貌,而且时常借故驱逐二个老人。而洪氏老夫妻也不甘示弱,时常邀请亲朋好友来到家里,哭诉媳妇的不该。其间亦有颇多道中同修以及亲朋好友出面斡旋,劝潘女以小部份财物作为对老人家丧子之痛的一点孝心。但潘女却认定洪氏双老是贪图这些财产,横加枝节。不甘心、不愿意舍掉财物,以求一家安和。事情越闹越大,本来有人同情潘女,到后来也都不以为然。一次潘女外出购物时,因心绪懊恼,精神恍惚,竟致出车祸而导致残废。
注:潘女的事例令今世修道子深为警惕。按洪氏双老确有不该,但是老年人丧子之痛,拟争取一些财物,况且这些财物均由儿子的血汗及生命所换来,这种心态是可谅解。而潘女执意于财产,起意气之争,而且忘了为人媳者之孝道,已是不该。在经亲友之调解不成,与公婆视如仇人,已有不孝之实。因而犯孝律三级过,遭致上天谴罚。以一个修道者而言,应知孝与道在人世间属并重。修道而忘孝道已属有过,更何况实际屡行不孝之言行,尤为不该。故吾深愿世人及修道子阅本篇能举一反三,在日常间修道莫忘孝道。
圣示:著书完毕。今日藉此机缘,吾略作简述,以资与众生结缘。吾在世姓陈名绵瓜,嫁入董家。生平尚属无大过,唯亦不知力善德之道。因而过世之后,幸蒙贤女儿日春在道中行持,知造立功德回向,并叩求本堂主席 关恩师之保调,入列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在列位期间,又得贤女儿之迭造功德回向,因而得以缩减修限,而提早参加证道考核。荷蒙天恩师德,顺利通过证道考核。庶得位证西天菩萨果位,而参着宝书也。

西天如意弘菩萨许 降
吾为「孝之律典案例」作跋
 夫,孝道之行,在华夏民族,乃特具其性也;一则人伦之本,再则亦为圣哲倡行之道。因而,古来至今,多少感人肺腑至善孝迹,流传不断,动人心弦,而予后人启示至深也。
  今,台疆丰原懿敕拱衡堂,恭领天命,以在「昊天紫绶灵修位」潜修神道功果,而已证果位之诸仙佛圣神,回堂合着「孝之律典案例」一书,以孝道为基本架构,而阐述孝与不孝者所犯律例轻重,及其所受之福祸报应。书之着,可见天心奖孝之用意,睽诸目前社会人心,洵为一剂强心针,以期世人对症下药,能得唤醒人心知孝,明孝,及珍其可贵,进而坚心不背,并为不知孝道者之所警惕,庶免犯有不孝之律,遭受谴报,悔之晚矣!
  际值叔世之秋,人心虽未至于大恶,但功利蒙蔽善慧,在所难免,且因时世观念之更革,总有纷歧之概念与执见。因而天降大命,藉鸾堂以著书,庶能广布化远,而得普化之效。奉旨著书,已近经年,在神人输诚心志之中,全书业已告竣,际值付诸剞劂之时,吾有幸为本书作跋,实为无上殊荣,乃特此强调。书,既以「孝」为名,则绝非批风弄月之杂咏可比,甚愿世人阅书有所细察而悟,而得;庶几无负著书之苦心也。
西天如意弘菩萨 降于台疆丰原懿敕拱衡堂
天运壬申年八月廿七日
圣示:今夜由吾作跋文,则,证道仙佛回堂合着「孝之律典案例」一书,就已全书完成。诸生辛勤参鸾,著书完成,吾在此亦为之贺喜,功德精进不少矣!
又示:吾藉此机缘,聊作简作:
吾生前姓许名王嫌,嫁入许家门,生平无功无德,但知守妇责;殁后本无进修神道之机,幸得外孙蔡生震寰之造功德回向,而叩求本堂主席 关恩师保调入列「昊天紫绶灵修位」,庶得潜修神道功果,通过证道考核,而有今日参着宝书之良机也。
本文及其他经典开示详细原文及音影资料在taou.cn/23Fwd下载收看,有缘见闻者乃得珍宝,用善道作为新天地铺路导航。致敬至亲新春快乐!兔年大吉。夸克网盘「圣贤开示福慧」70年善书影音经典值得珍藏,天启智慧就当新春礼物赠送有缘,在浏览器输入前面字母回车即可保存收藏,浏览器打开锦囊,下载可看全可给同修,也可投影到电视上家人一起学习,按千条智慧开示善道善行,修正自己做榜样带动教育后辈以德养道,性命身心双修,内修心同时外行德必将福慧双至,改变命运,灵魂升华至高维境界,永生受益无穷。     天降瑞祥真法宝 内功外果实践好 有缘见闻此锦囊 分享家人福慧高                            分享即功德无量!更多开示在微信公众号觉海之舟查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20 16:36 , Processed in 0.2560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