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回复: 0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从道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3 08: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一切都是从“道”认识的。
理解:
      孔德就是天人合一前提下淳德合道的现象。道依德显,德载道性。道化生万物,而这种化生的规律性只有在慧观和坐忘的无为思识神运状态下才能觉明悟知。坐忘慧观,道性规律端倪显现;慧观坐忘,其中还有真实有质无形的物质存在。进入道的真境,幽隐若现,天乐有鸣,所见为常人所不能见,确是宇宙真正之理,道的真境。在这里没有幻像,至诚至信,这是宇宙核心的本质特性。宇宙万化的规律从今追述至古,道的存在和作用一直都没有隐去,并以此顺应自然之真宰。我何以知祭祀宇宙万灵真宰之礼仪,由此而已。
      《德道经》注解稍有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德如果合于道,那么就是大德,恍惚都是指的感悟,要通过坐忘、慧观等觉知的方式去感悟才可以了解和知道道的存在,感知“道”形态显现,并且物质的存在,进入到一种真的境界,至诚至信没有幻象。其实也就是说进入到一种看穿本质的真的境界。那么从古至今,这种道的存在影响都没有隐去,老子就是通过这种体悟了解万事万物的。
         通过一种类似于意境的描述,表达出来了看到事物其真实本质的美好。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大德。其实应用于现代社会,这个道就有一点像我们所说的原则,其实很多的事情如果想要做对,首先要具备自己的个人原则,那么拥有原则的人,选择就会简单纯粹,而且正确的原则会引领他拨开众多纷纭 的表象直接抵达问题的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事情本身幻化多变,但是只要保持原则不动摇,则就有处理各种各样问题的依据了,这也就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同时拥有了这种立身之本,本来就是很大的德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01:18 , Processed in 0.12525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