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复: 1

歪解《道德经》(66)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3-1 14: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②得一以灵③;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④。其致之也⑤,谓:天无以清⑥,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灵,将恐歇⑧;谷无以盈,将恐竭⑨;万物无以生,将恐灭10;候王无以正,将恐蹶11。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12。是故不欲13琭琭14如玉,珞珞15如石。
注释
①一:见《解6》。
②神:战略作为、战略手段;老子不信鬼神,第六十章有“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的话,鬼应该是指来自内在外在的对政权的各种伤害,特别是隐形的伤害,而“不神”,就是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力、没有达到使政权从根本上受到伤害的手段。
③灵:神奇的效果。
④天一正:有的版本为“天下贞”,“一”疑为“下”之误;一般解释为“天下唯一正确的”;如果把“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理解为“侯和王们如果选择了从战略思想到战略作为到战略目标都全部正确并使之高度融合协调的国家大战略,就是找到了唯一的让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正确方向”,似乎更接近老子的原意。
⑤其致之也:把前述六个“一”从反面判断。
⑥清:清朗。
⑦废:毁灭。
⑧歇:到最后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挽救。
⑨竭:任何生存资源都将消失。
10灭:灭绝。
11蹶:枯竭,断子绝孙,意为交出生存权。
12至誉无誉:政权和领袖的最高声誉是没有任何声誉;见第二章“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参见《孙子兵法》“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13不欲:不“欲作”,见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及注③。
14琭琭:玉之美,
15珞珞:石之坚。
翻译
往昔曾经使道、德、一达到协调、完整、完美状态(一)的:天实现了一,所以清朗空旷;地实现了一,所以凝重安稳;天和地的所有作为都体现了一,所以它们显得无比神通;川谷的行为体现了一,(因为永远不求回报地为江海奉献水源)所以它们的存在显得不可或缺;(由此可知),世间万物如果达到了一,就可以凭此实现生生不息的大目标;(由此可知),天子和诸侯们如果达到了一,就可以肯定为找到了实现从政权到整个人类社会都可持续生存发展的正确方向。
从达到一进行反向推测,完全可以这么说:天不能做到一,就不会清朗空旷,(而是混沌胀满一塌糊涂),它最后就会撕裂;地不能做到一,就不会凝重安稳,(而是浮躁虚华满身恶欲),它最后就会毁灭;大自然对万物的任何作为不能做到一,(而是思想、作为、目标互相冲突),这些作为就不会有正面效果,它们就将失去任何作为的欲望;川谷如果不能做到一,(而是拒绝为江海服务和奉献),它们的存在意义就会完结;(因此,完全可以这么判断:)世间万物如果不能生生不息,所有生物最终必然会走向全部灭绝;侯王们如果不能选择正确的国家大战略,他们的政权就会覆亡,他们的血脉就会断绝。
所以说,高贵必须以低贱为根本支撑;处在社会管理的顶端,必须以最广大的民众为生存根基。正因为如此,天子和诸侯们才用孤、寡、不谷来称呼自己。这不是以低贱为根本支撑吗?不是吗?
所以说,政权和领袖最高的荣誉,是实现终极目标而不是谁给他任何荣誉。这是说,政权、领袖和权力者只知道奉献只知道为人民服务,就可以使自己像美玉那样润泽可爱,像磐石那样坚实持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20 00: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56 , Processed in 0.1004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