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回复: 0

王骥:《道德经》篡改2个字,大智慧大学问的老子竟然被贬损 ...

[复制链接]

3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2-14 20: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系列3
今本《道德经》第51章改动了2个字,竟然把老子的才学、智慧贬损到无知的水准。下文来自《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一书的考证。




对应于帛书章节,有一句“物刑之而器成之”,其中的“刑”(刑法的刑)和“器”字,被今本《道德经》改为“形”(形态的形)和“势”字,变成了“物形之,势成之。”两字之差,谬以千里。




截图来自《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第14章


前者老子的意思是“道”与“德”通过“刑”成就了万物的形态,通过“器”区分了万物的属性。只有“万种形态”与“万种属性”的两两组合、合一,才能成就天地间可分、可名乃至无名的一切事物。后者的意思是“物质使万物得以成形,环境使万物得以成长”。这样一改,后者不但与前文“道生之,德畜之”一句扯不上关系,而且将老子关于“道”“德”的伟大作用改换成“物质”与“环境”的作用,天壤之别啊!老子的“大智慧”就这样被贬损到“本末不分”和“思维混乱”的庸人水平,传唱了2000多年。





截图来自《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第14章



截图来自《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第14章


这里重点谈谈“刑”字。“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阴阳五行学说”。该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水、火、木、金、土这五种元素即五行构成的,五行又分阴阳,它与干支纪年、24节气、春夏秋冬乃至岁月、天地的流转,以及万事万物的创生、演化轨迹都有密切的关系,也是古代中医学、天象学、气候学、预测学、堪舆学与人体经络等学说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元素。





按照该理论,“阴阳五行”成就万事万物的作用力可以用“生克制化、刑冲破害”这八个字来概括。其中的“生克制化”代表天,对应于天干中五行的作用,“刑冲破害”代表“地”,对应于地支中五行的作用。大地孕育万物,所以后者属于根本的、根基性的因素。另外,后者中的“冲破害”三种作用力往往能对事物形成难以修复的破坏,唯有“刑”字很特别,很辨证。





截图来自《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第14章


《说文》中说:“刑,罚罪也。从井从刀。”《易经》中说:“井,法也。”所以,“刑”的意思就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法度用刀去“刑刻”,即砍削、雕刻万物的意思。也就是“道”以自然之力,将万物雕刻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因此,万事万物的外在形体的成因就来自于“刑”字。





由此可见老子用“刑”字,其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学问和智慧,今本《道德经》一改,不仅意思大变,境界大降,而且把老子深谙上述大学问、大智慧的事实给抹杀了。也就是说,老子对于当时一般学者都应该精通的“阴阳五行学说”,他不但不懂,而且是“无知”的。这类篡改太可怕了,而且在今本《道德经》中还有很多。




上述核心内容选自《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一书14章。该书考校了20多部重要 的《道德经》传世版本,参考了200多种、数以千计条历代文献,对比帛书、楚简、今本《道德经》,发现《道德经》被后世改动了900多处,揭示了如下问题的答案:
《道德经》被后世改动了多少,是哪些内容?
老子哪些关键字句被替换,内容如何被篡改?
老子才学、智慧、思想、境界等如何被贬低?
老子的本意、真谛到底是什么,该怎样复原?
【系列链接】
1、王骥:900余处被改动或篡改,近200句意思大变——你平时读到的《道德经》基本上已经不是老子的东西了(道德经 古今有何不同系列1)?
2、王骥:只动了3个字,《道德经》便将民之生死残酷的实情报告篡改成哲学、养生问题的快乐探讨(道德经 古今有何不同系列2)
3、王骥:《道德经》篡改2个字,大智慧大学问的老子竟然被贬损成无知庸人(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系列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18:32 , Processed in 0.1006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