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张图,叫You know the movie gonna be good when these show up(你看到这些就知道接下来会有好电影),我相信每一个看过吴恩达老师机器学习课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般的实验室来说,你很难想象有一天突然有一名百大UP主来到你的身边,开始跟你一起写代码、搞科研了。但我非常幸运,每当我在实验室里面写代码遇到了bug,遇到我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有一帮兄弟围在我的周围,共同给我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觉得给一位百大UP主解决问题,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举个例子,在百年前有一位著名的流体力学大师叫做沃辛顿(Worthington),他曾经写了一本书《溅水花的研究》(A Study of Splashes),把溅水花这件事中的流体力学研究透了。在百年之后有一位少年,他研究的一个话题叫做《上厕所的时候,如何科学地压住水花,防止你的屁屁被溅湿?》。这件事情,是把百年前已经成熟的知识应用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并且通过这个好玩的案例告诉了你,这些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应用。
▲Cai, Zhuojun, et al. "Beating Worthington jet by surfactants."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3.3 (2022): 100775.
这件事情是科普,但这完全就是科普吗?其实在2022年,我发现还有一篇文章,它叫做《用表面活性剂打败沃辛顿射流》(Beating Worthington jet by surfactants)。也就是说,百年前的这个话题,其实直到今天它还有生命力,还有新的人继续在沃辛顿射流这个问题上面研究出新的内容。那么这又是科研。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科研、科普它们完全可以是同一个话题。但是科普更多的是表达过去的知识,而科研需要你创造全新的知识。那么,做科研和做科普有什么地方是相通的?我想它们共通的地方,就在于一个“科”字。那这个“科”字的背后是什么呢?四个字,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概念,什么是科学精神?具体拆解一下,我想它有这么几个方面: 冰为什么这么滑?学会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