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回复: 0

读庄子《齐物论》五: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1-12 08: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虽然没有邀请函,但是我来了。于是天地之间便挤进了一个我,于是岁月便在我的面前铺展开来。面对纷繁变化着的自然现象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现实,我的力量显得如此卑微渺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更不要说改变世界。似乎冥冥之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着一切秩序。纷呈的意象,又令我迷失了自己。然而,我无从逃避。那么,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呢?
面对这样的难题,千百年来,人类一代又一代地试图求解,但这似乎是一个永远无解的难题。于是,我们跟着古代先贤的道理继续求索。
庄子在《齐物论》最后通过几个有趣的小故事做了一个总结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尧与舜的对话”。
原文: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从前尧对舜说:“宗国、脍国、胥敖这三个小国有好几年了都没有给我们进贡,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想起来我就来气,真想带领军队去收拾他们,但是每当上朝考虑这个问题时,总是心怀犹豫难以决定,这是什么原因呢?”舜说:“这三个小国的国君,就像是生存于蓬蒿艾草之中的小生灵,你因此而心神不宁,何必呢?从前十个太阳共同升起,万物都在阳光普照之下,何况德行的光芒又远远超过了太阳的光辉呢!”



第二个故事是高人啮缺与他的老师王倪的对话。
齧缺问王倪:“你知道事物之间的共性是什么吗?”王倪说:“我哪里能知道呢!”齧缺又问:“你认识到你所不知道的东西是什么吗?”王倪说:“我怎么能知道呢!”齧缺又问:“那么事物便无法认知吗?”王倪说:“我哪里能知道这个道理呢!”虽然这样,那么就让我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
姑且让我试着问问你: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人居住在高高的树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难道猿猴也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三者究竟谁更懂得居处的真正标准呢?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以草芥为食物,蜈蚣喜欢吃蛇类,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几类动物究竟谁才真正懂得美味?猿猴把猵狙当做配偶,麋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相互引诱。毛嫱和西施是人们公认的美人,但是鱼儿见到她们却深深潜入水底,鸟儿看见她们便高高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便撒开四蹄飞快地逃离。人、鱼、鸟和麋鹿四者究竟谁更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因此,我认为:仁与义的旨意,是与非的分界,纷杂错乱,没有定论,那么我们何必费心从中对它们进行界定呢!”



齧缺说:“你不知悉利与害,那么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固然也不知晓利与害吗?”王倪说:“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神妙莫测,林泽焚烧不能使他感到灼热,黄河、汉水封冻了也不能使他感到寒冷,迅疾的雷霆劈山裂岩、狂风暴虐翻江倒海也不能使他感到震惊。像这样的人,驾驭云气,乘骑日月,自在地遨游在四海之外,死与生也不能改变他的身心,何况利与害这些微不足道的端绪呢!”
庄子借助王倪的回答,庄子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齐物齐论的观点。千头万绪,一念而起,大千世界,有生于无。
大道至简,繁在人心,把多余的东西倒掉,才能把空间留给美好;把烦恼的事情放下,才能让生活惬意轻松。
往期回顾
读庄子《齐物论》一:用包容的心看世界
读庄子《齐物论》二:用高远的眼光看待世界
读庄子《齐物论》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读庄子《齐物论》四:空白与沉默的哲学
读庄子《齐物论》五: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读庄子《齐物论》六:用好的心态看待人生
读庄子《齐物论》七:抛开束缚,超然物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53 , Processed in 0.0935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