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回复: 3

《道德经》的时代局限性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1-9 21: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中使用了大量的类比论证:
水柔软却能滴穿坚硬的石头;草木萌发时柔嫩而死亡变得枯硬;江海恒久是因为处在低下的位置能够会聚水流;牝(雌)处下,牡(雄)处上;物壮则衰,婴儿终日啼哭而嗓子不哑,所以保持幼态的原始生活才能长久……等等,这是通过先类比后归纳的方法得出的结论。
需将上述类比综合领会。道德经用“母”代指道或根本,母能生育万物,母与雌或女性有相近的意象。柔弱胜刚强,是用柔弱类比幼态。女性地位处下,是强者的表征,强者、恒久者就像大海一样处于低下的位置。即低层的原始幼态才是长久之道。
某些事物之间毫无可比性,某些类比得出的结论毫无意义。类比法的可靠性极低。把道德经的结论当做真理,可谓荒谬至极。
比如,老子用婴儿终日啼哭而嗓子不哑,来说明幼态属于生的一类,生命力旺盛。但是,在无医学介入的情况下,婴儿的病死率要比成年人高,因此这种类比法的结论似是而非。
再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个由类比得到的结论不但不可靠,而且无意义。老子说道广大、生育万物,整个宇宙只有一个道,当然无争。这里恰恰是老子思想朴素的表现,他没有思考道要与谁争。道与自己争,自己不断否定自己,螺旋上升。
老子用“物壮则衰”来类比论证退回幼态的合理性,也不合理。请问谁见过人能返老还童?哺乳动物退回海洋,它是鲸鱼而未退回鱼类。一个反例就能说明类比法得到的结论往往荒谬。类比法,是古人最常用的、朴素的、初级的思维方式。我们小时候听的哲理小故事,或动画片里老和尚教育小和尚都是这种方式。总之,用类比法认知的可靠性极低。道德经并未超越时代的局限性。本文的递归论,包含数理逻辑、归纳抽象,可信度允许怀疑。但可以确定的是,可信度肯定要比类比法高得多。
我并不是要纠结上述道德经细节上的错误,而是举例说明道德经的方法论初级原始。道德经致命的错误在正式的批判环节中论述。
②.附会的智慧都是读者以往就有的旧知识,过度解读经典无意义。
这一段,是针对评论区的“不应拘泥于字面去理解道德经”而后增的内容。
读中国古典有个有趣的现象,读者从中获得的智慧往往是那些所谓的名家附会的智慧。换言之,从古典中获得的智慧,很大程度上是读者以往就有的智慧(或来源于他人的附会解读),即并不能使读者真正地从中获得新的智慧。读者须先有智慧A,才能够读出经典中的智慧A,且读不出智慧B。
《易经》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被附会更多的内涵。比如,近现代附会了数学的范畴论。范畴论着重在对象的态射上,即结构保持映射;以群为例,其态射为群同态。两个群间的群同态会严格地“保持群的结构”,这是个以将一个群中有关结构的讯息运到另一个群的方法,使这个群可以看做是另一个群的“过程”。范畴论就是“天人同构”、占卜的哲学原理。因此,占卜也可以看作高大上的数论主义。易经的阴阳符号组合被附会为计算机科学中的三个逻辑门。
有一数学专业的评论者说:道德经的类比法、以及整个体系都符合范畴论。这同样属于附会之说。并且,在经验世界中,两个相距较远群之间的共性极少(某些事物之间没有类比的意义),同构的真实性需要怀疑。易经占卜不准就是一个例证。数论主义是否能够用来解释宇宙更需要怀疑。计算机系统除了数学还有硬件。没有硬件,系统文件则无法运行,就是空谈。假如宇宙没有实在性的质料,那就相当于没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无法运行。人感觉到的物质有可能是虚拟的对象,但虚拟系统之外应当有具有实在性的硬件(也许是暗能量)。
一个没有现代知识的人,看不出来《易经》、《道德经》中的数学智慧。需要读者先有智慧,才能读出《易经》中所谓的智慧。因此我认为,不能使读者获得新智慧的文本,无论它是否真的含有那些附会的智慧,都没有太大意义。因为那些附会的智慧是读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
因此,我们想要从经典、乃至其他任何著作中获得真正的新知识,应当先理清它的纸面意思,并且要以本文为本,不可过度解读,否则无意义,甚至曲解。
我们先来理清《道德经》的本文内容。
…………………………………………………………………………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概述 与论证
《史记正义》:“无为者,守清净也。无不为者,生育万物也。”道家的“无为”思想,意即顺应自然。“无为”则“万物将自化”,什么都可办成,故曰“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道是完善的,不需要人的思想去干涉它。即: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73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第16章
道生万物,返回本根就是要回归道,返回根本叫“静”,静也即复归本性。退回幼态原始生活,像无思想的低等动物那样的静。应当摒弃诸如仁义礼之类的、非人之本性的行为规范。
用一句话概括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人应该像无思想的低等动物一样、完全遵从自然的法则去生活。
老子反对孔子所主张的仁义礼。
第三十八章(原文省略):道、德、仁、义、礼,是道逐次衰减、逐级狭隘的5个层级。道即上德,“德”为下德,即人规定的道德。

  • 道:上德不德,即最高层级的道,没有人所谓的道德。
  • 德:属下德。对天道的领会与心得。只发生在内心的感悟层面。
  • 仁:对他人仁慈,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德的含义进一步狭窄、衰减。
  • 义:要求他人同样对自己仁慈,有回报诉求,德的含义进一步狭窄、衰减。
  • 礼:人的行为规范,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这是带有强制性的德,德的含义进一步狭窄、衰减。
如果道递减到只剩下礼,或社会到了需要用礼法规范行为的地步,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德、仁、义、礼都是干涉道之运行的有为思想。再如: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反对智力或思想)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反对文明)
此处的“国”同山海经中的国,非现代意义的国。老子所谓小国寡民的生活方式,指原始部落的组织形式,即回归结绳记事时代的自然生活。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下士闻道,大笑之……
(倒退回自然生活,多数人不能接受,所以老子说,自己的言论难以被世人理解,难以实行。我与别人不同,是因为我以守道为贵。一般的人听了“倒退”的言论会感到可笑。)
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与解义
老子时代,礼崩乐坏,战乱不断,人民痛苦,他深觉文明的弊端,认为自然状态下的原始生活方式比文明社会要好。他主张“大道至简,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去除文明社会的繁文缛节,回归纯朴生活。他思想非常朴素简单,却被后世神话了。其实有很多现代人也希望回归没有房贷彩礼、没有各种考试、慢节奏的原始生活,很容易理解,即上文引用的“吾言甚易知”。但又确如老子所言,天下莫能知,还以为他的言论有多高深。
用现代生活进一步解释“常使民无知无欲”
骑电动车的人攀比开宝马车的人,开宝马的人攀比有私人飞机的人,有飞机的人还想有个宇宙飞船,没事到月球上去散散步。本科学历可能会被硕士鄙视,硕士可能会被博士鄙视。而原始社会,大家都是结绳记事的文盲,没有这些鄙视和攀比。即常使民无知无欲。无欲即没有攀比心。全民无为可以提升群体的幸福指数。文明加剧了生存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大了贫富差距,加快了生活节奏,使人身心疲惫。虽然文明社会生产力提升了,但各种攀比心导致幸福指数降低了。《道德经》文字反文明,但内涵是人文关怀,对修正激进主义有着正面意义,这也是它成为经典之所在。(本文破除迷信,也是人文关怀,绝非崇洋媚外)
道德经中使用了大量的类比
水柔软却能滴穿坚硬的石头;草木萌发时柔嫩而死亡变得枯硬;江海恒久是因为处在低下的位置能够会聚水流;牝(雌)处下,牡(雄)处上;物壮则衰,婴儿终日啼哭而嗓子不哑,所以保持幼态的原始生活才能长久……等等,这是通过先类比后归纳的方法得出的结论。需将上述类比综合领会。道德经用“母”代指道或根本,母能生育万物,母与雌或女性有相近的意象。柔弱胜刚强,是用柔弱类比幼态。女性地位处下,是强者的表征,强者、恒久者就像大海一样处于低下的位置。即低层的原始幼态才是长久之道。
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牝,甲骨文意为雌牛的生殖器,后世引申为雌畜;牡,雄牛的生殖器。用今天接地气的话来翻译这句话: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通常不会采用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翻译。道德经采用非常朴素的类比的论证方式。上古之民生殖崇拜,认为雌性生殖器神秘、幽远。老子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有学者据此怀疑,道德经用词古朴可至上古,非老子一人所作。
以上是对《道德经》核心思想的概述。接下来进入批判环节。
………………………………………………………………………
论证道德经核心思想的错误
讨论“有为、无为”需要一个假设:人有自由意志,能够创造。人是否有自由意志,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暂且不论。
人之道是天之道的逻辑展开
人由道所创造,因此礼法道德是由最高的道间接创造的,因此,它也是自然之物,而非人的有为之物。道德由进化史所创造,并非单纯的人为规定,低等动物也有着简单的道德或群规。道德即生存之规定。儒家宣扬仁义礼、宗教宣扬去恶扬善,都是在发扬天道(生物学称群选择论),无所谓有为。历史的车轮不以无为思想为转移。
自然或道,在创造人的过程中也会发生“错误”。生物的演化,并非每个环节、细节都合理。比如,长颈鹿的脖子。
雌性的择偶标准,不一定遵循繁殖收益最大化原则。择偶,往往是雌性对雄性的单向选择。雌性的择偶标准有时完全是出于无理由的偏好,比如,某个雌性喜欢长尾巴的雄性,可能会流行于种群。长颈鹿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而增加脖子的长度,同时增大体型增加了食量,高血压,高心率,代价大于收益。所以从获得食物的角度解释长颈鹿的脖子不合理。长颈鹿不成比例的脖子就有可能是雌性无理由偏好的产物。即:雌性的某些择偶偏好,可能会把种群的性状推向极端,适应性降低。
可见,道在生物界的运行,并非完美无瑕。
高等动物的思想,或理性,正是为了修正自然的“错误”而生。这也是道自我否定的表现。在生物界表现为,否定感性无为,扬弃无为,返回绝对精神或最高的道,这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
回到细节。礼,是在否定低等动物的无为,完善道的运行的严密性;理性否定感性;文明否定野蛮。
假如没有理性,那么,当太阳成为红巨星时,地球生命必然灭亡。理性是唯一有可能避免灭亡的能力。有了理性人类就有可能离开地球,不被毁灭。大约再过1000年,人类就有能力应对气候、病毒、小行星撞击等等天灾,而不灭亡。人类最痛苦的阶段即理性思想萌发的阶段,有狡诈,有欲而无法实现。理性的萌发正是人为了理解道、认识自身,从而返回道自身;人由道所产生,此过程是道认识自身的过程。老子缺乏对高等动物思想的意义的思考。
生命的思想或理性有着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1-9 21: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否定道德经思想:1,没有真正参透道德经,就没有发言权。2,学识、认知、智慧不超过常人起码一个档次,就没有发言权。你先对照这两条,自问你哪一条过关?内行看门道,外行瞎吵吵。你所谓的论点论据几乎全是谬论。老子何时说过他使用类比法来得出柔弱胜强这个结论的?明明是你在类比而已。只需要通过一个事例就能得出结论,何须类比归纳论证?你是在用西哲的逻辑框架来衡量道德经,你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类似职业病的错误。曾有中国网友抨击儒学的结论没有西方式的逻辑论证,比如我们为什么要修德?这需要论证吗?难道我们经常杀人放火才是应该的嘛?肚子饿了要吃饭,这也需要论证吗?不论证出来,宁愿饿死也不吃饭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是不是也需要逻辑论证?另外你所理解的小国寡民那一章的主旨,其实是错误的荒缪的,你所陈述的的几乎全是误解。没有真正参透道德经你拿什么来否定它? 当然道德经也并非一无是处,但是瑕不掩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9 2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连我的白话文都看懂,就不要发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9 21: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懂我的白话文了吗?越无知越自大。你想挑战道德经,你连道德经的门都没入呢,你拿无知来挑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01:35 , Processed in 0.1292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