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回复: 2

1910,清军最后的远征——平定西藏•威震藏南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5 09: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1905年二月底,四川巴塘地区,清廷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及其卫队,遭到丁宁寺喇嘛和当地民众3000多人围攻。
最终,一行50多人全部被杀,史称“巴塘事件”。
巴塘事件发生后,清廷震怒不已。
这也代表清末时节,清中央在土司地区的威信已经降到冰点。
如果置之不理,那将引起连锁反应,整个川西、藏地都会动摇!
之后,光绪皇帝下谕旨,命令四川提督马维琪、建昌道员赵尔丰,负责处理巴塘事件,不惜一切代价缉拿真凶。
接到中央命令后,赵尔丰立即率领清军进攻巴塘,迅速平定局面,逮捕丁宁寺堪布(寺庙主持)、巴塘正副土司,将三人就地正法,并直接废除了土司制度,终结了土司对巴塘地区长达近两百年的统治。
由此揭开了清末川边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序幕。
赵尔丰,汉军正蓝旗人,官宦世家。其兄长赵尔巽为清末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东三省总督。
章士钊曾评价赵尔丰:晚清知兵帅,岑袁最有名;岂如赵将军,川边扬英声(意思是袁世凯不如赵尔丰)。
一、八百年土司王朝的终结者
由成都往西,过了大渡河,就是打箭炉(今康定),从打箭炉往西这片区域就是川边。
川边自古以来就是藏文化与汉文化交汇地带,也是汉地通往西藏的走廊,不控制川边就不能控制西藏。
乾隆年间,乾隆帝不惜猛砸7000多万两白银,铸炮上千门,将大小金川的土司帝国夷为平地,原因就在于此。
经过清廷一百多年的努力,到了清末,除了川边和青藏,全国各地土司制度已基本被流官取代。


清末,中国的局势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新的威胁接踵而至!
英国和俄国,对于整个西藏垂涎欲滴,当然也不会放过与西藏接壤的川西藏区。
他们派遣大批“调查团”、“探险家”到藏边各地勘探地形,收集情报,收买藏奸,企图将整个藏区纳入“势力范围”。
比如,俄籍蒙古人间谍,阿旺·德尔智,俄名德尔捷耶夫。
此人以宗教为掩护,当上了达赖喇嘛的经师,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投俄派。
达赖喇嘛曾两次密派德尔智觐见沙皇尼古拉二世,寻求保护。



间谍阿旺·德尔智

在这种情况下,川西地区的改土归流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在当时,川边地区分布着四大土司:德格宣慰司、明正宣慰司、理塘宣慰司、巴塘宣慰司。
四大土司之下,还有无数小土司,称按抚司、长官司、上千户、土百户等,形成了土司统治的网络。
1911年,清廷民政部出台政策,原则上凡是有土司的地方,要酌情推行改土归流。
这意味着自元朝以来的八百年的土司制度,走到了历史终点。
中央有了政策,下面就好办了!
赵尔丰顺势在川边发动了全面改土归流,一些土司顺应潮流,主动缴印归流;
有抗拒改土归流的,赵尔丰就打到他服为止。
清末的清军虽然已经算不上世界强军,但是经过新军改革之后,普遍已经换装,从装备到训练已经全部按照西式标准看齐。
对付这些土司军队可以说轻而易举。



清末新军

理塘土司负隅顽抗,与喇嘛寺勾结,赵尔丰率清军一顿炮轰,然后切断水源,直接打崩!
最终,随着最后一个土司——明正土司完成改土归流,川边土司制度不复存在,清廷实现了对川边的直接统治。
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二、西藏分裂势力蠢蠢欲动
1887年,英国对清朝发出警告,说隆吐山属哲孟雄领土,要求清朝撤销卡伦(哨所)。
驻藏大臣文硕等官员坚决反对英国的无理要求,英国便以此为借口,调遣军队发动了第一次侵藏战争。
当时,李鸿章等担心事态扩大,于是下令“将隆吐兵速即撤回”,不过文硕坚决不妥协。
最终,藏军被击败,英军与西藏地方签订《藏印条约》,承认英国吞并锡金,并开亚东为商埠。



英国吞并印度后,开始觊觎西藏。

1904年,英军第二次入侵,西藏被迫签订《拉萨条约》。
在这两次入侵中,驻藏清军人数过少、装备落后,未能起到帮助西藏地方抵御英军的作用。
英国人在《拉萨条约》中居心叵测地提出所谓“西藏一切事务不准任何外国干涉”,但却又不明确地界定这里的“外国”是指哪些国家。
明眼人一看便知,英国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
当时的清政府虽然国势衰微,但也并不糊涂,随即派出代表同英国据理力争。
经过艰苦的外交谈判,最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英国承诺不谋求吞并西藏,也不干涉西藏内政。
这就从法理上确认了西藏是中国的领土,在对英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总算通过外交手段保住了最后的底线。
但是,清廷也已经意识到,时不我待,要赶紧改革西藏的管理体制,增加西藏的防卫力量。
于是,清政府决定效法新疆一一将西藏改为行省,由中央直接管辖。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第一次从国际法的角度承认西藏是中国的领土。

然而,清廷在西藏的“大动作”必然会动摇达赖喇嘛和西藏农奴主的核心利益。
他们会从原来高高在上的“土皇帝”变为单纯的“有社会影响力人物”。
他们当然不肯!
尤其是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他在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之后,看到英国实力强大,清政府力量不足,于是心态发生改变,渐渐倒向了英国一边。
在这种情况下,清中央与达赖集团的冲突已经无法避免!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

三、清军远征西藏,粉碎分裂势力
1908年,清廷任命赵尔巽为四川总督,任命赵尔丰为驻藏大臣。
赵氏兄弟开始联手推动“西藏改革”。
清廷特别拨给赵尔丰白银一百多万两,如果不够,由赵尔巽随时接济。
“鹰派人物”赵尔丰出任驻藏大臣,引起了达赖为首的西藏地方集团的强烈不安。
他们深知赵尔丰的为人和手段,他们知道赵尔丰会在清廷的支持下夺走他们手中的一切特权!
他们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连续上书清廷,污蔑赵尔丰“仇视黄教,不堪重任”,请求清中央换人;
另一方面,1908年四月,西藏方面开始以剿灭叛匪的名义调集藏军前往昌都,企图以武力抵抗。
这等同于公然造反了!
还是那句老话,清末新军对付这些个土司军、藏军那简直是易如反掌!
藏军的反叛正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得知消息,清廷震怒!
立即命令赵尔丰率领由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四川边军武力入藏。
1909年秋天,赵尔丰率领两万四川新军从成都出发,开始了清王朝历史上最后一次史诗级的远征。
十月底,清军抵达昌都。


此时,藏地早已入冬,寒风彻骨,但是已经六十四岁高龄的赵尔丰却毫无畏惧。
曾跟随赵尔丰入藏、后来成为“湘西王”的陈渠珍亲眼看到:
赵尔丰“戎装坐马上,寒风吹衣,肌肉毕见,略无缩瑟之状。潞国精神,恐无此矍铄也”,颇有古代名将之风。
昌都藏军早就听说过“赵屠夫”的威名,现在一看到赵尔丰大军到来,军心动摇。
在实战当中,清军的速射炮和快枪组成的密集火力网,打的藏军鬼哭狼嚎,抬不起头来!
藏军迅速被清军击败。



清军机关枪

此时,达赖得知昌都防线已破,遂收拢各路藏军,在江达到工布一线布防。
赵尔丰于是率领清军,经藏北的三十九族地区,一路向江达、工布进军。
藏北地区气候奇寒,风雪漫天,清军士兵们在严寒中苦苦行军了二十多天,一个个“帕巾长袄,步履蹒跚,已无复人形矣”。
但是,由于赵尔丰治军有方,再加上清军的后勤补给有他哥赵尔巽支持,清军坚持了下来!
就在藏军自以为清军无能为力的时候,清军已经来到了城外!
藏军根本没有料到清军竟能在寒冬中穿越藏北地区,长途远征,奇袭江达!
顿时军心大乱,把江达城洗劫一空,然后全部溃退而去。
清军攻克江达之后,又趁胜进军工布,在一片炮火轰鸣中,藏军全线动摇,工布很快被清军攻克。
至此,清军已经完全打开了通向拉萨的大门。
此时,清军连战连胜、逼近拉萨的消息传到布达拉宫,达赖集团陷入巨大恐慌中。
早在清军进军昌都的时候,达赖已经意识到凭藏军的实力可能抵挡不住,于是向印度的英国当局紧急求援,请英国军队入藏帮助他抵御清军。
但他万没想到的是,清军克服种种困难,只用一个多月就穿过藏北地区,直抵拉萨的大门江达和工布,距离拉萨只有几天的路程了。
中央大兵压境,达赖干脆选择直接跑路,跑到了印度境内。
在英印当局的卵翼下组织起了所谓“流亡政府”,成了彻头彻尾的叛徒。
达赖出逃后,西藏地方集团树倒猢狲散!
1910年初,清军进入拉萨,平叛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清廷随即宣布,土登嘉措叛国投敌,废除其达赖名号。
同时,赵尔丰也开始主持对西藏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和各项改革。
他把原来各地贵族、土司统治的地区纷纷改为县,废除贵族和土司的封建特权,开设新式学堂,还自己出钱鼓励西藏年轻人学习汉语汉文。
为了改善西藏的交通通信条件,他又组织平整四川入藏的道路,架设电报线,铺设桥梁,并着手创办警察队伍。
在几千年的历史上,西藏第一次迎来了新生!
四、进军藏南,威慑印度
赵尔丰在主持各项改革的同时,还组织了对当时西藏最大的割据势力——波密的白马青翁政权的进剿。
波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连工布,东界康藏,南接藏南,不把波密割据势力消灭,不但不能保证康藏的安全,也无法进军藏南。
公元1911年,在赵尔丰的部署下,清军发起了波密之战!
6月,驻藏清军兵分东、西两路(东路为川边军,西路为驻藏清军)向波密进剿。
这也是清军入藏以来最艰苦的一战!
一路上“绝壁千切,山岭皆万年积雪,亘古不化”,“高山逼狭,时行山腹,时行河岸,军行甚苦”。
西路清军由驻藏大臣衙门左参赞罗长裿指挥,于6月12日向波密进发。东路清军归记名副都统凤山指挥。  
最终,清军凭借极其坚韧的意志,击溃土司军,活捉土司白马青翁,打通了通向藏南的通道!



清军进军藏南

在清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唯一可以与之相比的只有1792年福康安率军翻越喜马拉雅山,进攻尼泊尔。
1911年春,清军又越过雅鲁藏布江,一直前进到察隅地区,并在当地设立了察隅县。
要知道,此时,英印当局已经开始向藏南地区进行扩张,并且开始勾结波密割据势力。
如果,清军没有果断消灭波密割据势力,进军藏南,
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英国势力侵吞整个藏南地区,并趁势扩张到波密,后果不堪设想!
清军的胜利有效的威慑了英印当局,令其不敢轻举妄动!
否则,今日中印之间的矛盾冲突远不止于此!



波密位置极其关键,控制波密,才有可能进军藏南。

五、功臣结局
然而,就在清军进军藏南、设立察隅县后几个月,辛亥革命爆发了。
当时已调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被四川的革命党政府处决,驻西藏的清军也发生兵变,官兵纷纷跑回了四川。
十三世达赖趁机从印度返回西藏,从此一直到1951年,西藏保持了四十年之久的半独立状态。
清政府对西藏进行的改土归流和各项改革事业也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湘西王陈渠珍”曾感叹:“赵尔丰与左宗棠的功绩差不多,但结局却与左宗棠天壤之别,这是为何?”
后人阅史至此,只能是悄然不语,一声叹息……



赵尔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1-5 09: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5 09: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大清再远征都没用,啥都没了,打那多地盘啥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8 01:34 , Processed in 0.1051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