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回复: 1

马理论考研||江扬大道:论学习中的舔狗主义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1 17: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舔狗,我们曾经站在哲学的高度,给予它最彻底的批判,详见舔狗文:马克思:我为什么反对舔狗
我们那时候讲的舔狗,是恋爱中的舔狗,马克思的评论令我们印象深刻: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155页)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你以对方为对象,对方不以你为对象,那你和对方的关系就是虚幻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无力的”、“不幸的”。
因此,恋爱中的“舔狗”,只是狭义的。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舔狗的根本含义就是“以虚假的对象为对象,并把它与现实的对象混淆”
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建立起“广义舔狗论”,或者“舔狗本体论”。并在与我们最相关的学习方面,找到相关的现象。

有同学要问了,小江学长,学习之中还有舔狗吗?学习的对象是知识,知识又不是人,构不成舔狗关系吧?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不管对方是否有生命,都能构成舔狗关系。我们有两个歇后语,都是讲痴心妄想的,一个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一个是“癞蛤蟆吞月亮——痴心妄想”。天鹅肉、月亮,都不是生命,前者是块肉,后者是块石头,现实的天鹅肉,现实的月亮,都无法成为癞蛤蟆的对象,它要吃要吞,只能用幻想去构造。
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舔狗的根本含义:“以虚假的对象为对象,并把它与现实的对象混淆”。舔狗关系的形成,不在于你现实的对象是啥,而只在于你把虚假的对象当对象,并把它与现实的对象混淆了。
我们单刀直入,直接列举学习中的“舔狗主义”的两种表现,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会类比恋爱中的现象:
(1)卑微的舔狗主义


性状描述:小红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对之前的自己后悔,已经决定了要考研,而且确定好了学校,但狐朋狗友、老师家长,都不看好自己,自己也不看好自己。整天问自己最多的是“我能考上吗?”,问着问着打开了算命网站,看了看四柱命理,算了算星座塔罗牌,感觉有好有坏,反正有些希望。打开考研的参考书,头脑中不断蹦出“难”、“看不懂”、“我的脑子跟不上”、“太痛苦了”。越看越焦躁,不知如何是好。翻开英语,感觉了无生趣,于是打开手机刷了朋友圈,在公众号开了个花,继而找到了小强、小花、小涛、小江,抱怨读书的困难,询问学习的方法,让他们给相相面,问“你觉得我能考上吗?”重新建立信心之后,又回去翻课本,重新开始焦躁,再去开花,再询问。读书三个月,学了两大本,一拍脑袋,感觉啥都不懂,没啥进步。
分析:这是典型的舔狗主义,女性居多,他们的对象是自己幻想的“难到死的课本”,而不是课本本身,真实的课本没那么难。他们看到知识就害怕,先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没学过理论,没啥思考,水平低,思前想后,脑子里做了无数假设,就是不敢去正眼瞧瞧课本到底讲了啥。从头到尾,没仔细看过课本的模样,头脑中都是一个虚幻的印象。
对应恋爱:这是常见的卑微型舔狗。你对心仪的他(她),经常都是惊鸿一瞥,你感觉,他(她),漂亮、优秀,举止投足,都让你倾倒。你和他(她)接触甚少,不知道他(她)到底是啥情况,一切都往最好的方面想,做了无数的假设,就是没有实实在在地去正眼瞧瞧,人家到底是啥情况。因此,自始至终,你头脑中都是一个虚幻的他(她),一个想象的他(她),见了他(她),你总是小鹿乱撞,没有方寸,不见他(她),你总是思前想后,辗转反侧。你总是在鼓起勇气去接近,但一碰到又泄了气,多少次对自己的卑微抱怨,但在行为上还是日复一日。最后的结果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亢奋的舔狗主义


性状描述:踌躇满志,迅速地读完了推荐的所有书目,并开始了更高层次的攻坚战,哲学的小李开始读《纯粹理性批判》、《精神现象学》,马理论的小王开始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0-1853年伦敦经济学手稿》,每天在朋友圈推送,不时西子捧心式地发一下自己的疑惑和困难,引起朋友圈学友的羡慕:“哇,好厉害”、“大佬求带”、“枯了,我们课本还没看完”、“大佬你可以去北大了”。望着这些朋友圈的评论,小李、小王谦虚地回复:“哪里哪里,还差得远”、“你也很厉害鸭”。如此日复一日,考研完了傻了眼,别人考上了,唯独他没考上。
分析:这也是一种舔狗主义,男性巨多,他们的对象是自己水平达不到的原著,而他们的真实水平,往往是哲学史和课本还没整明白。他们平时看到了一些别人看不到的哲学家论述,就以为自己与众不同,似乎超越了别人,并在别人的夸赞中失去了自我。其实他们从头至尾,也是没有仔细去看看,真正与自己水平匹配的课本到底讲了啥,所以,在最后的考试中往往考不好。我们从小到大,见到很多这种同学,大家都觉得他们牛掰,但往往在考试的时候分数不高。
对应恋爱:这是隐藏的亢奋型舔狗。他(她)们本身的条件和水平其实一般,但是呢,并不把与自己匹配的对象当对象,而是去和比自己好很多的异性纠缠在一起。在同性看来,这个男生天天与很多优秀的姑娘玩在一起,很牛掰,这个女生天天和一堆优秀的小伙儿玩,很牛掰。殊不知,天天和他(她)玩的,他(她)一个也配不上,他(她)能配上的,他(她)反而看不上眼。这种同志,最后会被生活安排上自己现实的对象,他们是一种光鲜亮丽的舔狗,只是别人看不出来罢了,这类人群,不容易被发现。
(3)结论
上述两种人群,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表现。他们在根本上都是学习中的“舔狗主义”,即,“以虚假的对象为对象,并把它与现实的对象混淆”。他们从头到尾,都看不到真实的课本,看不到自己的真实对象。
区别只在于:前者卑微,后者亢奋,前者妄自菲薄,后者眼高手低。前者高估了对象,低估了自己,后者低估了对象,高估了自己。
克服它们,很简单,那就是“睁眼看世界,睁眼看自己”,看看你自己的水平,看看这些知识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认真反观自己,就叫做“反求诸己”,认真审视对象,就叫“实事求是”,把握这两个大原则,你可以走上正道。
恋爱也是如此。你若卑微,不妨去看看你的那个他(她)是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你若亢奋,不妨去掂量一下自己的真实情况。否则,你的过程只是空幻,你的结果只是虚无。
做到了真实,其实就做到了儒家说的“诚”,诚者实也,就是真实。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世间的道理本来就是真实无妄,追求这种真实,是人间正道,诚实的人生,是健康的人生,是快活的人生

我们批判的是“舔狗主义”,但我们并不反对“舔狗”。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人总是有理想,我们总是要追求理想的东西,我们总是多多少少地会去诗意地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归根结底,每个人都是舔狗
从舔狗作为人的幻想性一面,我们可以说“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从舔狗作为人的理想性一面,我们可以说“舔狗舔到最后应有尽有”
幻想理想,离得很近,但却是两种结局。
希望大家做理想的舔狗,不做幻想的舔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回帖。。。我来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6 03:50 , Processed in 0.09422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