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回复: 0

歪解《道德经》(57)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31 19: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①道汜②兮,其可左右③。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④、功成而不有⑤、衣养⑥万物而不为主⑦、常无欲,可名于小⑧。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⑨。以其终不自为大10,故能成其大11。
注释
:最高;最崇高;大道:见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就是大道,有名就是无名。
②汜:泛;无所不在;见第十四章“其上不缴,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③可左右:能够使……左右;能够改变社会生态大趋势、能够改变历史发展大趋势,见第十五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
④不辞:不推辞、不拒绝自己的责任;这里指道的作用无所不在、永无穷尽,见第五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六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⑤不有:同第一章“功成而弗居”。
⑥衣养:有版本为“衣被”,有覆盖、泽被苍生之意。
⑦不为主:不把自己当成主宰、不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
⑧可名于小:把“不辞”、“不有”、“不为主”、“常无欲”四大特征命名为“小”。
⑨大:把万物都归附到道的准则下而道不把自己当成主宰命名为“大”;参见三十二章“万物将自宾”。
10大:自己把自己当成万物主宰;自己以为万物离不开自己。
11大:最大;最终胜利者;实现“大私”的政权和领袖。
翻译
大道无所不在,它可以改变社会生态变化的大趋势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世间万物依仗它的大准则来实现生生不息而它从来就不会推卸责任、取得预期的目标和社会成果而不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功劳、泽被万物却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永远地保持着不追求自己利益的高品位。(大道的)这四种品行,可以叫做永远使自己处在慈柔俭啬的地位——小。世间万物都归附依从在大准则的规范之下,它却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救世主,这可以叫做实现了自己的崇高目标——大。这是因为,大道始终不把自己当成万物的主宰,这才可以让自己最后变成了世间万物的最大主宰。
解63
本章的文眼是“大”,也是老子第二次把“大”放在“道”之前,变成了“大道”——大战略、最高战略。细分一下,第一句“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一是告诉侯和王及其股肱大臣,最高战略的最大本质是“汜”——无所不在;二是告诉侯王及其股肱大臣,最高战略的根本作用是“可左右”——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使之朝着自己的终极目标运行。换言之,“大道”就在身边而不可抗拒,“大道”完全在替侯王及其股肱大臣们自己以及子子孙孙打算。
第二句“万物……可名于小”,里面有大道的四大品行:
1,只知道服务和奉献,召之即来不召也来;
2,取得成功和胜利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功劳(为而弗志);
3,作为使万物生机勃勃的最高、最重要实现者,从来都不会把自己当成万物的主宰;
4,永远都不会对万物提出任何利益要求。
这四大品行综合起来,也有一个基本特质,那就是“小”,心甘情愿地“小”,老老实实地“小”,不折不扣地“小”,坚持不懈地“小”。“小”既是“大道”的基本特质,也是《道德经》全文对政权和领袖们——侯王君臣们——的四大要求,老子反反复复用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多次阐述、论证,可谓苦口婆心。
第三句“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和“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有着根本的区别。“衣养万物”是开始,是强调大道有这个能力,是战略的起始阶段、初见成效阶段;而“万物归焉”则是战略取得了巨大成效,是结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道则始终都把自己放在“小”上——“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八章)”。对侯王及其股肱大臣而言,能做到“小”不易,能在“万物归焉”之后也“小”,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这个时候还能接着“小”,那就叫“大”,那就可以“大”也必然“大”了。
最后一句“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用一句现代汉语讲,大概应该这么说:正因为大道老老实实地“小”到了和畅、完美,还要结结实实地“小”向永远,所以,它实现了自己和世间万物中最崇高的“大”。
自然,老子在这里费尽口舌心机,是从上章的希望侯王及其股肱大臣从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知足和强行起步并一以贯之,从实现“不失其所”的事理之常中,实现政权和自己生存空间的“死而不亡”。但是,死而不亡只是一般要求,老子从来不会满足一般要求,他最高的要求,最高的标准,是“大”,是坚守“小”而博取“大”,是万物(自然包括自己)可持续的生机勃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1:02 , Processed in 0.0990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