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回复: 1

张三丰真人《道言浅近说》㈠ 注解—孔德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9-20 1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三丰,元明之际著名道士。他不仅精通内丹术,又擅长拳术。太极拳即其所创。张三丰的内丹功法及其理论,具有极其显著的时代特征。这对我们了解内丹学术的历史演变过程,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张三丰丹法的内炼思想,主要体现在《大道论》、《玄要篇》、《道言浅近说》和《无根树》等著述中。
按:此篇“道言浅近说”是三丰祖师对前人丹法术语所作的通俗的浅显解释。“道言”即前代道家丹法术语,“浅”即浅显明白,“近”即切近、直截。“道言浅近说”主要讲学道的基础下手功夫,但也贯穿了修道始终须遵循的不变之理。此篇文章从结构看,太约是三丰祖师随感随发所记的散体语录。故同一问题,解释时却散在几处。希望学者在结合修功的阅读领会时,可将散在几处的同一问题加以集中去学习理解。愚本欲将此篇散体结构打破,归并说演,又恐失去本来面目,使后人难辩真伪,故未做此工作。—孔德



通微显化天尊-张三丰祖师

❶[原文] ㈠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❷[译文]    修道的功夫,有层次递进的区别,大致可分为三候、三关。但归纳起方法,不外乎四句话:以无为下手之后,继而要用有为之法,有为之法用过后,复归于无为。如此而已。
❸[阐解]  ①“三候”、“三关”指的是修道由初步功夫达到成道功夫所经过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大过程。当然,这三大过程,以修道的宏观性讲是如此,而在微观性上讲,例如在一次周天的运转上,也是如此。②所谓“候”,是功态下发生的征验,就象季候,夏天来了就热,冬天到了就冷;③所谓“关”,就是积量变到质变所要经历的一个个大阶段。因这一个个大阶段要跨越过去相当不易,就如兵临城下,非兵精将勇、智勇双全而不能破,故称为“关”。④“无为”,就是心清欲寡,身心两忘,就是消除掉了一切主观作为,把身心交给客观宇宙自然去运化。然而这种“无为”是在向道、合道的有为前提下进行的,而不是茫然的空寂。



福泉太极宫一角

例如,一个人日常无所事事,这是懒散,而不是无为。而一个人日应百事,不计名利,心静神清,这才是无为。又例如,倒头便睡觉,什么也不想,而神入昏沉游荡,这不是无为。而正襟危坐,或曲肱而卧,体松心明,抱神以静,死人心而存道心,这才是无为。
⑤“有为”,就是具有吻合于自然之道的心、息、形调节的手段与方法,有作有为,存不变之理,行万变之法。就如凡俗之人要发财致富,发财致富的目的是不变的,而发财致富的途径却可以是千变万通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无为。违之即为不义之财,非能久享,甚有祸患。“认准市场需求,选择经营门道”,这是有为。违之即为妄为、盲为,非能发财,反自亏本。 ⑥三丰祖师的四言之法,实际是从下手立基而言。而下手立基之前,仍有“有为”在先。这有为可分内外二法,外者,平日清心寡欲,炼己养性;内者,做功前调心、调息、调息、调形。有此“有为”在先,即可行四言妙诀。  



福泉太极宫-赐福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5-2-3 0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7 20:44 , Processed in 0.0874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