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回复: 1

“相自我改,命自我造”:张三丰谈人品与命运,相卜可能不准 ...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1-30 16: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自我改,命自我造”:张三丰谈人品与命运,上中下三品,各有对应的命运;相卜可能不准

-------------------------------------------------------------------------------------------
【提醒:本系列上几篇连载,链接如下:】
【在上面这篇链接里,提到张三丰留下许多“慧眼品人”——谈论人品与命运的诗词歌赋。
---------------------------------------------------------------------------------------------
“相自我改,命自我造”:张三丰谈人品与命运,上中下三品,各有对应的命运;相卜可能不准

此文转载自:作者: 梅花一点《张三丰谈“相卜算卦”》(转载时有删节)
依据《明史》之《列传第一百八十七卷方伎传》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并且有人以为张三丰是金朝时候出生的人,在“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惜乎具体状况难以考证。不过依此估算,张三丰在世间至少有一百五十岁以上,和唐朝孙思邈的年岁有得比较。得道道士的年岁如此长,当是缘起于道家的修真修身、性命双修、善保心身、厚德明道,而得以延年益寿。《明史》对于张三丰的记载较为粗略,但关于他的神迹也多有点明,如:寒暑季节穿着甚少,可多食也可数月不食,可一日千里,可入葬而复活,云游四方踪迹奇幻等等。像这样修炼得道的人物,原本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最具有真正主脉意义的历史线索与历史导引,可惜由于现代科学的观念在当代人世占据主导地位,于是反被当做隐逸修仙的奇幻故事作为世间的仰慕与笑谈。故而多多少少人类真实历史和真实文化的本义更加不易被凡俗世人所了解。
其中,卜算观相的技能,就具有漫长的历史,也曾经在人类历史文化之中的某些时段占据了主要的文化地位。比如人们知道的甲骨文,实质就是商周时期的古人卜算后遗留下的文字、卜辞。那么为什么古人那么相信或者会去追寻卜算所给予人类的答案呢?这个敏感而又超越现代科学思维的问题还有待更多学者继续考证、考察和实证。因为对于某些人而言,卜算为什么算的准,那或许是有其真正的原因的。反过来说,如果说卜算为什么算的不准,是不是也有原因呢?
在《张三丰全集》之《相卜篇》中,深感古人对于卜算的认识早有深刻而准确的理悟,对于世间那些非常执着于算卦、算命之人,或者过于想求助算卦、算命之人,也是一种正面性的启蒙和正名,也有助于正面性的了解卜算文化的本质内涵。
首先,张三丰对人分三品,为上中下三品。并且对应的说明,上品与下品之人都有命。这个“有命”,实际就是已经完全被定好的命运和命理,是非常难以改变的。孔子也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之《阳货第十七》)所以,张三丰也说:“惟上与下,性受难移”,道理是一样的。通俗的说,就是极好之人与极坏之人,都是很难改变其命运与命理的。那么,中品之人如何呢?中品之人,张三丰认为是“无命”,为什么呢?难道万事万物没有真正的命理在其中么?张三丰怎么具体解释这个问题呢?
接着,张三丰指出中品之人在命理上的一种模糊且摇摆不定的关系,就是中品之人到底属于“不上不下”的状况,还是“可上可下”的状况的问题。这些都属于非常不确定的因素和多样性的可能,故而可以归之为“无命”,非属于真正的没有命运。老子在《道德经》也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通行本第四十一章)上士一般都会认认真真去学道,而下士听说了就觉得可笑,根本不会去学道。可是,中士呢?中士属于“若存若亡”的状态,好像有,也好像没有,想学道就学,不想学就不学,处于随时摇摆不定的状况。所以,中品之人,随时都可以处于一种“可上可下、或上或下”的状态,但无论是怎么样的状况,如果中士不彻底脱离朝下的可能,不彻底的坚定自我去学道,那就始终是要失去机缘,彻底的失去修道与得道的可能。所以张三丰说:“离下绝下乃非下”。中品之人一定要坚定自我意志,彻底绝离朝下的习气。
第三,那么由此得到一个结论:“相自我改,命自我造”。这个何尝不是广大的中品之人的一种最好的训诫。真正自我的本性与本心,才是真正的命理之本质之所在,而且也会随此出现种种的改变和改观。人类的命理哪有一定不变的呢?
第四,张三丰直白的指出相卜的算命本质,即是相卜者再怎么算,也只是算出人的身命而算不出人的心性,算出人的命理而算不出人的品德。那么,如此道理可以反过来推理:算不出人的心性,那怎么算得出人的身命?算不出人的品德,怎么算得出人的命理呢?所以说,不要被面相者轻易的迷惑愚弄,心性高,心体正,那就是好相之人。也不要被算卦者忽悠耍诡计,人的品德比算卦的神奇,道德坚定纯正,就是好命之人。
第五,最后说来,张三丰劝诫世人,自己把握自己的心性与品德,自然就会给自己算命了。张三丰还劝诫那些相卜算卦者,最好去劝那些来算自己命的他人修心积德,做个好人善人,做个有骨气之人,按照大道经书推理自己运气。这样的话,古代的那些命理专家麻衣三祖、子平先生也定会赐给你靠相卜之术生存的技能。
由此,我们知道,关于命理之事,多数都处于真真假假的状况在其中,属于一种不是非常确定性的关于人类命运的一种探寻和谘询。这只是因为人类自己对于正神的理解差距才造成迷茫的结果。敬望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命理所指向的大道,达到形而上的真实升华,成为有道德、有骨气之人。
参考文献:《张三丰全集》方春阳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附录:相卜篇

张三丰
上人有相,下人有相,中人无相。上人有命,下人有命,中人无命。惟上与下,性受难移,不必论也。
兹惟尔中人,不上不下,可上可下,或上或下。不上不下仍是下,可上可下犹是下,或上或下终是下,离下绝下乃非下。
相自我改,命自我造,古人有言不汝欺也。
即操相算者,亦止相汝身,难相汝心,亦止算汝命,难算汝德。不能相汝心,即不能相汝身也;不能算汝德,即不能算妆命也。
莫受相者愚,心智于相也,心体正,好相也;莫被算者鬼,德神于算也,德性坚,好命也。
吾愿尔世人,自相自算;吾愿尔相者,劝人修心;吾愿尔算者,劝人积德。
一切骨气,且照书谈,一切运气,且照书推。推已复言德,谈已复言心,寓劝化于相算之中,麻衣三祖、子平先生必赐尔等衣饭矣。
--------------------------------------------------------------------------------------------


















【提醒:以上几幅图出自以下这篇链接,描述了一个与“相面”、“改命运”有关的唐朝历史故事“裴度还带——积德善行改命运””】

--------------------------------------------------------------------------------------------

【上一篇文章里提到——张三丰常与陈抟诗词唱和,陈抟曾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心相篇》】

下面转载一篇对陈抟《心相篇》的解读

陈抟传世之作《心相篇》


(原文标题:千古奇文 看透了现代人的道德善恶)
崇龛古镇是道教至尊陈抟老祖的故里,是一个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古老场镇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扬善之功,读之耐人寻味。今原文加译文呈现,供大家一观。
1、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译文】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审察一个人的心地,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行为是心性的外在表现,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知道他的祸福吉凶。
2、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覆,应知心腹无依。
【译文】买卖出纳不公平的人,难以得到儿女长时间的抚养;说话无信多反覆的人,没有几个心腹好友。
3、消沮闭藏,必是奸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译文】耗损别人的钱财和资源的人,必是奸贪不足的鼠辈小人;血心仗胆、极尽忠诚的侠义之人,一定是英雄豪杰。
4、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译文】一个人心平气和,可以预见他的子孙一定繁荣富贵;外才鬼才不听别人劝阻的人,不遭大祸就一定很贫穷。
5、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译文】翻脸无情的人一生贫寒,夭折短寿;时时念旧,发迹不忘故友的人,富贵绵远,长寿多福。
6、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译文】动辄就讲一些不合情理、违心的话,最易折损自己的寿命;忘恩负义、记小仇的人,难以考学科第。
7、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译文】小成就骄傲自满、目空四海的人成不了大气候;大成就而不骄傲的人,福报深厚无边。
8、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译文】恶行隐蔽、行为不光明的人,纵有荣华富贵,儿孙也享用不到。而公平正直的人虽没有子嗣,死后也可以做神。
9、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译文】平时「为国献身、为朋友献身」的豪言壮语不离口,这样的人在大事关头、大节时刻,一定会逃掉;滥交朋友的人,即使所谓的「深交」实际上很平常。
10、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桥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译文】能挑起重担又任劳任怨的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碰到一点小事就避嫌,不肯承担一点责任的人,怎么能重用呢。
11、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福禄更延年。
【译文】跟天地万物过不去(怨天尤人),不但引来不测之祸,还会遗害子孙;待人处事留有余地的人,会获得意外的福禄和长寿。
12、迷花恋酒,阃(kǔn)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译文】寻花问柳、贪杯恋酒的人,家中的女眷一定不和睦;利己损人的人,一定会有不肖子孙。
13、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译文】趁火打劫、贱买人家财产,子孙都是败家子;尊师重道的人家一定出孝子贤孙。
14、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译文】说话尖酸刻薄的愚鲁人,贫穷短命;寡言少语,举止木讷的聪明人,安康富贵。
15、、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译文】在艰难困苦中还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随波逐流的人如果读书、走仕途之路,一定是国家的柱石之臣;安乐中忘记安乐、有忧患意识的人,即使才学低一些,未必就不能够金榜题名,青云直上。
16、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译文】节俭勤劳的人有大富有小康的区别,关键看其人的心量;奢侈豪华的人有奇人也有浪子,关键看其人的才学。
17、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译文】不要把爱占小便宜为「守成」,贪小难免惹祸败家;不要以为爱惜财务是吝啬,惜福者往往是仗义疏财的人。
18、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译文】处事沉稳不着急的,必是大器晚成的人;胸有成竹而又能深藏不露的人,必是才高而年轻得志。
19、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译文】有才能而不肯教给他人,自己不但没有成就,子女也一无所成;见到他人有过错,能够在暗中规劝的人,可以托身寄家。
20、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译文】知足与自满不一样,知足的人守本分而有福禄,自满是傲慢自大,招灾是迟早的事;大才与庸才自然有区别:有实际能力的一定有成就,好吹牛的具体做事时往往一塌糊涂。
21、忮(zhì)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译文】不顾一切地为了取胜,图名利,这样的人到底是逊人一筹;有恻隐之心的人,即使遇到艰难,也会获得帮助。
22、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译文】只知有怨不知报恩的人,估计很难长寿;斤斤计较的人,也不会有大的福报。
23、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译文】过于刚强的人,做事虽容易成功,但容易商人伤己,很难长寿;过于柔弱的人,做事不容易成功,福报平平但能安享。
24、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译文】乐极生悲,多成多败,辛苦一辈子;城府很深、不高兴脸上反而带出笑容,这种人年纪越大,越是老奸巨滑。
25、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译文】喜欢自夸己善的人,功名上很难再有进步;专门挑剔别人,最容易伤害自己的性命。
26、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侭堪救患扶灾。
【译文】指责别人重,批评自己轻,这种人既不能共谋同事。功劳归别人过错归自己,这种人可以拯危机解困难。
27、处家孝悌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译文】处家孝悌无亏的,世代福禄不尽;与世人患难与共的,永远受人敬仰。
28、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译文】自己吃亏受气、曲意周全他人的,一定有后报;任性暴烈、一意孤行的,必定凶亡。
29、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译文】易变脸的人薄福,何必与之计较呢?耐久可交的朋友,大肚能容,是值得信任、依靠的人。
30、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译文】少年人飞扬浮动的,往往都寿不过三十岁;壮年人还鲁莽行事的,四十岁上难免有大难。
31、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译文】不分轻重、喜怒无常的人一事无成,不分是非、喜欢拿别人开玩笑的人,好朋友也会与之断交。
32、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译文】救人于危难之中的人,有时也遭遇贫困,自有天赐福;为人分忧解难的人,虽然有时也有牢狱之灾,自有神来保佑他。
33、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译文】被饿死的人仅仅因为面相上有「螣蛇纹入口」了吗?是这些人不知惜福,糟踏五谷;得瘟疫而亡的人是因为运数不好吗?是这些人自己造孽还咒骂天地。
34、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发;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译文】甘心忍受他人的欺辱,后代一定发达;常退一步为他考虑,终身自在安闲。
35、得失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更可知;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
【译文】荣辱得失不动心的人,不是贵也是大富,长寿更不用说了;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功名可成,也有大奸之人。
36、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
【译文】无事仓皇失措的人,福禄薄如电光雷火;有难怡然不动的人,福禄重如泰山。
37、积功累仁,百年必报;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译文】积功累仁的善行必得善果,即使等上一百年,也会得善报;帮助别人多,所得利益少,这样的家道一定会数世昌盛。
38、人事可凭,天道不爽。
【译文】可以凭借人事,验证天道(天理、因果报应)的准确。
39、如何餐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译文】为什么有人走上绝路自杀呢?君子刚愎自用而失败,小人冒险没成功,都可以导致自杀。
40、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
【译文】为什么有人夭折亡身,作了短命鬼呢?因为是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处处都薄。
41、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译文】为什么有人遭遇横祸,凶灾恶死呢?因为这些人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42、如何暴疾而殁?纵欲奢情。
【译文】为什么有人暴病而亡?因为恣情纵欲,精气耗尽。
43、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译文】为什么有人毒疮而死呢?因为这些人饮食上肥甘凝腻。
44、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
【译文】为什么有些人年老尚无子嗣呢?大多因为性情孤洁。
45、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译文】为什么有人于盛年丧子呢?心地欺瞒——阴损事做多了,亏心事做多了。
46、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
【译文】为什么有人总是遭遇水火盗贼之灾呢?因为刻剥民财,损人利己。
47、如何时犯官府,强梁作胆。
【译文】为什么总是有人违法乱纪?倚仗着权势、地位,胆大妄为。
48、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
【译文】什么人能当宰相?常怀济物之心的人。
49、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译文】什么人能拜将封侯呢?有独挟盖世的胸襟、气魄的人。
50、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
【译文】什么人能以文章博得功名呢?格局清丽,神清气秀的人。
51、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译文】什么有人能够委以重任,镇守一方?志存高远,气概凌霄的人。
52、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
【译文】为什么有人只能当小职员呢?因为量平胆薄。
53、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译文】为什么有的人靠通明经典却以教书煳口呢?因为胸无大志,行为拘谨。
54、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译文】为什么有些人看着是好苗子却成不了才呢?因为作人愚蠢,行事荒唐;为什么有些人只得到虚名虚利,人生没有实际的结果呢?因为自以为很有才,且德行有亏或行动跟不上。
55、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译文】说到妇德女相,首先要沉稳安静,从来淑女都不是贵在才能上。
56、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译文】多言好胜的女人,即使有后代也必受伤克;尽孝兼慈的女人,不但助夫还能旺子
57、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
【译文】贫苦中无怨言,会受到婆娘两地的褒奖;富贵还能勤俭持家,一定满堂荣庆。
58、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赀财盈筐,决然勤俭持家。
【译文】府中奴婢成群,主人一定是宽宏待下;家中资财丰厚,主人一定是勤俭持家。
59、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译文】凶蛮泼辣的悍妇,多因嫉妒成性,晚年一定孤独无靠;卖淫为娼的奚婆,定是性情乖戾轻浮,年轻时行为浪荡。
60、为甚欺夫?显然淫行;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译文】为什么欺辱丈夫?显然是淫行;为什么没有子嗣?暗地里伤人
61、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译文】骨格与其位相辅相成,血色与气色互为表里,这是确信无疑的。
62、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译文】知其善而守住善道,有福之人可以锦上添花;知其恶而不去做,有祸之人可以转祸为福。
63、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译文】争强好胜的人虽能风光一时,却前程有限;不与人争,经常自我反省的人,福德厚实事业一定能发达。
65、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能掌万金之重。

【译文】有威严的女人天命大,可封一品诰命;少修饰的女人宿命大,能管理大的家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5-3-26 12: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粹路过,没任何兴趣,仅仅是看在老用户份上回复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道论

GMT+8, 2025-4-9 17:27 , Processed in 0.29436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